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法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多西他赛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来源 :分析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多西他赛(D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了7种辅酶对HSA及DT-HSA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DT对HSA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且伴随非辐射能量的转移,二者通过疏水力、氢键和范德华力共同作用形成1∶1的配合物。HSA的主要结合位点为亚螺旋域ⅡA siteⅠ,离色氨酸残基更近,几乎不存在药物协同性。随着DT与HSA反应进行,HSA的二级结构α-螺旋含量减少,肽键伸展,疏水基团裸露,构象发生变化。7种辅酶对HSA荧光
其他文献
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Au NPs@rGO),并将其应用于构建具有高灵敏度的黄芩苷电化学传感器。由于rGO大的比表面积和Au NPs良好的导电能力,两者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黄芩苷的电化学响应。采用扫描电镜及电化学方法对修饰电极及黄芩苷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优化条件下,其差分脉冲伏安峰电流与黄芩苷浓度在0.05~1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低至0.01μ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中药制剂中黄芩苷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对于填海区密实度检测,常用的方法是标准贯入实验,该方法成本高、时间长.以福建石狮填海区密实度检测为例,采用地质雷达与微动探测2种物探方法进行检测,前者能定性检测出密实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中As、Pb、Cd、Hg、Co、V、Ni、Pd和Cr 9种杂质元素含量。采用整颗胶囊微波消解,无需研磨或其它处理。以74Ge、115In、209Bi为内标,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种杂质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85.54%~119.01%之间;定量限远小于ICH Q3D规定限量值。该方法重复性和精密度良好,且简单、便捷、准确。
本实验采用柠檬酸铵为碳源和氮源,乙二胺为掺氮剂,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高量子产率的氮掺杂荧光碳点。研究了不同的水热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配比对碳点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水热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 h,柠檬酸铵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例为2.6∶1时,合成碳点荧光强度最高,其最大发射峰在446 nm。同时考察了合成碳点在pH和紫外光照射下的稳定性。以硫酸奎宁作为标准荧光参照,测定并计算了合成的氮掺杂荧光碳点的量子产率,发现在最大激发波长360 nm下,碳点的荧光量子产率达到0.63。与文献相比,合成碳点的荧
为确定惩香错地区拿布隆措拉岩体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对石英二长岩和角闪二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SiO2含量为56.56%~63.9%、Al2O3含量为15.26
本研究以传统乐器古筝为原型,系统比较了两种综合运用光学触控传感设备及物理反馈组件、智能硬件设备以及配套开发交互程序的新媒体乐器设计模式,建立了一种有效可行的面向新媒体光感乐器的设计框架,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新媒体乐器装置——“交互式光感电子古筝”.该装置拓展了传统乐器的表现形式与应用领域,实现了将激光演奏信号直接转变为MIDI信息的转换方式及后续装置设计,为新媒体乐器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建立了毛发中15种毒品及其代谢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确证与内标定量分析方法。向洗净的毛发样品中加入甲醇研磨提取,研磨液经过滤后,以5 mmol/L NH 4Ac-0.1%甲酸水溶液及甲醇作为流动相,经Phenomenex Kinetex Biphenyl色谱柱(100 mm×3.0 mm,2.6μm)分离,采用分段多反应监测(sMRM)-信息依赖性采集(IDA)-增强离子扫描(EPI)模式,结合EPI谱库检索确证定性结果,运用内标法定量分析。毛发中15种毒品及代谢物在0.
本文提出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阻塞性呼吸暂停和中枢性呼吸暂停所致的鼾声进行分类,并提出了鼾声的完整上气道冲激响应特征,设计了1维卷积神经网络对这两种鼾声做了分类处理和识
在不同类型醇溶剂中,通过改进Stöber法合成了三种不同粒径的荧光纳米SiO2颗粒,并将其应用于磷脂巨型囊泡的成像。荧光光谱法检测数据显示,荧光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对荧光强度影响巨大,纳米颗粒粒径越小的荧光强度及存储稳定性越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及光漂白实验证实,所合成的荧光纳米SiO2颗粒具有较佳的荧光稳定性。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类荧光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实现磷脂巨型囊泡的成像,成像原理应该是磷脂巨型囊泡将荧光纳米颗粒包覆于内腔中,囊泡内
以福建光泽的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地质角度以及从土壤质量内涵出发,将农业地质调查成果中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与土壤肥力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等相关数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