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师同伴互助的“亚状态”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oyu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同伴互助存在着“亚状态”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拉郎配组合:快速解体。类似“包办婚姻”——嫁你没商量。可以说,是一种“没恋爱就要结婚”的强权教研互助。其结果是,来得快离得更快,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不欢而散。二是默认式组合:冷暖自知。类似“介绍婚姻”——凑合着过。经上级介绍和指派,同学科组是最常见的形式。大家既是同行又是同学科,可谓“抬头不见低头见”,于是教研中“磨道式”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是统一一下进度,说明一下课时安排,谈谈教学方法,交换一下试卷,然后一拍而散。在一线,它被形象地概括为“4个半小时”现象,即赶路半小时,聊天半小时,教研半小时,回家半小时。三是自由式组合:痛并快乐。类似“自由婚姻”——你情我愿。教师由自己自由搭配和自主组合。由于每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教学风格、教学实践和人生体验,教研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阵痛:缺乏领头羊,谁也打不了“通关”,大伙都是“菜地里的萝卜——个个是头”,有时也存在各扫学科门前雪的现象。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合作精神能够得到彰显和贯彻。
  针对上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同伴互助存在的“亚状态”问题,寻求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路径就成为解决问题症结的关键。管理大师彼德·圣吉有言:“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其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要快。”因而,提升教师同伴互助的有效性,致力于有效教师研究团队的打造,无疑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
  一是要有共同的研究意向。古语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研究伙伴的选择首先要有共同的研究志趣,共同面临的教学问题,共同的研究需求和渴望,唯有如此,才能携手同心,通力合作,将教学研讨引向深入。二是要有宽松的研究氛围。同伴教师要有“我虽然不能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愿意用生命来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的宽容与大度。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各自的教学自由和教学责任,做到平等交流,相互倾听,互补互益,坚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研讨取向。三是要有互助的研究机制。要有领头羊。领头者要具备比较扎实的教学实践底子和教育理论的根基,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有研讨计划。包括在什么时间、在哪里、研讨的主题和目标及内容、背景材料的准备、发起人等。要有简要的规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研究团队必须拟定所有成员都认同的章程,以便明确教学研讨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同伴互助的团队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四是要有综合的研究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研究共同体”的人员构建上,要打破传统同学科教研那种囿于单一的学科背景,狭隘的门户观念,有限的研讨视域的“清一色”现状,建立由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层次、不同学习背景、不同教龄阶段教师组成的异质教研团队。
  (本栏责编 再 澜)
其他文献
土地之于农民,几乎涵盖了其一切赖以生存的希望和资本,农民失地又失业已成为一些地方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难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缺乏创造能力的人。自学能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获得知识的多少和取得成就的大小。语文的自学能力靠什么养成?怎样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养成需要多种条件,其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开动脑筋预习。下面就从预习这个角度,谈谈指导学生自学的一些方法。  一、让学生掌握一般性预习:“六步预习法”  面对一篇篇课文,从哪里着手预习?有哪些步骤?就单篇课
针对传统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中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功率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电源能量模糊控制分配系统。该系统设计上通过针对蓄电池的内阻随温度变化和超级电容的本身的
由于排队系统动态逻辑的缺乏及其不足的行为分析能力,为此引入了颜色网。为了解决较大型的模型及逻辑复杂的建模问题,进而要在标准的排队系统里引入合理的顶层CPN架构模型,通
香菇、银耳、金银花是中外医疗保健界公认的健康食品,由于它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而备受青睐.现代科学证明,香菇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多种医疗保健作用.银耳与人
云和县辖4街道、3镇3乡(其中两个畲族乡),16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180人。2013年被列入全国首批扶贫改革重点县,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
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总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学到体育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技能。但是,有一次在和学生谈话中,一名学生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她说:“体育课真没劲,翻来覆去就是跑跑练练。”如果学生都觉得没劲,又何谈提高教学质量呢?  通过反复的思考,我认为应当引入“快乐体育”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进体育教学,切实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一、“快乐体育”的教学特点  “快乐体育”是构建充满挑战性的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设计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其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笔者以几何教学为例,简单谈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主体参与,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