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凤楼村乡村振兴成效初现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楼村委会位于封开县杏花镇东北部,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27人,曾是省定贫困村。2018年以来,凤楼村在县、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对口扶贫单位中山市人社局等部门的鼎力帮扶下,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一个原来建筑杂乱,垃圾遍地的旧村庄改造成了规划整齐、干净卫生、生态宜人的秀丽的乡村,同时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也驶上快车道。
  乡村治理
  ——旧貌变新颜
  新农村建设初期,村党支部、村委会请来中山市一名热心且擅长乡村建设规划的退休干部,经深入考察,广集民意后,精心设计了凤楼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蓝图。目标既定,村“两委”干部主动担当,按驻村包干责任制,沉到一线,组织发放群众“三清三拆”,同心协力掀起乡村建设高潮,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美化生态环境。奋战一年,17条自然村全面完成雨污分流、巷道硬化、垃圾清理和集中供水以及绿化美化亮化环境、提升生态质量的乡村治理各项工程任务。
  如今的鳳楼村整洁秀丽,沿途路边花基、屋前屋后、鱼塘边、小溪边……之所及均繁花似锦,绿树绕村;农耕体验区、百姓大舞台、文体小广场、百花苑、古榕居、荷花池、葫芦塘、石砌梯田、长条石凳,别具特色,引人入胜。可谓处处是风景,徐徐人画来,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点。
  产业发展
  ——致富有奔头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凤楼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战略,利用村庄资源紧贴当地实际,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凤楼村大办农业产业,实现脱贫目标,主要抓手为创办四大种养基地,一是杏花鸡林下养殖基地,主要是在林下放养广东三大名鸡之一的杏花鸡,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封开杏花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杏花鸡龙头企业智诚家禽育种,带头及技术指导公司规范化养殖一万只,辐射带动农户效仿散养,基地年出栏约两万只,产值达140万元;二是白马茶产业基地。该基地被誉为“岭南最美茶园”和“广东优质茶生产基地”。镇村通过引导茶农改造扩种和工艺升级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公司投资+村集体参与运营管理+村民入股”的模式,带动当地农户种茶致富。目前,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产茶叶量约6万多斤,白马茶种植农户扩大到50多户,年产值约5000万元;三是油栗基地,该基地杏花镇创办于2002年,镇政府以分发种苗、全程种植技术指导,科学配送化肥农药到种植户等方式引导农户种植,现凤楼村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亩,年产值超350万元;四是龙眼产业基地,龙眼是凤楼村传统种植果业,现种植基地面积200亩,采用基地+农户形式,引导村民种植增收致富,形成产业化,年产值达100万元。
  走进凤楼村,人们欣喜地看到,昔日发展滞后的老区村庄,已华丽转身为全市新农村样板示范村、省级民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乡村治理彰显成效,特色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其他文献
9月28日一大早,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派驻梅县区岭村村第一书记黄玉峰便赶往贫困户家里收运梅县蜜柚。采摘、装袋、上车……经过一上午的忙碌,满载10000斤梅县蜜柚的货车于10时正向增城区荔城街道办事处出发。  “今年梅县蜜柚大豐收,梅县本地市场饱和,不少贫困户都在为蜜柚滞销发愁”,黄玉峰说:“为了帮助贫困户解决燃眉之急,同时将梅县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增城市场,荔城街道办事处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消费扶贫
期刊
走进翁源县周陂镇陈村村,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宽敞平整的村中道路,一排一排路灯矗立在路旁,光伏发电为村民送去光明,文体广场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重修后的义举祠焕发光彩……  自2016年4月以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选派3批6名干部进驻陈村村开展帮扶,筹措帮扶资金近600万元,如今,全村5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陈村村也实现脱贫摘帽。  “广东有积淀深厚的岭南文化,但农耕文化
期刊
9月1日,首届全国消费扶貧月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万企参与,亿人同行”,推动扶贫产业融入全国大市场,助力脱贫攻坚更上新台阶。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通过建设“三专一平台”、发起“以购代捐”行动、打造“网络直播”推销模式等具体举措,开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扶贫月活动。  今年以来,广州市为进一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组建了消费扶贫联盟,利用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易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两大平台,抓紧抓
期刊
摘要:从历史形成过程、概念纠葛和本土化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民族学的构建与发展,并分析民族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深层次原因。认识主要有三点:首先,超大民族学科的形成完全受制于社会政治语境的框构;第二,这一现象将中国的人类学与民族学同时置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困境之中;其三,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民族学科的政治性想象与国家符号的学科想象达成默契的结果。  关键词:民族学;人类学;历史纠葛;词语幻象;政治想象  中
期刊
近年来,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依托“广东省红色村”创建项目,活化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令红色古村焕发新生。  紅色资源活了  行走在有400多年历史的仁居村老街小巷,客家特色民居鳞次栉比,古城墙、古驿道、古建筑随处可见,精美生动的红军故事图绘跃然墙面,“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是穷人的军队”“反对军阀混战”等墙标仍清晰可见。据统计,红四军在仁居村留下的革命遗址有20多处,有一半被列入各
期刊
我曾在交通部门长期工作,在惠州市人大的领导岗位分管科教文卫工作;退休后,一直在惠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任会长。我见证了惠州市委、市政府加强推进“发展老区”这一历史使命的不懈努力,见证了惠州老区的蓬勃发展及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记忆:往昔的老区  惠州市老区总面积约838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4%左右,其中惠东县属于重点老区苏区。截至2019年末,惠州老区人口约380.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8%
期刊
在距离惠来县惠城镇中心35公里的地方,有一渔村紧靠笔架山,南临波澜壮阔的南海,这便是惠来县靖海镇资深村。在解放战争时期,资深村群众用满腔热血書写了不屈不挠的光辉历史:成立地下武装队,参加攻打靖海、隆江等历次战斗,参加关门山伏击战;袭击国民党乡公所,炸毁敌炮楼,惩办土豪劣绅;成立乡政府和渔民协会、农民协会、民兵组织等,开展借枪捐粮、减租减息等群众运动;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2020年仲夏
期刊
贺国庆过中秋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上演绚丽灯光秀。  在广州,1000架无人机腾空,致敬钟南山等战“疫”英雄。千架无人机编队,在夜空中组成钟南山等抗疫者肖像,拼出“万家团圆”“祝福祖国”等字样。  武汉上演“致敬祖国”长江大型灯光秀,“致敬抗疫英雄”等字样出现在长江两岸的大型楼宇上,黄鹤楼的灯光也一同点亮。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大城市流光溢彩,大江南北共欢庆!  根据
期刊
摘要:2018年,中国民俗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承接先前学术传统,拓展研究领域,寻求理论创新,在促进乡村振兴、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与互动;坚持整体观、生活感和实践性的民俗学研究路径,实现理论话语建设本土化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视角。  关键词:2018年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中国问题;聚焦现实;学科实践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文化旅游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帮助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四送”上下功夫,不断发展壮大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地区文旅经济,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送文化”。近年来,广州市文广旅局加强与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地区文化交流力度,持续开展“送文化”活动。  二是“送游客”。倡导广州游客走出家门,感受对口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