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电力公司单体资产成本归集分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T电力公司构建电网资产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归集分摊方法,完成标准作业成本测算、间接成本分摊规则设计及系统支撑功能构建,实现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可归集、易归集”。论文对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统计分析,为实物资产全维度综合评价分析、招标采购和运维检修提供决策支撑。
  【Abstract】T Power Company constructs the life cycle cost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method of power grid assets, completes the calculation of standard operating cost, the design of indirect cost allocation ru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support functions, so as to realize the "accumulative and easy to accumulate" of the life cycle cost of single assets. This paper deeply excavates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s the life cycle cost data of single assets, so as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full-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physical assets, bidding procurement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关键词】单体资产;成本归集;成本分摊
  【Keywords】single assets; cost accumulation; cost allocation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1-0164-03
  1 引言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深入推进,电价形成机制由政府制定购售电价转变为政府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电网企业盈利模式由赚取购售价差转变为“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这就要求电网企业成本管控越来越精细,分电压等级、分资产类型、分单体资产核算输配电成本显得越来越必要。只有获取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数据,才能开展各层级实物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实现资产安全、绩效、成本全维度综合分析。只有具备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数据,才能应用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方法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选型、招标采购、技改大修决策等经济性量化比选。
  2 应用过程
  T电力公司结合业务实际以及功能使用情况,对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以及运维检修标准作业成本测算进行了优化,补充设计了单体资产间接成本分摊规则,对故障成本和退役处置成本归集功能进行了优化扩展,完善了单体资产成本分摊与归集方案及功能。
  2.1 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构建
  按照资产的生命周期阶段,将全寿命周期成本分为初始投资成本C1、运维成本C2、检修成本C3、故障成本C4和退役处置成本C5。再根据C1、C2、C3、C4、C5各阶段的成本特性及构成,进一步细分形成二级成本和三级成本。
  针对各项成本管理现状、业务特点,T电力公司细化制定了各阶段成本分摊和归集方法。
  2.1.1 初始投资成本(C1)
  项目建设过程中,各项投资成本均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包括建筑成本、安装成本、设备成本和其他费用等。项目决算转资后,各项成本均计入资产原值,故通过资产原值可实现资产初始投资成本的归集。
  2.1.2 运维成本(C2)
  按业务与资产关联度以及对象的针对性,将运维成本分为运维直接成本和运维间接成本。
  由于运维业务基本有固定频率且工作流程统一,通过建立运维标准作业库,并根据作业频率(或PMS运维记录)统计作业次数,通过标准作业成本×作业次数,即可实现运维直接成本的归集。
  运维间接成本的归集通过分摊的方式实现。
  2.1.3 检修成本(C3)
  按业务与资产关联度以及对象的针对性,将检修成本分为检修直接成本和检修间接成本。
  检修直接成本按照业务类型,再细分为定检、日常维修、试验及专项大修成本。定检、日常维修、试验可通过建立检修标准作业库,并根据作业频率(或PMS系统中的工作任务单)统计作业次数,计算检修标准作业成本×作业次数,即可实现检修直接成本的归集。大修项目单独核算,且ERP系统中有完整的成本信息,因此,专项大修成本可直接归集。
  检修间接成本的归集通过分摊的方式实现。
  2.1.4 故障成本(C4)   故障成本按照业务来源分为故障恢复费、故障损失费。故障恢复费包含抢修费用、保险赔偿费;故障损失费包括赔偿费、停电损失费、社会负面影响等效费。
  由于抢修业务多通过应急项目的模式处理,故抢修费用直接通过ERP系统项目成本归集。停电损失费可通过估算停电损失电量×购售电价差的方式实现归集。赔偿费包括收到的保险公司赔偿、收到的用户赔偿、赔偿给用户的费用3类,可通过将实际发生的赔偿费拆分至单体资产并手工录入ERP系统的方式实现归集。社会负面影响等效费由于并未发生实际成本或者实际成本无法合理估计,故暂不归集。
  2.1.5 退役处置成本(C5)
  退役处置成本分为提前退役成本、处置收入和处置成本。提前退役成本通过报废时固定资产净值归集但不纳入全寿命周期成本统计范围;处置收入可通过ERP系统废旧物资处置模块归集;处置成本可通过人工将包括运输费、拆除费、仓储费等在内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拆分至单体资产并手工录入ERP系统的方式实现归集。
  2.2 运维检修标准作业成本测算
  针对运维检修阶段成本难以归集至单体资产的“老大难”问题,以方案可行为最关键原则,引入运维检修标准作业库。将运维检修标准作业库作为运维检修成本分摊归集的基础,通过标准作业库明确典型作业,进而明确各项典型作业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定额,开展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单价测算,建立标准作业成本。通过运维检修作业量与标准作业成本关联,实现运维检修成本归集至单体资产。同时,考虑到随着地域、管理方式、资源單价等因素的变化,标准作业库可能会与实际产生偏差,若不及时更新标准作业库相关信息,将会影响单体资产运维检修成本归集的准确性。T电力公司设计并规范了标准作业库修编流程,实现了标准作业库新增和修改的线上工作流审批功能,使得标准作业库能够跟随实际业务的变化及时更新,形成标准作业库滚动修编完善机制,确保标准作业库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1 标准作业库构建
