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乡村传统庙会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hao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黄土高原的陇东,是我国周祖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许多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完整地延续和保留,乡村传统庙会,就是其中一道绚丽的民俗文化风景。
  上世纪60年代以前,陇东乡村大都有各自的神庙,庙会的一个基本宗旨就是表示对神的敬仰,同时,借此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文革”中破“四旧”,神庙当然在破除之列,庙会随之被禁绝。改革开放以后,匿迹达20年之久的庙会又悄然兴起,而且更加红火热闹。
  陇东人把举办庙会叫“过会”,是先辈代代流传下来的老传统,是乡村除了过年之外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庙会内容丰富多彩,风味古朴醇厚,极具民间文化意蕴和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归纳起来:一是唱戏,二是敬神,三是会亲,四是“吃嘴”,五是玩耍。
  
  唱戏
  
  
  陇东人酷爱看戏,也爱唱戏。过庙会正是人们过戏瘾的最佳机会。一个地方过庙会,方圆十几里的男女老少蜂拥而至,陇东人俗称“跟会”。此时,黄土路上,黄尘滚滚,人流如织,车水马龙,蔚为大观。在整个庙会期间,庙院(陇东地方话,即演出场所)里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台上唱、念、做、打,台下如痴如醉,那种专注和享受是现今城市剧院里难以见到的。
  庙会正式开始前的头一天晚上,必须唱一场“夜戏”,陇东人叫“挂灯”。“挂灯”的剧目里,必须有一折“神戏”。剧中人物都是各路神仙。挂灯之后,庙会正式开始。陇东紧靠陕西,秦腔是陇东的主打剧种,拥有众多戏迷。而陇东高原的辽阔、雄浑、大气,陇东人的朴实、豪迈、粗犷,陇东文化的古老深厚、悠久,与秦腔的古老、通俗、直白、粗犷、奔放、高昂,极其协调,紧密呼应,相得益彰。这使庙会的戏剧演出气氛别具陇东地域特色和乡土韵味。
  
  敬神
  
  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过庙会,敬神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乡民要选出会长,专门负责敬神的一切事物。各地神庙里,求神的、还愿的、消灾的、治病的络绎不绝,香火昼夜不断,钟罄终日长鸣,鼓乐响彻云天,氛围颇为庄严、神圣。现在,陇东的百姓仍然遵循老习惯,还会在过庙会时在庙里的神像前,焚香烧纸,顶礼膜拜,敬奉布施。其中不乏善男信女,但更多人只是随大流,或者基于一种精神寄托和诉求。不过,敬神时那种唢呐高奏、锣鼓喧天、钟罄和鸣、香烟缭绕的庄严气象,以及香客们的虔诚与肃穆,倒也给人一种心灵暂时的抚慰、安宁和休憩,这不仅为庙会保留了古朴色彩和传统意蕴,而且与当前社会浮躁、喧嚣、迷乱的世相人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会亲
  
  农耕文化使陇东人特别看重人情伦理。平时忙于生计,亲戚朋友难得一见。过庙会时必然团聚一回。按照陇东民间习惯,哪里有庙会,哪里的农家就要把出嫁的女儿、姑姑、姨姨、姥姥等请来看戏,直到庙会结束。还要邀请三朋四友相聚一堂、畅叙友情、共话农桑,或者小酌几杯,或者饱餐一顿。分家单过的儿女与父母日常经济来往有限,但在过庙会时,儿女们一般都会给父母过会的盘缠,或者为老人买新衣服和“吃货”(陇东地方话,“食品”之意),表示子女对老人的一片孝心。从一定意义上说,陇东庙会也是承载陇东人情伦理的一种载体。
  
  “吃嘴”
  
