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解读学原理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核心,其在培养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解读学的基本原理,对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中正确运用解读学原理进行分析,以求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解读学原理;教学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诵能力、感悟能力等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 解读学含义及其运行意义分析分析
  从哲学角度讲“解读”的实质就是将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就语文的阅读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到作品的生成过程、阐述内容、作用特点等。
  可从作者本位解读,在开展阅读过程中需要先通过文献资料、影视作品等了解作者创作文章的背景,分析作者创作作品的意图;再逐渐扩大分析范围,将分析的重点扩大到那个时代的人与事,最终确定作品的历史面貌,使学生能全方位地了解文章内容;能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通过真实反映作者的心灵内容,才能保证在阅读中实现“声情并茂”,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
  可从作品本位解读,为切实了解艺术品的内容,就要了解它的“形式”;而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唯美主义的发展,不少学者主张应该“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是一种超脱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美”,该思想也对未来的作品本位说产生一定影响。
  当前在作品本文说的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作品(文本)一旦被生成并进入社会之后,就已经被确立了独立主体的地位,具有自己的“生命与意义”,这就要求在认识这个作品(文本)中,只能通过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确定文本的独立性与价值。当前在阅读语文教学中,作品本位说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例如,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文章内容的“抑、扬、顿、挫”,教师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后,以文章的标点为分割,以富有情感语言将文章朗读出来,最终将文章阅读转变为一种艺术,这就是作品本文说的主要体现。
  而从当前作品本位说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在阅读过程中更倾向于对文本意义的探讨,认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文章文学性的分析,通常会将研究的重点设置的审美特质确定与审美内容分析等方面,并表达文章的表现手法、语言等内容。
  读者本位说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学生)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接受者,而是文学现象(阅读文章)的积极参与者,读者能够依据自身所处的状况出发,通过自己的方法诠释文章意义,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批判、解释。读者本位说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例如,人们所熟知的“断章取义”“不求甚解”等都是读者本位说的主要体现,强调了读者在文本阅读中的作用。
  二、 基于解读学原理的高中语文教学分析
  解读学原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能满足不同特征学生的阅读学习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1. 作者本位说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由上文分析可知,作者本位学的核心就是立足于作者,在充分了解作者的基本资料后,让学生对作者的背景有全方位认识,使其能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以获得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以苏教版必修二的《六国论》教学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重视相关信息的链接。在教学中,教师要简单介绍对《六国论》中知识内容的介绍,通过简单分析“六国”在面对强秦时的做法,使学生能大概了解《六国论》的基本内容。(2)查找创作源。教师依靠自身知识,告知同学们苏洵在创作《六国论》的背景资料,必要时可以借助部分历史图片等,介绍当时宋朝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朝堂上部分官员对辽宋交战的看法,使学生能充分感受苏洵在创作《六国论》时的急切心情,实现学生心灵与作者心灵的交流。(3)感情介入。在展开阅读时,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法,将全班级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结合对作者心灵的感悟,讨论在文章阅读中要控制的态度,并结合所学习的文章阅读知识,分析如何将作者急切、为国焦虑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经过上述教学后,学生在阅读《六国论》中能很好的展现作者所要表达内容,实现了学生与作者情感的重叠,达到了既定教学效果。
  2. 文本本位说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本本位说应用中,要做到以文本为核心,重视对学生对文本直观感悟的表达,使阅读过程能够显示真实的“文章情感”,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总结与升华。
  以苏教版必修三的《祖国山河颂》教学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重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向同学讲述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体脉络。例如,在讲解“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这一段阅读技巧中,教师要充分告知学生“冰峰雪莲”的风采,并通过对比冰峰雪莲与水面睡莲,让同学更加清晰的感悟到雪莲不畏严寒、迎风绽放的高贵品质。(2)阅读指引。教师在教学中,以文章标点为分割,在指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了解后,开展阅读教学。在阅读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实际内容,判断各个同学的情感流露,最终判断学生是否有效的了解文章内容。
  通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文章分析能力有了一个良好的掌握,并使同学能够根据文章内容控制阅读情感的流露,有利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3. 读者本位说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者本位说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表述文章内容。以苏教版必修一的《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先简单向同学介绍语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在组织同学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完全的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并鼓励学生以多种状态阅读文章。但在读者本位说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提问艺术的应用,以文章为基础,连续向同学提出多个具有阅读性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读者本位说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通过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加深了其学习阅读知识的兴趣。
  三、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运行解读学原理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问题。对教师而言,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解读学原理的发掘,并联合教学大纲,实现科学理论与教育内容的结合,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能充分感受到不同状态、不同形式的文章内容,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2]王鵬,郑新丽.推动阅读内驱力,培养个性化阅读习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课程整合),2015(03):107-108.
  [3]杨雪莲.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情境”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05):37-40.
  [4]杨淑雅.新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综述[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01):97-99.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自身阅读能力的高低、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为此,本文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兴趣  一、 前言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更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具
摘 要: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必要的主题阅读活动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对课文的阅读量也比较少。因此教师每讲授一篇课文是可以以这篇课文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以主题阅读教学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课文的
会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与推进,课堂教学方法也在改革创新,尤其在新课标大背景下,现代素质教育教学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的激发以及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对此,为了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阅读与理解文章,近年来,我们教师也不断提出了新的方法,即合作学习教学法。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合作学习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
会议
摘 要:在如今教育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教育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在实际的课程教育改革中也有很多教师对改革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误解,走入了教学的误区。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学误区;改善对策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改革成为当前社会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我国的教育环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