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表达能力 提升 有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86-01
  语言表达是说话技巧与表达艺术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是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关键词的品味、修辞手法的赏析、谋篇布局的揣摩,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品味关键词,感受遣词造句的巧妙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材料都由编者精心编排,这些文本在应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值得学生们学习。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对于文章主题的表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其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妙用,这对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提升大有裨益。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学会查“无字字典”》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无字字典”。学生认为,字典是我们查生字时会用到的工具书,而无字字典就是不用查字典,只要结合周围的环境或者突发状况对某个词语做出注解,就像文中的爸爸所说,“烈日当空,庄稼都晒蔫了”就是对“骄阳似火”的准确注解。学生有了初步感知以后,笔者又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你面对什么样的情景不用查字典就会想起某个词语呢?”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说:“暑假的一天,雨下得特别大,像有人从天上往下倒似的,这不就是对‘大雨倾盆’的最好解释吗?”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争相发言,在语言表达中不仅仅是收获了一两个词语,对文中关键词句的表达技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赋予了课堂教学不一样的精彩。
  二、赏析特殊句,渗透修辞手法的妙用
  修辞手法的妙用是增强表达效果、展现语言魅力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美语句、篇章大都恰当地运用了修辞手法,值得重点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特殊语句修辞手法的妙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仔细阅读文中的句子“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哗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教师的点拨提示下,学生发现这些句子主要写了豆荚、高粱的样子。学生回答完毕以后,笔者继续追问道:“再仔细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你们会仿照这样的句子描写自己所熟悉的一种景物吗?”学生重新品读句子,体会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仿照句式说一两句话,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其表达技巧自然有所提升。
  三、反思结尾处,习得布局谋篇的技巧
  学生习得语言表达技巧也是在思考中积累的过程。在语文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回顾与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可以归纳课文中语言表达的特点,总结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的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技巧的应用。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九寨沟》一课时,笔者在课堂结尾处是这样教学的:“昨天我们一起到了济南的泉城,欣赏了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等美景。今天,我们又一起游览了九寨沟,欣赏了九寨沟的美丽风光。请大家想一下,同样是写景,这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对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反思对比,总结出《泉城》按照先总写,然后以并列写的形式对景点逐个描写的方法;而《九寨沟》则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一处景点转移到另一处景点进行描写。同样是描写景物,但由于布局谋篇方式的不同,文章的表达效果也就不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就同类文章进行反思,这样学生对写景文的表达技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习得布局谋篇的表达技巧,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深化所学知识,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契机,精心选择教学切入点,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促使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提升。(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磷酸西格列汀(SITA)联合二甲双胍(ME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3个中文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等
作者简介:方兴东,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博客教父”,博客网创始人,WEB2.0倡导者,互联网实验室、博客网(blogchina)和义乌全球网共同创始人兼董事长,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锐青年”、“ 2005十大精英人物”之一。著作有《21世纪的书》、《IT史记》、《博客》、《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等20部。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李太白酒后下蛮书,李清照醉酒寄愁怀,酒是文人的魂。武松酒后打猛
社群是一种情感性的团体,是广大群众从事文化娱乐和工作生活的载体。常州有多种多样的社群,它们对常州城市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通过社群的自身建设和政府对社
【关键词】中小学生 厌学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09-02  中小学生厌学数学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及一些贫困山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数学厌学现象表现在学生身上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没
由于孔子哲学"礼"与"仁"的关系有紧张的一面,使分别建立在"礼"与"仁"基础上的师生平等与师道尊严看似形成了一对矛盾。事实上,当我们站在"道"的层面,从"有道之世"的思维和方
【关键词】插图 语文教材 课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76-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不仅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中的插图能够开阔学
【摘要】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对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微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钠氯气微型实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B-0077-02    人教版《化学实验》(选修6)课题二的主题是追求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故而在实验1-2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中,选用玻璃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