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脑与机器人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知”的冠军
  2011年2月14日至16日,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超级电脑“沃森”,参加了全美国最著名的智力竞答电视节目《危险!》,与两位人类顶尖高手詹宁斯和拉特同场较量。经过三轮的角逐,最终以技高一筹的“沃森”大获全胜而告终。赛后,IBM公司宣布将冠军“沃森”获得的100万美元奖金全数捐给慈善机构;亚军拉特和季军詹宁斯也捐出了各自奖金的一半。
  创立于1964年的《危险!》智力竞赛,问题涉及地理、政治、历史、体育、娱乐等方方面面。只有通过难度相当大的初试的选手,才能获得上电视参赛资格,而要想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并获得高额奖金更是难上加难。《危险!》中的提问经常使用双关语、谜语以及一些意思深奥、微妙的表达方式,要计算机准确领会这样的表达方式确实相当困难。《危险!》的另一个特色是选手不能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要把答案嵌在一个问题中。“沃森”对这种回答技巧掌握得不错。例如,在一个提问中,主持人念了一首“甲壳虫”经典歌曲的歌词,要求选手给出歌名。“沃森”抢答时,不是直接说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嘿,祖德》,而是回答说:“谁是祖德?”
  与“沃森”同场竞技的二位都非等闲之辈,詹宁斯曾连赢74场《危险!》比赛,创下连赢场数最多纪录,赢得的奖金总计250万美元。而拉特是获得奖金总额最高的选手,至今总共赢得了325万美元。按照比赛规则,抢答对一个题目可获得一定数目的虚拟金钱,答错则要扣钱;三轮比赛结束时赢钱最多者是冠军。
  由于“沃森”的体积太大,这场引人注目的超级电脑与人脑的对决,无法在电视台的演播室中进行;比赛现场搬到了“沃森”研发中心的主机房楼上,在拉特和詹宁斯听主持人念题目的同时,“沃森”会收到题目文本;经过高速运算分析得出答案后,再由代表它的替身大声念出来。
  “沃森”确实厉害。它反应超快,第一、二轮抢答了近90%的题目,第三轮抢答也超过了60%,而且正确率达到95%以上。但“沃森”也会犯错误,而且是人类选手不会犯的低级错误。它在三天比赛中答错了7道题,其中一道题问的是“哪个美国都市的最大机场是以二战英雄命名,第二大机场是以战役命名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芝加哥”。拉特和詹宁斯都答对了,但“沃森”的回答竟然是“多伦多”!“无知”到了连多伦多是加拿大而非美国都市都不知道。
  “沃森”的秘密
  说到电脑与人脑的对决,自然会让人想起IBM的另一明星电脑“深蓝”,在1997年打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事迹。“深蓝”是一个漂亮的高科技产品,但没有多少实用性,除非你经常与卡斯帕罗夫下棋并想赢他一回。然而,“沃森”的本领却并不只是参加智力竞答并赢得冠军,它可以在无穷无尽的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问题。好奇的你一定想知道,“沃森”为什么能有如此能耐?
