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孕育成了问题?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殖健康:两个年龄,两种态度
  
  从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生殖健康被如此忽视,又被如此重视。在医院,脸上洋溢着无所谓表情而稚气未脱的流产少女,总是跟满脸愁容排队等着看不孕门诊的成熟女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世界真是不平等,当求子若渴的女子对那些做人流手术少女投来嫉羡眼光时,年轻的少女们则浑然不觉她们正在做什么。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若干年后,少女有可能站在求孕者的行列当中。
  下个月,左青准备去做试管婴儿了,这是她最后的办法。在此之前,左青从来没有想过她会有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她好像还挺能生的:22岁,第一次为一场不懂事的爱情做了人流;24岁,不小心做了人家的第三者,怀了孩子,又不能要;28岁,终于嫁给了她爱他,他也爱她的男人。结婚两年后,二人几乎逮着机会就“促生产”,但左青的“土壤”——她的子宫已经像一块土地一样,贫瘠得没法“种植”—个孩子。
  有调查显示,1/3以上的不孕女性,在婚前或婚后都曾有过不当人流的经历。现在,药物人流、无痛人流等越来越简单方便,痛苦越来越小的中止妊娠的方式,让许多女性失去了对做人流手术的恐惧,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并且产生了很大的误解——怀孕方便,流产也方便,想生随时生好了。而事实上,人工流产绝非安全,很有可能造成盆腔炎、输卵管发炎堵塞及子宫内膜变薄,这些都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因素。
  
  生活压力:生孩子被过度规划
  
  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段是23~30岁,最迟不应超过35岁。可如今,24岁还在读硕士、27岁正在读博士,30岁还在为稳定工作发愁的大有人在。35岁之前,是大多数人为职场打拼的阶段,年轻时一心想着把事业做出来,等经济条件好一点再要孩子的想法是很普遍的。可是我们身体仍然遵循着古老的生命规律,无论是医生还是我们自己都得承认,身体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就一直保持它旺盛的生育能力,年龄越大,我们面临的生育难度和生育危险也越大。
  叶丽结婚并不晚,26岁就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可当时她和老公同是北漂一族,没有房、没有车,甚至连工作都不是很稳定。为了不让孩子跟着他们一起“漂”,有两次怀孕,都用药物流掉了。当时,叶丽几乎没感到什么痛苦,并且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对孩子负责。32岁那年,叶丽小俩口终于在几年的打拼下,买了一幢北京郊区的房子,两人的事业也都稳定下来,要孩子的时机到了。可是“奋斗”了两年,一直没能怀上宝宝。叶丽开始怀疑,当初自己为了生活、事业放弃要孩子,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她是否应该在26岁的时候就解决好生育问题,然后再打拼事业呢?
  
  心理压力:做母亲是天职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女性,以前坚决不要孩子,而当他们改变主意时,要孩子便成了她们最重要的事。这些知识女性在准备要孩子的时候,会使用试纸测,或直接到医院做B超监测排卵情况,以求一举中的。这些做法真的很难说是使怀孕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包括用某些方法计算胎儿性别,生辰运势,或来自父母公婆以及周围社会关系的催促,都会造成心理期待过强。
  还有一些女性,本来要不要孩子无所谓,一旦被宣布不孕不育,就非要不可。
  王莉和老公都爱玩,结婚数年,两人从没有要孩子的计划,祖国的大好河山却被他们跑了个遍。要个孩子就要对他负责,要用半生的努力为其奋斗,还要被绑住手脚,为孩子的点点滴滴操心,王莉夫妇没有这样的勇气,至少他们还没有准备好。33岁那年,王莉的表妹生了个可爱的“小公主”,看着粉粉嫩嫩的小婴儿,王莉的心痒了——要不我也要一个孩子?而就在那年,她被诊断为卵巢早衰,她的“土壤”已经不能接受一颗叫做“孩子”的种子。被宣判为不孕不育,无异于要承认和接受自己女性重要功能的丧失,如同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缺失感,这伤及到了女性生命的价值,王莉的内心平衡被打破了,她不能接受这个不完整的自己。
  关于要孩子的种种心理期待及负性情绪反映在女性身上,会形成很强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通过心身调节机制影响内分泌的改变,使本来很自然的受孕过程变得愈加困难。
  
  后记
  
  我们无比热爱的小生命的起源,曾经被我们描绘得很自然,也很诗意:从千军万马中冲刺而出的那只最勇敢、速度最快的精子,和一只美丽的卵子相遇,它们相爱,结合成为种子,然后一起住在一个深深的水波荡漾的宫殿里,像精灵一样成长,10个月之后瓜熟蒂落。而当生育变成一桩需要“努力”去完成的重大任务,这其中的一切,就变得不再自然,不再诗意。
  其实生育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当我们破坏性的挥霍了这种天赋能力,或是在它之上加了太多的人为的砝码之后,它就不再自然。中医讲天人相应,人单方面是不能决定所有事情的,所以要孩子,还要顺其自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在各级教学单位中逐步实施,高中作为义务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而数学作为我国高中生的三大必修主课之一,在高考中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叶开是教育“盗火者”里的逍遥派,有老顽童的可爱,有汪洋恣肆的想象。他的语文世界里,想象力是翅膀,中外名著出入无碍,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信手拈来。他是语文教育的闯入者,没有学院派教育专家的条条框框,没有一线教师升学压力的束缚,他有更宽广的视野。现当代博士的学术素养和小说创作的身体力行,足以使得他看的更远。  和许多针砭时弊的教育评论家不同的是,叶开温和地走入教育的凉夜。不仅仅是破坏和批判,还有建设。既
期刊
一些发人深醒的情景rn情景一:深夜,俄罗斯远东寂静而近乎荒凉的郊外公路上,一辆中巴匀速而轻盈地行驶着.司机是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专心致志、尽心尽责地沿着路面上画出
传统与现代、农耕与工业、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生产、精神文化心理特质与企业质量管理诉求,这些概念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水火不容。作为经济现象,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二者之间
目的 探讨碱性磷酸酶组化染色在炎症性肠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BCIP/NBT组化染色检测34例克罗恩病(CD组)、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组)及15例非炎症性肠病(NIBD组,包括12例
上海美术学院“上美讲堂”去年底曾邀请国内美术教育界十位名家展开“美术教育大家谈”活动。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先后举办二十多组学术讲座、学术工作营、学术论辩会等活动,邀请20余位美术和设计教育界人士从绘画历史、造型艺术、美术与社会发展、美术馆展览和现代设计等诸多方面开展主题分享活动,以多元并开放的方式展开交流与对话。  中国美术史学家、知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当时做客“上美讲堂”,在讲座中分享了他对当前世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90周年,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企业在不断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员工;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近年来,虽然企业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取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