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园所文化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NUMBER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淑红 忻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荣获山西省保教能手、山西省特级幼儿教师、山西省模范教育工作者、山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开展了多项山西省“十二五”“十三五”多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先后有《幸福源于爱与智慧的教育》《采取有效策略,转化利用家长资源》等近20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积淀。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是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也可以概括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精神,既是指一个人(或群体)的意识、思维活动和精神状态,也指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生机活力。
  狭义的讲,文化具有行为方式,精神是思维方式。精神是在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贯穿于文化的始终,同时对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园所文化是一所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是一所幼儿园不同于其他幼儿园的独特的身份符号,每一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独到的园所文化。
  基于我们对园所文化及精神的理解,我园在幼儿园建设和发展中,努力打造园所文化特色,培育高尚园所文化精神,以园所文化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培育良好的园所文化精神


  忻州市实验幼儿园1997年开园,隶属于忻州市教育局的教办园,但它又是一所没有财政投入保障的自收自支、2011年后改为差额补助的事业单位。财政不保,收费标准受限,使幼兒园长期处于两难境地,经费问题成为幼儿园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扰。面对如此困境,幼儿园如何才能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求得领先。人,就成为第一关键要素,培育园所文化精神,成为必须明确并共同打造的重要工作。
  1.在困境中激发职工斗志,培育教师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
  1997年开园时,园内没有一分钱作为启动资金,职工每人自筹1.5万元作为开园费用,没有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甚至连一张废报纸都没有,职工们就从自己家带来了钉子、锤子、扫帚、铁锹、稿纸、彩笔……2007年,由于园所资金运转困难,借用家长的十多万元押金无法退还,这时三位园长从自己家中拿出九万元,帮助幼儿园渡过了难关。2013年底,教师外出学习的差旅费因没有经费无法报销,园长又从自己家中拿出五千元,先予垫付。
  为了保证幼儿园的发展,我们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园上下达成共识:再苦不能苦孩子,没有幼儿园的发展就不会有个人的生存。在资金安排上,要把为孩子健康发展作为优先考虑,要把保证幼儿园的发展作为优先考虑。为此,上至园长,下到教师,从1997年到2011年的十四年中,我园全体教职工没有全额领到过自己的核定档案工资。直到现在,寒暑假期间,实验幼儿园的职工也从没有享受过与其他园所一样的全额工资待遇,而只是领取不足工资一半的生活补贴费,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改善办园条件、为孩子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上。
  同时,为了节约资金,教师们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美化环境。一张报纸、一片蛋壳、一团麻线、一个饮料瓶,在她们的手中都会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幼儿园历年的环境创设,大到内外墙壁彩画,小到楼内版画制作,再到班标设计,全部由教师自己动手。教师们还带领孩子进行楼道吊挂、作品栏、室内主题墙、区角材料等制作,并根据季节变化和教育主题内容不断更新变换,形成了环境与师生互动,环境随教育变化,充分发挥了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在此期间,教师们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成了工作常态。经统计,十几年中,职工平均每人累计加班7000余小时,为幼儿园节约资金85万余元。

  就在这样高负荷的工作量与工资待遇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大家靠着一颗爱孩子、干事业的心,在艰难困苦中勇往直前,变逆境为顺境,将阻力变动力,形成了不怕苦、不怕累、不畏困难、勇于奉献的创业精神,闯出了实验幼儿园的一片新天地。
  2.培育求新求异,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穷则变,变则通,为了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不断在改革中求生存,谋发展。2008年组建了“职工代表委员会”,制定了“家长委员会”和“园务委员会”工作制度,形成了以“三会”为基础的民主管理机制。将职责、制度、程序、考核不断完善健全,坚持“三级巡查制”,园所管理精细严,形成风格;在本地区域内率先开展主题教育、区域活动,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童年 ;2006—2016年期间,幼儿园分别进行了《礼仪品格素质教育》《早期阅读实验》《家长资源转化为有效教育资源策略研究》《大班积极行为塑造——幼小衔接》《“共情陪伴”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等课题研究。家长施教发挥专业优势,优质教育资源基地拓宽了主题教育内容,民歌童谣收集咏颂,民间游戏改编创新,教育面向家长、社会、自然延伸,开放、多元、整合、发展的课程特色初步形成。
