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炉初次采用炉底出钢法

来源 :鞍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丰田工业公司(株)花费6亿日元,从1985年8月中旬开始,把丰桥制造所的120t电炉改造成了炉底出钢方式,并于1985年10月3日投产。炉底出钢方式,是西德曼内斯曼·德马克 Japan Toyota Industries Co., Ltd. spent 600 million yen, from mid-August 1985, the Toyohashi 120t electric furnace transformed into a furnace tapping way, and in October 3, 1985 put into operation. Furnace tapping method, is Sid Mannesmann Demark
其他文献
建筑业的根本任务就是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改造能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人工环境。但传统的建筑活动在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房之外,却像其他行业一样消耗自然资源,
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中国核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采矿设备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23~26日在长沙中南工业大学举行。会议论文73篇、出席人员117名。论文内容包括
9月的无锡景色迷人,天气凉爽,而市物资商场大楼里却是热气腾腾,一片欢乐的景象。2日上午9时,无锡市金属回收司党总支书记李宏生同志宣布废钢铁交易中心典礼开始。各级领导及
宝钢电厂2台单汽包再热强制循环式1160t/h锅炉,由10台磨煤机供给煤粉燃用。搞好磨煤机的检修管理,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要作用。用微机存储各台磨煤机的原始安装记录,
本文概括了遵义铁合金厂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使企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上都出现了新的生机。文章还提出了在“以量取胜
1.1986年炼铁生产的进步 1.1生产大发展 1986年生铁产量为5008万吨,比1985年增长648万吨,是建国以来增长量最大的一年,超过了“六五”期间五年的总增产量(558万吨),在很大程
对重要的工业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在当前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形势下,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发
由中国金属学会及冶金部钢铁司联合组织的“地方骨干企业炼铁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19日到8月22日在通化钢铁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冶金局(厅)、各省金属学会、地方骨干
介绍了宝钢1号烧结机1986年实际生产情况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同时叙述了生产过程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提出了改进意见。 The actual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Baosteel No. 1 si
1987年4月1日至7日冶金部钢铁司在上海宝钢召开了重点炼铁厂烧结厂厂长会议。35个单位7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1986年炼铁、烧结大幅度增产的经验和确定1987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