古代官员家庭伦理教育的现代启示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8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启蒙和成长影响极为深刻,尤其需要正确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古代官员对子女的伦理教育为核心进行分析,借鉴其中优秀的教育理念,以求对加强和改进现代家庭子女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 古代官员 家庭伦理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最重要的生活环境,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古语有“养不教,父之过。”而个人素质修养的良好与否,不但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还会对国家社会的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正如孟子在《娄离上》篇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代官员代表着统治阶层的意志,其思想内涵和言行举止,对社会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他们的教子之道对于人们如何教育子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从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古代官员家庭的伦理教育思想。
  一、 在教育目标上,追求理想人格与价值人生
  古代贤人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追寻人生价值的真谛,这也体现在了其教育目标上。如古人教子崇尚君子人格与“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追求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第一,推崇君子人格,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即君子人格,也称为是一种道德力量的人格。颜之推教子努力成为“德艺周厚”“体道合德”,并具备建功立业、实现自我理想抱负的人。南宋进士袁采教子要向君子看齐,并言:“人之平居,欲近君子而远小人者,君子之言,多长厚端谨,此言先入于吾心,乃吾之临事,自然出于长厚端谨矣。”
  在如何达到君子人格的途径中,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认为自查克己乃是君子人格修养的基本方法。朱熹在《朱子训蒙诗》中说:“颜渊造圣无他事,惟在能加克己功。”教育子女要克制利欲,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提升道德境界。除此之外,还应自省,袁采指出:“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豎认为反省和检查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品德。
  第二,追求个人抱负,实现自我价值。古人教子主张心怀天下、经世致用、造福后代的思想情怀。北宋知县、“程门四先生”之一的谢良佐教育儿子要“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豏颜之推教子读书应“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阔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豐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尤其是为官之人,更应心怀国家,敦本务实,正所谓“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不但如此,古人教子还讲求光耀祖上,恩泽后人。张居正教子就提出:“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豒并且希望子女效仿先贤,“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豓王阳明也教诲子女要“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
  二、在教育原则上,追求做人为先与以德为首
  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如何做人,并强调做人应以德为首。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指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德性。纵观古代家训家范,“如何为人、何以有德”是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贯穿家庭伦理教育始终的。
  第一,做人乃立身之本,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古代官员教子也是先教其做人,朱熹就提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而已。”豖郑板桥教子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豗明代光禄寺少卿高攀龙谆谆教导儿子道:“吾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作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不要紧。”豘
  第二,德乃做人之基,即“教之道,德为先”。朱熹在教育子女时就说:“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豙并告诫子女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豛又进一步指出道德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豜
  第三,修德须静俭,道德是需要不断积累培养的。诸葛亮诫子要俭以养德,静以修身,认为保持俭朴作风,才能够培养品德;排除外界干扰,才能够修养身心。司马光以“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豝的家族传统,教导儿子不要追求奢靡豪华,以求养成清廉俭朴,恭谦温良的品德。
  第四,做人当立志,嵇康在其家训中说:“人不立志,非人也。”豞诸葛亮不但教子应“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豟还要把立下的志向长存于心中,即达到“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豠的状态。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教子说:“人须要立志”豣又指出其重要性在于“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豤且志不在谋官富贵,而在做人立德,即“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
  三、在教育内容上,追求尊礼崇德与治家处世
  古代官员家庭伦理教育的思想主要就是培养子女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与掌握治家处世之道。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循礼守法,我国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礼。方孝孺诲子指出:“家不患乎不富,而患无礼。礼以正伦,伦序得,则众志一。”豦程颐认为循礼还是治家之道,即“父子之亲,夫妇之义,尊卑长幼之序,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豧并进一步指出其利害关系,“苟不闲之以法度,则人情流放,必至于有悔,失长幼之序,乱男女之别,伤恩义,害伦理,无所不至。”豨足见“古之为家者,汲汲乎礼义”豩的意义。
  第二,家庭和谐。古人十分重视其内部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明朝刑部侍郎吕坤在家训中提出:“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义弟顺,家人和,姻族睦。”豬朱熹教子以“君子之道莫大乎孝,孝之本莫大乎顺亲。”豭并认为“父慈子孝则家道隆盛”。豮方孝孺教子应重视兄友弟悌,即言:“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务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豯夫妇之间的感情既追求琴瑟和鸣,也强调互敬互重,如颜之推所言:“夫不义则妇不顺矣”。豰
  第三,克勤克俭。古人主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古代官吏中,不乏身居高位,却终生俭朴,教子以俭的。司马光以身教子,即言:“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豱。北宋名相王旦戒子说:“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豲告诫子孙要节约朴素,保持廉洁门风。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纪泽、纪鸿的家书中,很多都是关于勤俭持家的言论,如“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豴劝诫儿子要治家守业须勤俭。   第四,洒扫应对,须规范仁厚。颜之推就告诫子女,起居要有规律,穿衣应冷暖适当,饮食要有节制等。曾国藩也是“起居有常”的力行者,在其家书中,提出诸如“早起早睡、饭后千步、静坐有常时、屋子整洁”豵等生活要求,反对依赖药物,注重合理规范的修养调理。朱熹认为教子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交。”豶为人处世要懂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其辱。”豷明朝兵科给事中许相卿教子与人相处时,要知晓“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于,可以理遗。”“能忍事乃济,有容德乃。
  四、在教育方法上,追求爱得其法与身体力行