  根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PMS系统运维检修工作记录,结合现场实际工作开展情况,T电力公司梳理完成各电压等级设备的运维检修标准作业类型、作业对象、作业频率,构建了标准作业库。
  2.2.2 标准作业定额测算
  T电力公司按照作业定额构成,结合输电、变电、配电的不同专业情况,选取样本站开展各项运维、检修标准作业定额实测,通过实测数据测试并确定了各项标准作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
  2.2.3 标准作业成本测算
  根据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不同成本构成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T电力公司完成了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测算,结合标准作业定额、影响因子,确定了所有标准作业的标准作业成本、影响因子及因子系数。
  2.2.4 标准作业库滚动修编
  运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归集单体资产运维检修成本的关键是要保持标准作业库信息的准确性与调整的及时性。T电力公司设计并规范了标准作业库修编流程,在ERP系统中实现了标准作业库新增和修改的线上工作流审批功能。当发生由于作业清单、作业方式、资源单价、作业频率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标准作业库调整业务时,基层单位线上提出申请,经过基层单位和省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审批通过后,省公司定期组织修编标准作业库,使得标准作业库能够跟随实际业务的变化及时更新。
  2.3 间接成本分摊规则设计
  间接成本是指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发生的,与某个特定成本对象相关,但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追溯到该成本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输配电成本”下的“其他运营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如办公费、物业管理费等,辅助核算对象为成本中心,难以明细至单体资产。因此,间接成本通过分摊的方式计入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
  由于不同电压等级资产的管理方式存在差异,500kV资产与220kV资产的管理模式、成本消耗模式并不相同,因此,T电力公司结合实际业务情况,设计了单体资产间接成本分摊规则。
  2.3.1 500kV单体资产间接成本分摊规则
  通过分析各间接成本科目发生动因、业务来源、与资产关联性,T电力公司确定将办公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24个成本科目纳入500kV单体资产间接成本分摊范围,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成本中心属性(公共管理、变电运维、变电检修、线路运检)、科目业务来源(输电、变电、输电变电),将间接成本分摊至对应的变电站、站内单体资产、线路,具体分摊方法如图1所示。
  2.3.2 220kV及以下单体资产间接成本分摊规则
  通过分析各间接成本科目发生动因、业务来源、与资产关联性,T电力公司确定将办公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17个成本科目纳入220kV及以下单体资产间接成本分摊范围,具体如表2所示。
  根据成本中心属性(综合)、科目业务来源(变电、综合),将间接成本分摊至对应的变电站(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具体分摊方法如图2所示。
  2.4 单体资产成本归集系统落地方案
  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必须辅以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手段,单体资产成本分摊与归集研究始终关注信息系统落地,以期实现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在线统计分析。实现的系统功能包括如下内容。①标准作业库固化: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标准作业基本信息、标准作业成本、成本影响因子、因子系数在线管理。②运维检修次数管理:对于有固定频率的运维检修作业,系统根据标准作业库中的作业频率自动统计作业次数。对于无固定频率的运维检修作业,可通过PMS工作任务单或试验报告导入统计作业次数、作业对象、作业时间信息。③故障成本管理:通过故障成本管理功能,实现停电损失费和赔偿费的录入并归集至单体资产,故障恢复费系统自动从应急抢修项目成本中获取。④退役处置成本管理:通过退役处置成本管理功能,实现系统自动从废旧物资处置模块获取处置收入,实现处置成本的录入并归集至单体资产。⑤间接成本分摊规则管理:通过间接成本管理功能,设置间接成本待分摊科目、各成本中心属性、变电站(线路)基本信息。⑥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报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报表实现了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在线统计分析,可查询各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明细。⑦多维度的单体资产成本分析报表:从供应商、投运年限、设备型号3个维度对单体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统计和分析。
  3 应用展望
  单体资产成本分摊与归集研究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提升的过程。下一阶段,T电力公司将从以下2个方面继续深化单体资产成本分摊与归集功能的应用。
  3.1 结合实物ID建设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制定并完善相关规范制度,结合实物ID的建设和应用加强系统层面的校验控制,加强单体资产成本归集与分摊平台的应用培训,确保运维人员能够及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录入,以提高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3.2 持续积累数据,开展深度挖掘分析
  基于当前有限的存量数据得出的分析与决策结论仍待进一步验证,随着成本归集与分摊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开展,及基础业务数据的日益积累,将获得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业务数据集,持续开展基于规模数据集的深度挖掘分析,持续校验、调整并优化决策分析模型,为公司经营决策和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曾力.基于战略视角的电网企业成本精益管控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8(5):68-70.