  陇东人把在外面买东西吃叫“吃嘴”。陇东素有“粮仓”之称,因此,具有地方风味的“吃货”种类繁多。过庙会是各种“吃货”的集中荟萃和展示。会场四周,搭有成排成行的彩色帐篷,里面是现做现卖“吃货”的摊位。诸如陇东名吃清汤羊肉泡馍、热油糕、蒸鸡、荞麦凉粉、黏面糕、糖麻花、饸饹面等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至于各种瓜果、饮料、点心、小吃,更是应有尽有,成堆摆放。陇东人崇尚节俭,居家过日子不事铺张,但在过庙会时,则一改以往抠抠掐掐的习惯,慷慨解囊,要给娃娃“吃嘴”的“过会钱”,大人也要一饱口福。长长而又密集的“吃货”摊前,食客云集,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如缕,烹饪声声声入耳,煞是嘈杂热闹。
  
  玩耍
  
  陇东农民劳作苦,面向黄土背朝天,过庙会无疑是农民难得的一次休整。现在,庙会上传统的玩耍项目有打麻将、玩“花花”(打牌)、“啦干场”(说闲话之意)的茶酒摊等。那些面若古铜、头发花白的老者,一边抽着旱烟锅,一边悠闲地打牌、喝茶、饮酒、闲聊。娃娃们拿着大人买来的风车、泥娃娃、气球等玩具,相互追逐嬉闹。青年人出入于会场临时设置的歌厅、舞厅,或者成群结队,或者男女成双,嘻嘻哈哈,招摇过市。另外,各类民间游艺表演,如耍把戏的、耍猴的、耍马戏的、耍武术的、玩博彩的、说嘴卖挡的,也是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解读陇东庙会,好似一架巨大的多棱镜,多侧面折射着陇东的风情、民俗、文化、众生;又像一幅描摹古今的民间画卷,绘写着陇东地方古老的历史与现实;极若一坛百年陈酿,浓缩着陇东深厚的传统与底蕴。
其他文献
【正】 新任教育部长陈至立最近在一次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谈到,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普遍下滑的趋势,究其因,可用三个不足来概括: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开发,新疆已经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但是新疆旅游商品市场的开发水平与内地差距很大,旅游商品的经济带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就新疆旅游商品市场开发中出现的占有率低、效益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发展新疆旅游商品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新疆;旅游商品;市场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
家乡卡补彝寨散落在云贵高原滇中武定乌蒙山余脉那气势磅礴的金沙江南岸崇山峻岭之中,就因川滇茶马古道横穿家乡彝寨境内,才使家乡彝人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彝族是一个勤劳而勇敢的古老民族,男人们一年四季奔波在那条川滇茶马文明古道上。家乡彝寨那巴掌大的天地里酒歌、情歌名扬七山八寨,但更有特色的是在茶马文明古道上传唱的那些古老歌谣。四季奔波在茶马古道上的彝家男人们饱尝着川滇茶马文明古道上酸甜苦辣,自然就能
[摘要]教育部《幼儿品德教育纲要》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提出教师要“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与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其中诚实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诚实教育,让幼儿知道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从小养成诚实的品德,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诚实教育;幼儿教育;
为了分析和评估GIS中盘式绝缘子内气隙缺陷局部放电的危害程度,提高局部放电检测水平,试验设计了绝缘子内单一气隙模型.用超高频法对局部放电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气隙放电起始
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继承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精神,是抢救古镇文化遗产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于黄河沿岸古镇碛口进行实地考察,从中国建筑艺术精神及艺术传承的角度
前不久,敦煌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敦煌玉门关西南约60多公里处新发现一汉代烽燧遗址,因当地老百姓称其为“一棵树”,故称之为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当地文物部门立即对其进
【正】 近年来,我们紧紧把握农村成人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认真学习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开展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
[摘要]本文从公文本身所具有的美谈起,进一步说明公文应该追求语言美,要“根据美的规律创造美”。在对现代公文语言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突出实用性、重视格式和挖掘语言美三个方面,说明了应该如何追求公文的语言美,提出公文美应该是实用与审美和谐统一的美。  [关键词]公文;审美活动;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2-0070-02    一提
针对深水高桩码头的纵梁结构形式进行了拓扑优化计算.首先针对在400 kN/m均布荷载作用、不同矢跨比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拓扑优化计算;并对优化计算结果中的小矢跨比模型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