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区工程选址手册》介绍

来源 :工程勘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54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区工程选址手册》介绍《地震区工程选址手册》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地震区工程选址问题,收集了国内外现有的。观测、计算以及实验成果,是一本适用性很强的参考工具书。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主要工作内容与法则,地震地面运动,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
其他文献
本文以孕震系统在爆发前夕的外敏性及外力的非线性作用为物理基础,对大气扰动下的地震爆发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不仅给出了近三十余年来整个云南气压场的归一化原则以及四次7级大震前震中附近的气压巨涨落特征,而且还对滇东,滇西北,滇西南等地区分带归纳建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气压发震指标。这些自然共性的揭示,既是对外力效应的认证,也丰富了短临地震预报的科学依据。
期刊
在研究地震危险性时,地震资料的精度和可靠性在研究的时间段内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介绍一种考虑这种差别的地震危险性估计方法,作为应用的一个例子,计算了汾渭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参数,并对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本文讨论了巴基斯坦的地震构造,潜在震源和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确定性和概率性两种方法计算了各发震断层50年内最大可能的地震在卡拉奇和海得拉巴两城市将引起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以及50年内超越概率为14%的等加速度区划图。
期刊
本文分析了1500─1994年间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强弱活跃期相间交替出现,地震轮回内活跃期与一个轮回持续时间之比服从准黄金分割,活跃期具三幕式结构,一个活跃段一般仅有一个主体活动区、1─2个参与活动区等结论。据此分析认为,1977年后中国大陆已进入第四个轮回的相对平静期,并将持续30年左右。
期刊
本文使用滇西地震实验场区近场微震观测中的洱源、脉地、松挂地区的三次微震序列资料,研究了地面运动峰值速度vm与地震矩M0和环境应力τ0的关系,利用vm∝M01/3τ04/3的关系,估算了这三次微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参数τ0值和应力降△σ。结果认为,地面运动峰值速度参数(v·r)是环境应力参数τ0或△σ的函数,且τ0或△σ与地震构造背景及介质状态相关,表现为处于不同构造背景的三次微震群测定的τ0和△σ值存
期刊
本文通过一系列水动力学模型实验,探讨了水位波动信息在含水层中传播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位波动信息在含水层中传播时发生幅度衰减、时间滞后乃至形态变异等复杂现象,其特征同含水介质的类型、波动信息的频率与传播距离等有关。这样的结果,对地下水位映震条件、映震特征与映震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云南孟连西中缅交界发生7.3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5年7月12日05时46分37.1秒,在北纬22.0°、东经99.3°的云南省孟连县西中缅交界缅方一侧发生一次Ms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9公里,微观震中距边界约10公里。这次地震前,该区1...
期刊
云南省地震局防灾研究所成立并举行学术研讨会云南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之一。为了加强地震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云南省地震局于1995年7月成立以谭承业研究员为所长的防灾研究所。研究所将研究重点放在云南的城市地震减灾问题上,以地球科学、现代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管理...
期刊
《地震研究》1995年总目录《地震研究》1995年总目录...
期刊
从描述一幅图象变形程度的独立性参数入手,将图象变形校正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并用单纯搜寻法进行优化参数搜寻.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无需导师和对各种变形校正的通用性.文中给出了对线性变形和双线性变形校正的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