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花儿”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不知道,往南一千多公里的河南兰考县,正在点燃一起席卷全国的大火,这场火很可能会改变数十万孤儿的命运,很快也改变了陈天文夫妇的生活。
  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袁厉害的二层小楼着火时,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的陈天文夫妇,带着17个残疾孤儿,跟往日一样平静地生活,做饭,热牛奶,给孩子喂饭。
  今年的冬天异常寒冷,西庄早已白雪皑皑,新年伊始,陈天文夫妇已经在想2013年要做的事情,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给孩子设立教育基金,以及要一个正式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养这些娃娃。
  这对60多岁的老夫妻,养育了39位弃儿,全部是残障儿童。
  他们不知道,往南一千多公里的河南兰考县,正在点燃一起席卷全国的大火,这场火很可能会改变数十万孤儿的命运,很快也改变了老两口的生活。
  大家庭
  1989年,袁厉害将第一个弃婴带回了家。几乎在同一时期,陈天文夫妇也抱回来一个残疾弃婴。据陈天文回忆,那天夫妇俩骑车去45里外的县城看望上学的儿子,路边一个包裹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他们抱着孩子掉转车头赶回家,让刚生完孩子的人给孩子喂奶。后来才发现,发现孩子两条腿与普通孩子不同,后来才知道是个先天性脑瘫娃娃。
  从那时起,袁厉害、陈天文夫妇与中国多个收养弃婴的家庭,共同面对几乎类似的困境,在生活中挣扎。
  家里的残疾孩子越来越多,有的是他们从村口的大树下抱来的,有的是别人扔在他们家门口的,也有医院、民政局的人送过来的。
  陕西省原平市楼板寨西庄地处偏远山区,市以下地区没有儿童福利院。当时《收养法》尚未出台,还没有“非法收养”一说。民政局从村干部处得知陈家收养残疾弃婴之后,给残疾孤儿给予了生活补助。
  村里人不能理解他们在做什么。每当陈家人带着孩子在村里走过,村里的其他人总是会交头接耳、指指点点说些什么。他们认为陈天文夫妇脑子有毛病,好好的一家因为养孩子被拖垮。大儿子陈俊伟也不明白:“图什么呢你这是?又不是你亲生的!”在陈俊伟工作的地方,一起干活的同乡问他:“俊伟,你这么有钱还跟我们干活?家里有这么多娃娃,他们都说你们可有钱了!”
  陈俊伟心里委屈得要命。
  打他记事起,只有在过节时才能吃上肉。上中学的时候,他身上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别人家的孩子都穿得齐齐整整。为了养家,他早早辍学,在家帮忙照料残疾孩子,后来去了当地一家水泥电杆厂做临时工。
  2003年的一天晚上,21岁的陈俊伟摇摇晃晃走进家门的时候,手里提着瓶烧酒,迎头就问:“妈妈,做饭了没?”母亲郭改然身后有好几个孩子自顾自地玩耍,她怀里抱着个娃娃,喂着孩子吃饭,顺口说:“做好了,吃吧。”
  陈俊伟觑了一眼桌上的菜,嘟哝着说:“又是素菜!天天都是素菜!”
  母亲回了一句:“土豆丝也不赖,咱们弄不上什么菜,就这点钱了。”
  “钱”这个字眼一下触动了陈俊伟,他高声说:“你为他们买奶粉,都欠了多少钱了,谁花的呀!”母亲怀里的孩子开始哭起来。在旁边,陈天文生气了。他对着儿子,眼睛并不看着他,声音激动而颤抖,他说了让陈俊伟震惊的真相:“你也不是我们亲生的!”
