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总结典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象,着重探讨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为更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促进高校就业工作成效、提升就业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理压力 就业心理问题 就业工作
  1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象
  1.1对未知因素的焦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情绪之一是焦虑。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对铺天盖地的关于就业形势严峻的信息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加上对自己的想法、学业、能力等都不太明确,对自身前途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恐惧感。因此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焦虑症”,感到无所适从、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沮丧抑郁。
  1.2择业期望值较高。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看法,加上高等教育需投入高额学费,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就业期待值。较多毕业生期待着“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希望工作在“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地方工作,这种期待让许多年轻大学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困境。而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容易导致择业行为出现偏差,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1.3自卑与自负。一些学生在校期间未主动经历与尝试各项学生工作或社会工作,学习成绩平平,或对自己无甚了解,如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面对未知的就业竞争时,自信心不足、情绪悲观,导致就业频频失败,逐渐失去求职勇气。另外,有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学生工作活跃,是名牌大学学生,对自己过高估计,未能客观评价现实就业环境,好高骛远,形成过于自负的就业心理,结果同样不能顺利就业。
  2.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
  2.1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发展与改革,当前社会人才供求结构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成为现在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手段。而近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经济发展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差异、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导致扩招剧增的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严重失调,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急躁和抑郁心理。
  2.2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发展。一些学校根据现有师资条件设置相关专业,难以跟上市场变化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如缺乏特色的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优势不强,或缺乏“双师型”师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经验比较匮乏,导致大学生就业比较难,继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2.3家庭的职业定位、社会背景、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过于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在就业时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在就业竞争过程中,缺乏主动精神。而从大学生看,其正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时期,心理还不够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情绪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3.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根据大学各年级不同特点确定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制订就业指导课程,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把社会需求和择业观在学生迈入社会前,及时注入学生的意识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身定位、认清形势、正确看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先踏实做好工作,然后逐渐展现自身能力,用工作业绩证明实力的思想准备。
  3.2改革教育模式结构,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与企业的合作,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范围和数量,为学生多开拓实习、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学生培养与企业招聘方向相结合,把就业趋势与招生计划和设立专业相结合,以行业为依托,整合资源,与经济联动发展,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增强办学活力。
  3.3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普及就业心理基本知识,开展职业教育辅导,通过个性化、专门化的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个性心理特点,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勇于挑战与尝试。就业指导中心应与心理咨询中心密切联系,构建心理干预和危机预防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心理问题,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转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促进学生长远、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在复杂严峻的就业背景下,不断思考及确立自身目标,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增加自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解决恐惧焦虑、自卑自负、懒惰依赖等负面就业心理问题,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将要到来的挑战,是当代大学生实现高品质就业、顺利融入社会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广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指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33-34.
  [2]胡玉玲.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心理研究,2014(16):1673-9795.
  [3]盖世洲.不良心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75-76.
其他文献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可见,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来,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既能获取先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又具有能开发出新的知识领域的能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我结合实施新课标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墨子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两位先哲讲述的相同道理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层次地实施有效教学。学生,作为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个体,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内涵分析  分层教
摘 要: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成为每个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方法 新课改 新教材 教学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向我们走来,一个崭新的教材也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格关系国计民生,敏感而复杂。过去我国油气产业集中度较高,价格i要以致府指导价为主,没有形成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本文主要通过提出一种新的价格改革机制一建立油气交易大市场来解决当今我国油气价格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能源的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是要解决产业效开和市场开放的问题。  一带一路 市场化改革 油气交易大市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的降低。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呢?  1.讲究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的艺术性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要简练,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
摘 要: 本文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并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使命。如何把握高职院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把高职学生培
在教学工作中,常听见学生说生物难学,生物成绩差。究其根源,主要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努力和钻研不够,学习生物和听课不得法,等等。听课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预习、复习、作业和应考都是围绕听课这一环节展开的,所以提高四十五分钟生物课的学习效率是优化学习效果的关键。我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师生以有益启示。  一、听课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  观察学生在生物
摘 要: 本研究首次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研究与应用中,以过去五年宁波考点报考全国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的报考数据库为基础,采用SPSS数据挖掘技术对在职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的现状、相关性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对在职人员报考趋势进行模型预测分析。最后,分析报考生源结构、社会影响和变化趋势等因素,为在职研究生招生培养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在职研究生 招生信息 数据挖掘技术 
新建本科院校因其举办本科教育时间较短,面临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专科思维依然存在等现状。在转型过程中既存在主观困惑,又存在客观条件上的困难。本文主要研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