  【2】刘晓丹.基于VBM框架嵌入的作业成本法的应用[J].会计之友,2020(1):47-51.
  【3】龚贺,池少宁,陈俊山.加强供电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和控制[J].通讯世界,2018,25(12):212-213.
其他文献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推进其建设是实现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有利于加强内地与香港、澳门的紧密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大湾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着眼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背景,论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为典型案例,以怎样构建动态平衡的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主题,旨在提升和优化大湾区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并为粤港澳大湾区创
期刊
在我国,无论是主流的刑法学界理论观点还是我国的刑事立法规定都支持“犯罪共同说”,否认过失犯罪中共同犯罪的成立。交通肇事罪作为最为典型的过失犯罪,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共同犯罪一说。然而,最高院出台的有关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的《解释》却与我国刑法规定以及主流的共同犯罪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和对立,引发了刑法理论界对于交通肇事罪能否构成共犯问题的广泛争论。这既不利于维护刑法的权威性,同时也损害了我国法制体系的科学严谨性。
   本文旨在严格依据现行刑法规定,依托主流共同犯罪理论,对交通肇事罪进行分析,并提出
【摘 要】培训就是生产力,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延长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根据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培训战略与策略,最后以某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该企业在成熟期的培训策略及措施。  【Abstract】Training is productivity and one of the key fact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经济整体“脱实向虚”,使资金在资本市场空转,无法驱动实体产业的实质进步,企业单体债务风险通过资本二级市场转化为系统性债务风险。为研究该行为是否会带来债务风险,论文选取2010-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投资行为会对企业债务风险带来负面影响,这对企业债务风险的预防化解具有现实意义。  【Abstrac
期刊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其无形资产评估需求量急剧增加。论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大量无形资产评估案例,发现由于评估对象及行业的特殊性,存在企业重视程度较低、评估方法局限、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通过提高企业重视程度、创新评估方法、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发展。  【Abstract】In the er
期刊
【摘 要】受新冠疫情影响,云招聘的优势日渐凸显,并迅速成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首选的招聘渠道之一。基于此,论文对云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提升云招聘有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在招聘和应聘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Abstract】Affected by the COVID-19 epidemic, the advantages of cloud recruitment are increa
期刊
【摘 要】鉴于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主要模式,论文从分析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入手,介绍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探讨其为供应链整体良好运作带来的严重危害与不利影响,从8个方面对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降低牛鞭效应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以求最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competitio
期刊
跟踪审计对于国企重大项目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防范重大风险、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阐述了跟踪审计的内容、特点、作用,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国企重大项目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期跟踪审计能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国企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转变,信用体系建设已然成为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信用既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保障。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这对企业的信用体系完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避免企业出现信用不良行为,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论文针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措施,以供参考。
期刊
【摘 要】当前,建筑行业逐步向大规模、新形态方向发展,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十分必要。论文通过对建筑施工现状的分析以及综合以往的安全作业经验,主要从提高竞争力以及技术水平出发探析施工安全工作的意义,深入剖析当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安全投入、施工技术、人员素质角度展开分析,找出制约因素,并探寻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助力建筑企业蓬勃发展。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