  那个晚上,“亲生”这个词点燃了屋里的空气。
  几个月后,陈俊伟与同胞哥哥偶然相认,才确信自己是陈天文抱养来的。当年亲生父母孩子太多,养不了,而养父母生育困难,便把他抱回来养育。
  不久,他辞了工作,在家教残疾的弟弟妹妹们读书。这个大家庭,从此三个人一起支撑。
  流传的故事
  2005年,袁厉害带着两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赶火车,向好奇的乘客们讲起了自己收留弃婴的故事。当地媒体听说,逐渐将故事传播开来。
  那时候,陈天文夫妇的故事,也渐渐传了出去。2007年,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采访了陈天文夫妇,反响不大,他们依旧种地,拿着民政部门的微薄补助,勉强度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生苏家铭看到他们的故事被,把他们和孩子的生活,拍进纪录片《花儿哪里去了》。
  镜头下是2009年的冬天。
  雪纷纷扬扬地落在陈天文夫妇家寂静的玉米地上。爱民和她的10多个小伙伴在严寒中随养父母吊唁22个逝去的娃娃。爱民一出生就有残疾,幸运的是她被这对好心的夫妇收养,春天到了,她要去村里学校念学前班。
  陈天文用木车在雪地里推着几个孩子上学,能走的就自己去,不能走的就推,对着镜头,孩子在车上用力嚷嚷:“没有脚,我也要爬着去上学”。
  孩子病了,难受,大哭,郭改然抱着、哄着、跟着孩子一起抹眼泪。
  春节了,孩子们站在窗口看烟火,窗前高高低低的剪影传来了他们星星点点的欢乐。
  日子很难的时候,陈天文夫妇想过把孩子送走,毕竟年龄大了,体力跟不上。做决定的那天,他们回到家,一看娃娃们齐刷刷地在家等,“眼泪就掉下来”,怎么都不舍得。几年前曾有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来家里抱走了两个孩子,说送去北京治病,至今下落不明。陈天文和郭改然更多了个心眼,死死护着自己家的娃娃。
  日子一点点地过着,陈天文夫妇只盼着把孩子们养大,“至少培养成大专生,自食其力。”纪录片的播出和媒体的报道也逐渐扭转村里人对陈家的看法。郭改然还给本村的高龄老人洗衣、送饭、做伴,组织20多人的秧歌队在周围的村里演出。2009年,原平市妇联和总工会授予她“和谐家庭”光荣称号,2010年,山西忻州市妇联又授予其“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他们与民政局签订了代养协议,2010年,民政局给每个娃娃的补贴从200块钱/人涨到700块钱/人。
  命运的分水岭
  2011年对于两家人来说,事情都特别多。河南的袁家被一位大学生志愿者举报为“非法收养”的时候,陈天文一家却得到了支援。
  这一年,山西的雨下得特别大,陈家破旧的房子出现裂缝。陈天文向城里的大学生苏家铭求助。5月10日,苏家铭和好友一起发起了“花儿基金”,发动网友为陈家捐款。18日,他在“花儿基金”的微博上发布了第一条求助信息:“一对农民夫妇,22年收养39个畸形儿,如今已60岁高龄却一直抚养着曾被抛弃的生命……屋破漏雨,随时会坍塌,希望有好心人帮他们渡过难关。”   没想到,网友反响很大,人们被影像中的陈天文一家感动,数万捐款进入苏家铭的个人账户。3个月时间,花儿基金筹到了26万元善款!花儿团队和陈天文夫妇相中了村里的一处房子买了下来。9月,苏家铭关闭了捐款通道,和志愿者前往山西,帮陈天文夫妇搬家。他们把新家叫做“花房”。因为孩子们住进新家,笑得像花儿一样。
  2011年11月9日 花儿基金与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签订协议,正式挂靠阳光教育基金会。自此,“花儿基金”将统一纳入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专用账户,每笔捐款由基金会开具“浙江省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由此,苏家铭可以为“花儿”们名正言顺地公开募款了。
  11月23日,在我国第一家儿童慈善机构——中华儿童少年基金会举行的“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推选中,郭改然入选,被称为“世界上最亲的妈妈”。山西新闻网及山西日报以《郭改然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者》为题加图进行报道。陈家喜讯频传,但陈天文夫妇并未获得养育残疾孤儿的合法身份,“花房”还未来得及注册成一个正式机构。
  这时,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一些收养孤儿的个人也在尝试过向民间机构转型,其中不乏成功案例。
  北京的石青华从2003年起收留流浪孩子,慢慢地,孩子数量达到上百人。一个大孩子曾用毛笔在一块小木板上写下“光爱学校”几个字,这个名称由此沿用下来。光爱学校的生存发展一直依靠社会捐助,自身没有造血功能,而社会捐助来源并不稳定,导致光爱学校几度面临解散的风险。
  2008年,石青华为机构进行工商注册,同一年,光爱学校和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合作成立流浪儿童救助专项基金。与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也有合作。
  石青华认为自己转型成社会组织的关键是和基金会合作。“我们主动让基金会管理我们的财务,学校有个管委会运作,所以学校的社会口碑比较好。”但即便得到了政府信任,目前,光爱学校还没有解决非营利身份的合法化问题。从2008年至今,光爱学校还是一个工商注册、从事非营利事业的机构。
  祸从天降
  2013年1月4日,袁厉害跌跌撞撞赶回已成废墟的家,她苦苦经营24年的“弃婴王国”轰然倒塌。7个孩子的死,换来了政府部门对孤儿的全面排查。陈天文夫妇和他们的“花儿”也卷入了这场席卷全国的大行动。
  1月6日,国家民政厅下发《关于主动加强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做好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情况进行全国大排查,全面掌握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等特殊困境儿童的情况,其中遇到非法收养、不符合规定收养的情况,要将孩子带回合法机构。
  1月15日上午9点多,原平市民政局副局长带着陈天文的弟弟来到家里做思想工作,带走了3个6岁的智力正常的孩子,说要、带到原平市的幼儿园上学,还带走了2个4岁的脑瘫孩子,说送到河南康复医院治疗。
  郭改然一口气没喘上来,被送往医院。这个养过近40个残疾孩子的妈妈不知道,市民政局计划再去一趟她家,只给她留下3个娃娃。她闹不清为何之前给她每个孩子补贴的政府忽然变得如此冷峻,更担忧17个娃娃以后过得好不好。