  在一次次的改革中,不仅使幼儿园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而且也打造了求新求异、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3.在工作中树立职业理想,培育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幼儿园工作平凡琐碎,极易出现职业倦怠,为此,我们设立了“幸福格言”板,每位教师的相片下都有一句自己对职业幸福的理解;组织全园参加“讲述教育中的故事”“孩子在我心中”“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修师德塑新风”等主题活动,开展“同岗人员教育心得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大家的职业认同感,树立了爱岗敬业思想。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做到对教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除派出教师赴省内外培训学习外,更多的是给任务压担子,利用承担“国培”实践基地任务和帮扶支教的机会,教务室根据每位教师的特点和特长,有的放矢地安排她们做示范课、讲座、区域活动观摩、跟班指导、经验介绍,给每位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展示专业亮点、搭建成长平台的机会,帮助教师找到自身发展的切入点。另外,还根据教师的工作经历、教育经验和特长,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维度的小组,采取不同要求,不同教研重点,不同培训内容,不同指导方法的措施,让每位教师不仅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且还设计出自我成长的目标和轨迹。园领导亲自为教师改稿,鼓励和帮助教师整理随笔、心得、发表论文,使其建立职业成就感,引导大家在日复一日、扎扎实实的工作中,不断将平凡琐碎的工作升华为对职业的热爱和敬畏,从而树立职业理想和敬业精业的精神。
  2016年,在大家回顾幼儿园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提炼幼儿园文化特色时,深切地感受到,房子易建、标语好提、外形易塑、制度好定,可改变人的观念、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实属不易。
  伴随着我园无形精神的培育和形成,教师有形的专业发展也有了根,有了魂。做有爱、有智慧的教育成为教师的追求。爱是一种态度,而智慧就需要有专业的支撑。

二、以文化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围绕目标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规划、目标是园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围绕“夯实保教基础,走内涵发展之路”和“实现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家园协作更加和谐,园务管理更加精细,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的园所发展目标,我们提出“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思路,开展了山西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家长资源转为有效教育资源策略研究》,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形成了家长施教、优质教育资源基地建设、民间游戏收集改编等六个转化策略,教师具有了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教科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16篇相关论文获奖或发表、19个民间游戏进行创新改编、推广应用,23个优秀施教活动案例汇编成册,被评为山西省十二五优秀课题。
  2.以课程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在园所文化建设总结过程中,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园本课程特色也逐步凸現,形成了清晰的目标论、课程论、方法论。在继续深化十二五课题,打造园本课程特色的思路下,我们开展了十三五《主题背景下幼儿家长课程资源的运用研究》、进行了主题教育活动与区域游戏相融合的尝试与探索、启用了专用活动室,通过这些课题的学习提升了教师观察游戏解读行为的专业能力与材料投放、观察指导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教师课程实施、组织、研讨、整合的园本课程构建能力。
  3.在文化传承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017年,幼儿园迎来了发展中的两件大事:一是幼儿园建园二十周年;二是新建24个班建制的新园北区启用。幼儿园拥有了南北两个园区,新聘职工100余人。在幼儿园新老传承的重要节点上,短短两个月时间我们围绕二十年园庆,开展了全园性的园所文化解读、园史展览、回顾座谈等活动。新老教师全部参与《风雨二十载,春风拂面来》的短片制作,撰稿编印了反映幼儿园发展历程的书籍。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激励了老教师再鼓干劲、再创佳绩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新教师爱岗敬业、担当奉献的精神,大家在园所文化的熏陶滋养中,也将能吃苦、肯奉献、勇创新、有担当、敬业、精业的精神得到传承。

  与此同时,落实经纬计划,点面结合,协同“作战”,形成“联动”机制,打造学习共同体;激活教研氛围,创新教研模式,形成4+1跟进式主题教研,达到“引在教师前面,跟在教师后面”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成长。在传帮带中老教师为自己搭建了一个专业成长再提高的平台,并获得专业成就感和价值感。新教师在手把手的指导中,将园所文化精神不断内化于心的同时,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还特别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压力疏导,用心理学的知识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养料。营造接纳、欣赏、滋养的工作氛围;开展读书沙龙、跑男版职工运动会、师德演讲、心理讲座等;开展开放、多元、自主、丰富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自我调节,给教师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和职业精神的土壤。
  道,精神与品格;术,外在的修为。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文化精神与专业发展本质就是道与术的问题。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我认为爱与智慧是教育的一双翅膀,只有爱没有智慧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只有智慧没有爱的教育是无魂的教育。只有在园所文化精神的引领下,教师专业发展才能不断超越、不断攀升,才能根拥大地,叶展云端!