  古代官员不但重视教子,而且还善于教子,爱得其法,讲求教子艺术,很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父母教子应爱得其法,首先在教子态度上,父母应达成一致,否则就会出现“父否母然,子无适从。”豼的现象。其次要懂得爱之当教之,司马光在其家范中就指出:“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豽也如方孝孺所言:“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豾最后,父母应爱子有度,严而有慈。即颜之推所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孝慈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豿
  第二,父母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正所谓“父母德高,子女良教”。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中指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强调了父母及长辈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因此父母要严于律己,表里相依,言行一致。曾国藩深谙身教的重要性,并积极践行之,他在其家书中就说:“吾夫妇居心行事,各房及子孙皆依以为榜样,不可不劳苦,不可不谨慎。”貀
  第三,重视环境因素。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慕贤》中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强调优劣不同的环境能对人的德行产生不同的影响。朱熹告诫儿子说:“交游之间,游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貁以求在交友中达到“欲近君子而远小人者。”貃许相卿也认为“教子弟必慎择师友”貄因为与贤达之士交往,可以达到“熟闻道义,言渐染熏,日与之化,忽不自知其入于高明矣。”貆的境地,因此居必择邻、交必良友对于教子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对解决现代家庭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的,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故不成今”。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家庭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古代官员家庭伦理教育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凝聚着丰富的教子之道,是我们汲取养料的源泉和动力,对构建良好的现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市场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大规模的交易成为了市场交易的主要形式,厂商纷纷采用事先拟定的格式条款来缔结贸易,对不同的交易相对人适用相同的交易条件。目前在我国格式条款的应用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霸王条款”的出现又让我们看到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在此中受到的蒙蔽,规则被企业经营者服务提供者把持。他们一方面不断减轻甚至排除自身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将经营的风险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无基本的
期刊
摘 要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已成为当前完善和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就土地流转中出现各种问题加以分析,并且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原因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等现实问题,而且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和农村
期刊
摘 要 “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为构罪要件,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判定标准,需要从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的理解入手,并从主客观相一致的角度分析而得出“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构罪要件的必要性的观点。  关键词 非法占有为目的 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  中图分类号: D92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刑法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并非必要?可以从两方面分析来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一、犯罪动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政策效率低下问题,研究了经济适用房在政府价格管制下的租值耗散问题,探讨了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部门对经济适用房租值的分割,并提出建立一种“住房补贴券”制度来代替目前所实行的经济适用房制度。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价格管制 租值耗散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回顾  价格管制是国家的价格管制机构依据法律
期刊
摘 要 自由心证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得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大多数国家的立法认可。但在我国,自由心证仍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理论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司法实践始终缺乏突破的勇气。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探讨,特别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如何发挥自由心证的优势,限制其弊端,对于实现自由心证在我国立法上和司法上、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突破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 自由心证 证据规则 民事诉讼  中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程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帮助大他们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但在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学校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形式也不够灵活,实践环节薄弱,教学课时不足,教材水准有限。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法律基础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0-4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一方面,他们深具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度,另一方面,他们的政治参与程度和强度又较低。政治行为是政治心理的外显。大学生受自身、国家、学校、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政治参与心理。拓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促进大学生形成稳定成熟的政治参与心理,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参
期刊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越来越盛行,网络参政备受人们的青睐,很大原因在于它有着方便、快捷、公开、平等等优点,但是与此同时网络参政的弊端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为了扬长避短,我们可以把网络参政与传统参政对比结合,两者相互借鉴来促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 网络参政 传统参政  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及传统政治参与
期刊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此来统领我国宪法的全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宪法序言各部分着手,认为宪法序言中的相关内容如,有关历史的叙述、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等应当作出大幅度的调整,以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宪法 序言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处于统领地位的重大战略思想,推进现代化
期刊
摘 要 服刑人员的权利是一国人权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民主程度和法制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而我国服刑人员的权利尚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侵犯其权利现象普遍存在。服刑人员会见权受限,申诉权利被虚置,人身健康受到威胁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对监狱的监管不力。要改善服刑人员的权利保护现状,首先完善法律体系,确保有法可依,然后加强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使服刑人员权利保护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