  这个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的农妇不知道,离她家一千多公里开外的兰考县城,袁家剩下的10个娃娃,已经全数被送往福利院。
  实习生谭楚丹、赵秀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集装箱”建筑,在坂茂这些实验建筑师的推动下,成为建筑界的时尚,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多个现代感十足、秉持绿色理念的“集装箱”建筑,建筑师们利用低廉、可回收的集装箱建造了各种有趣的建筑,大楼、酒店、家居空间、博物馆,甚至有人建造了一个集装箱城市。  简洁、有序的一组白色的临时房屋,宛如新生活的希望,及时出现在已成废墟、遭受灾害的小城中,会给受伤的人很大的抚慰。对一些担负社会责任的建筑师来说,这
期刊
时间来到2033年的某个冬日,一场关于现代公益的对话在众多中国企业家之间展开,他们都是在近20年间受到一些先行者的触动,决定投身公益慈善的。此时他们褪去了董事长、总经理的外衣,正以慈善家的角色思考着如何改变世界。  当然,在2013年,上述情景还只是想象。虽然中国的企业家们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受益良多,已经开始有能力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种责任,人们对慈
期刊
按照权力的逻辑,囚犯处在被控制的状态,自我萎缩是必然的结果。反过来说,狱卒是否也就拥有自由呢?答案是否定的,狱卒也交出了他们的自由。去人性化是在狱卒与囚犯两个进路上展开的,无一幸免。监禁别人的,也遭监禁中。  我丝毫不怀疑这个事实:《路西法效应》这本书正在被广泛阅读中。作为生活在这种国情中的人们,尤其是对丧失某些能力感到焦虑的人,完全可以在此中找到相当数量的答案。利用它们,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知
期刊
给人看病有医生,给动物看病有兽医,树艺师则是给树看病。  虽然中国鲜有人听说过树艺师,但在100多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西方国家。  成立于1924年的国际树木学会专门培训考核树艺师的机构,现在会员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欧永森现在是中国地区分会会长,是亚洲首位资深注册树艺师。  这位来自香港的树医生,常年和树打交道,成了树木的“最佳老友”。  给人看病有医生,给动物看病有兽医,树艺师则等同于给树看
期刊
“如果人生中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体验到了生命所赋予我们的东西。(If every unfolding we experience takes us further along in life, then, we are truly experiencing what life is offering.)”这是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电影中, Pi与理查德·帕克(
期刊
不稳定收入人群的增加,是一个社会悲剧,但对企业来说同时也是一个空白市场,一些企业开始关注这个边缘顾客群。“低成本”和“商业互助”应运而生。  从丽江市区进老君山河源村的80公里盘山公路上,李玉坤眺望着丽江的另一座大山———玉龙雪山渐行渐远。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穿过老君山的原始丛林,在李玉坤等山民们世代聚居的谷地中并流向南。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等476户构成的多民族聚居村分享了这里108平方
期刊
从生产企业到盐业公司手里,食盐每吨的价格从三五百元到2000多元,涨了四五倍。仓储、管理、流通等怎么高出那么多?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盐是生活必需品,可谓百味之首。而食盐业则是目前我国仅剩的两个保持专营体制、按计划统购统销(另一个为烟草业)的行业。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盐业公司和盐务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食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兼有盐业管理行政职能的政
期刊
罩着玻璃壳的马灯,父亲只有浇水的时候才会用。  每次浇水之前,他都要用布头把灯罩擦得锃光发亮,然后给马灯灌满煤油。我小时候以为,给农田浇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其实在兵团,浇水是一件大事,只因为水在石河子的戈壁滩上实在太珍贵。  盐碱滩上,一条玛纳斯河穿过准葛尔盆地,阳光下面,真像银子一样。水库放水下来多在春夏季,融化的雪水和暴雨蓄积的泥水顺着河道,顺着蜘蛛网一样的毛渠,淌进上万亩平敞的农田里。最动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季与新年元旦,出手阔绰的内地豪客在境外显示了他们的实力,掀起奢侈品抢购狂潮。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消费有31%的强劲增长;但反观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年增长率却降至7%左右,为五年来最低。  在刚刚过去的圣诞季与新年元旦,出手阔绰的内地豪客再一次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从购物天堂香港到传统欧洲市场,中国消费者掀起一波波疯狂抢购奢侈品的狂潮。全球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公司去年底发布的《201
期刊
作为国内产品线最丰富的汽车企业之一,一汽丰田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除了依赖于其优质产品与贴心服务,更得益于其对社会公益事业的长期投入与支持,并由此积累下的良好企业公民形象。  扶爱前行,一汽丰田从未停歇。自公司成立以来,一汽丰田就在“安全”、“环保”、“育人”等三个领域坚持不懈地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2012年初,一汽丰田更是依托在企业公民责任方面的践行经验,总结并提炼了切合自身企业的社会贡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