其他文献
李晓华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讲师,教育学博士,任职期间赴韩国首尔大学从事访问研究一年。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绘本阅读教育、学前比较教育。曾主持一项全国教科规划项目,参与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SSCI、CSSCI、KCI、其他专业论文共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一、幼儿美术的抽象说与写实说之争  幼儿美术到底是抽象的,还是象征、写实的?这一问题一直作为幼儿美术研究中的一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0年来的坚守,我用最美最真的教育情怀,守望那弥足珍贵的童心,扣好孩子们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2009年,我离开喧嚣浮华的都市,走进宁静纯朴的乡村,开始了短暂而又难忘的支教生涯。与浓郁的乡土气息相伴的是无数质朴与执着的乡村教师,他们对教育的守护、对孩子的关爱让我钦佩。教具资源欠缺,他们就地取材、加班加点制作;手脚虽显笨拙,他们却依
期刊
赵银凤 运城市临猗县教育科技局幼教股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2013年被评为“山西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个人”。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可以说,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都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期刊
浓浓寒意包裹着的太原,丝毫没有阻滞学前教育教师的学习热情,2018年12月15日,在高亢的国歌声中山西省幼儿园课程建设暨2018年山西省学前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此次大会以“关注儿童、聚焦课程、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主题,从儿童观的哲学层面入手探讨如何以课程为抓手实现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此次参会收获颇丰,拟从儿童观、课程实践、评价体系三方面来做一个小结。一、儿童观  陈鹤琴先生曾说
期刊
李翠芝 晋中介休市教育科技局幼教股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晋中市优秀教师,晋中市优秀幼教干部,山西省第一期學前教育行动计划先进个人和省幼儿园保教能手。《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家乡文化创特色,园本课程显亮点》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聚焦内涵,提升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教师队伍的发展、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影响学前
期刊
李志宇 山西省幼儿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省教育督学。山西省学前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及游戏专业委员会委员。最新研究成果《3-6岁儿童发展评估工具》的研制及其应用探究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特等奖,多篇学术论文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一、3-6岁儿童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背景和立场  (一)政策要求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期刊
滑红霞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主要承担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全国优秀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幼教中心教科研专家,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山西省学前教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出版专著两部,参编多部,在省级学术期刊和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国家、省市课题10余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
期刊
芮城县条山街幼儿园地处县城西矿北路东侧,是2014年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城区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园内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现有大、中、小18个班,在园幼儿800余人。教职工85人,其中一线专任教师56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运城市名师2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8人,县级教学能手10人。  建园四年来,我们全面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
期刊
常文梅 晋中市第二幼儿园业务副园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山西省保教能手,山西省学科带头人,晋中市模范教师,晋中市首席教师,晋中市教书育人楷模,晋中市市委高级联系专家,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太原师范学院外聘教师,山西省幼儿教育中心专家指导组成员。参与《幼儿多元智能游戏活动》教材的编写,出版幼儿用书《数学与思维》。  在一次《山西省3-6岁儿童发展评价研究》课题培训会上,我园很荣幸被选为课题实验园。历时三
期刊
2012年12月,芮城县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实验区;2016年2月,芮城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承担了两项国家试点任务,即扩大普惠性资源和贯彻落实《指南》。围绕国家和省试点任务,在这六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为了提高我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促进课程内涵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