  想象一下你有一辆需要维修的高级赛车,你可以让一位高级技工为它做全面检修;也可以雇用包括引擎修理专家、刹车修理专家、汽车悬架专家和轮胎专家在内的一群专家,让他们同时检修你的赛车。毫无疑问,一群专家会比一个高级技工更快、更好地完成这辆车的检修工作。如果你雇用更多的专家,例如,一个负责汽车前轮,一个负责汽车后轮,检修工作当然还可以完成得更快。这就是“沃森”成为“超人”的秘密所在。
  与汽车检修不同的是,为“沃森”工作的每一位“专家”都是一个独立的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同时运作,因为“沃森”是一台能平行处理信息的超级电脑。这种电脑由很多独立的电脑连接在一起构成。在执行一项任务时,“沃森”能同时调动2000个电脑处理器。当“沃森”的“专家”们工作时,有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可供它们调用,该数据库存储的信息量相当于100万本不同书籍和2亿页资料。以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的姓命名的这台超级电脑,就这样发出了人工智能的耀眼光芒,照亮了未来。
  再想象一下如果让“沃森”从事医疗诊断又会怎样。你可以将海量的医疗文献输入它的存储器,你也可以为成千上万种疾病或者它们结合形成的新疾病增加对应的“软件专家”。实际上,任何临床医生在遇到不寻常的病例都可以用“软件专家”的格式将它写下来,并送入“沃森”的数据库。于是,这份医学资料就从消极文献变成了一种积极文献,可以在需要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拯救人类的生命。这意味着全世界的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可以为它贡献独特的“软件专家”。因此,无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沃森”为代表的超级电脑都会有非凡的表现,它们的能力将稳步提升并不断拓展。当然,“沃森”的“专家”之间也会发生矛盾,但共识和经验将驱使这个巨大的程序朝正确方向发展。
  难以置信的2045年
  “沃森”夺冠,世界哗然。有人认为,与美国大片《终结者》中拥有自我意识的“天网”相比,“沃森”还差得很远。即使“沃森”再聪明,在面对重大问题作出抉择时,人们也不会把最终决定权交给“沃森”。“天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
  但是,美国未来学家与发明家库兹韦尔最近预言:2045年,机器人将比人类更聪明。他认为,30年后的机器人不但能进行计算,还能谱写乐曲、驾车、著书、提出艺术概念、讲笑话甚至破解长寿秘诀!尽管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异想天开,但库兹韦尔却坚持“到了2045年一切皆有可能”。他预言,人造智能的发展将在2045年发生重大质变,包括他自己也不能预测,到那时一个超级智能机器人到底能够创造什么。或许它们能够自我升级软件并设计出更好的设备,或许它们能够阻止衰老使人类得以永生,或许它们将像转移软件那样把人类意识转移到电脑上,并使人类意识继续存在于机器人体内。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超级电脑最终统治或者消灭了人类。但库兹韦尔相信,未来将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正在努力保养身体,以便活到2045年并得以永生。
  读到这儿你或许会感到很好笑,但库兹韦尔却是认真的。他说,这是在科技进步与时间不成正比例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他举例说,自己1968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时,所有的人共用一台笨重的电脑;而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台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性能强大的笔记本电脑,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事实上,科学家确实正在致力于研究如何将人脑的构造复制到软件中,进而创造一种拥有人类智慧的机器人。
  已经上天的机器人
  2011年2月2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自己的最后一次太空飞行中,把人类的第一个机器人宇航员送上了国际空间站。这个昵称“R2”的人形太空机器人暂时还没有下半身。从腰部到头部的身高1.01米,肩宽0.78米,体重150千克。R2的身上装有超过350个的传感器和38个微处理器,R2的头部装有四个可见光摄像机,“下巴”处还有一个用于感知深度的红外线摄像机。R2的双手有能灵巧活动的手指,能完成一个宇航员需要带着手套完成的精密任务。组成R2的身体部件都可以拆卸,宇航员可以毫不费力地再把它们一块块组装起来。R2能够安全地与人类并肩工作,既能自动执行任务又可由人类远程操纵。R2目前的任务是协助宇航员工作,最终目标是替代人类宇航员执行需要太空行走的任务。因为软件升级后,R2的下半身可根据任务需要予以添加,既可成为四轮底盘型的,也可成为双腿型的机器人。与人类宇航员需要轮换不同,R2将一直工作到2020年,与完成历史使命的国际空间站一起坠毁于太平洋。
  受到机器人宇航员R2的启发,日本正准备于2013年,向国际空间站长期“派驻”一名专为宇航员“解闷”的会说话有表情的“三陪”机器人。它在太空的任务就是陪宇航员聊天、为宇航员拍照、帮宇航员织“围脖”。科学家相信,这将有助于舒缓宇航员的压力。
