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云杉针叶总RNA提取方法

来源 :分子植物育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杉(Picea)是一种重要的绿化和用材树种。根据云杉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改良的云杉RNA提取方法即SDS酚-LiCl法,以不同种云杉(青杄,白杄和红皮)的针叶为试验材料,采用TRIzol法、CTAB法、改进的SDS酚法和SDS酚-LiCl法提取RNA,并进行了质量验证。结果表明:TRIzol法不能提取云杉针叶总RNA;CTAB法和改进的SDS酚法提取的RNA质量少,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糖、多酚和DNA污染。SDS酚-LiCl法适当增加了提取液中SDS、PVP以及β-巯基乙醇的浓度,结合酸性条件、高盐溶液(3 mol/L NaAc)和LiCl等减少DNA、多糖污染的步骤,最终提取的RNA质量好、得率高。进一步反转录后,利用特异引物进行扩增验证,发现扩增的片段条带清晰,得率高,片段大小符合预期。研究结果表明,SDS酚-LiCl法可以较好的提取云杉RNA并进行后续的基因表达及转录组研究,为推动云杉在转录水平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CPI指数自2007年3月突破3%国际警戒线后,一路持续走高,7月更是突破5%大关。CPI指数的高启引发了国内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普遍讨论和担心。CPI作为一个衡量消费者物价
一直以来,翻译界都有归化译法与异化译法孰优孰劣的争论。其实,在跨文化视野下,两种译法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究竟选择哪一种策略,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二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
20世纪美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分析美学一直是其主流。艺术的定义问题贯穿整个20世纪美国美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今天仍然是美国学界最热烈争论的核心问题。虽然
化学观念是当化学事实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遗忘后,在学生头脑中留存的基本的概括性认识,化学主要观念的建构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从科学主题出发,阐释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主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也越来越受到许多大中城市小学学校的重视,但在城镇小学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却并不理想。只有充分认
通过对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数学第26题的解法探究、解法回顾与思考,启示教师要善于以基本问题为载体,拓展综合,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策略、基本的数学思想、基本的数学活动
阐述了竞争情报与预警具有的一定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提出预警机制可以在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内实现。对预警机制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竞争情报常用的3种方法——
<正>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思维按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其中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
会计要素的界定科学与否,关系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正确性和操作的准确性,会计要素的界定严格与否说明会计水平的高低。但是各国由于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对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