其他文献
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算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心理是人的头脑反映现实的过程,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的呢?心理学家列举了以下诸多方面:对现实具有敏锐的知觉;自发而不流俗;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在所处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独立和宁静;注意基本的
期刊
教英语的齐老师年纪并不很大,为什么她上课总是不叫学生的名字?是她的记性不好,还是教的学生太多?难道,她不觉得提问时10号、20号、30号地叫,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是对学生的不尊重?难道,她就不感到尴尬或愧疚吗?  曾季全对齐老师的这一做法相当反感。我们不是囚犯,凭什么不叫名字叫学号呢?曾季全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是班里的生活委员,同学们喜欢叫他“曾哥”。就因为齐老师不叫学生名字,同学们没少在曾哥面前
期刊
老树  张天军  光秃秃的老树  伫立在那里  风怒吼着扑向它  雨狂叫着撞向它  可是  它在黑夜的山冈上  悄然进入梦乡  露珠  罗璇  轻轻  轻轻  不敢摇动  林间的树叶  怕把叶尖上的露珠  啪啪地摇落  萤火虫  杨燕  清澈的池塘  被闪烁的萤火虫照亮  黑夜中荡漾的池水  突然富有了活力  喜欢  徐青  谁不喜欢秋天,落叶飘飘  像学飞的雏鸟摇摇欲坠  一阵阵桂花香随风飘来 
期刊
放下昨天已有的东西,才能有新的机会。   我不敢提“成功”两个字,每次我有成功感觉的时候,麻烦就会来。每次一说“成功”,就一定会在一个月以内出事。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只不过抓住了中国互联网的机遇发展了起来。现在突然看到别人把我当榜样了,我可是一直是把别人当榜样的。人家都说你怎么那么厉害,那么伟大,包括今天给我出的这个题目也特别高深——《引领时代还是被时代引领》,真的搞大了。我没
期刊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文章往往会一见钟情,而这“迷人”乃是语言之魅力所在。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自拟题目作文,既考查同学们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表达能力,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话题作文如何拟题。   一、话题作文拟题追求的五个目标  新颖、醒目、点睛、文采、丰富。   二、话题作文拟
期刊
放假啦!  这个暑假你怎么过?   当个奔波在各个培训班的“上班族”?窝在家里当宅男宅女?不亦乐乎做网虫?游历山水做徐霞客?……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过暑假的方法。不管怎么过,收获多多才是王道。  且看下面同学的另类暑假,他们的酷行路线图和收获。    另类路线图一:快乐小农夫  “放假后的第二周,我就被老妈赶出了门。”初二男生张啸林,被妈妈赶到了乡下远房表婶家。  第一天的晚饭是烧茄子,尾随表
期刊
有同学来信说:“小学生太幼稚,高中生太累,大学生太圆滑,只有初中生最完美;初一不懂事,初三太辛苦,还是初二最好。”  随着对校园环境的熟悉,初二的我们已经没有了刚入学时的紧张、不适或新奇;由于离中考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初二的我们也没有足够强烈的学习动力。可以说,这是平稳发展的一年,但也是危机四伏的一年。  在你眼中,初二年级,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学长日记:  (一位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长,回顾
期刊
在儿子的眼里,卖冰棍是活生生的折磨,冰棍比不上鸡肋。在童年的爸爸眼里,冰棍却是难得一尝的美味,滋味悠长,卖冰棍是对人生的美好愿望。  时代变了,有一些东西却不该改变。    “放假了,有啥打算?”吃饭时,爸爸抬眼问我。  “也没啥打算,做做作业,预习预习下学期的功课……”我一边说,一边在心里想,当然还有上网打游戏、邀友郊游K歌,玩他个昏天黑地。  “这样吧,你每天上午写作业,下午卖冰棍雪糕,锻炼锻
期刊
解答比较分式大小的问题时,要注意因题而异,巧用一定的方法.   一、巧用通分   例1 已知a、b、c满足a+b+c=0,abc=8,且M=■+■+■,则( ).   (A)M>0?摇?摇(B)M<0?摇?摇(C)M=0?摇?摇(D)M≠0   分析:从通分入手,得M=■=■. 要确定M与0之间的大小关系,只需确定ab+bc+ca与0之间的大小关系.   解:显见,M=■.  ∵ (a+b+c)
期刊
寒假,小虎早早地就回到了爷爷奶奶家。老家的人小虎认识的不多,可是他们都很热情,听说他回来了,左邻右舍的叔伯婶婶爷爷奶奶们都拉小虎到家里吃饭。在三爷爷家吃饭时,上了一道热腾腾的火锅,可是三爷爷家的电火锅是三脚插头,而三爷爷家厨房里的插座却是两孔的。三爷爷似乎很有办法,将三脚插头掰去一根,直接给插进厨房的两孔插座里去了,小虎觉得不妥,连忙制止三爷爷,可是却被热情的让菜给压下去了。   吃着吃着,大家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