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服务政策演进、协同及文本内容分析

来源 :中国环境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服务作为促进绿色产业专业化、高端化、规范化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业,是保障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依据,全面梳理1986年以来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各类绿色服务政策,从政策演进、政策主体关系、文本类型、政策工具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绿色服务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①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绿色服务政策数量及总力度都越来越大,绿色服务政策的制定已经渡过探索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形成阶段;②政策主体牵涉广泛,部际合作现象明显且合作模式较为固定,整体上部际合作增强但又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③政策类型多种多样,但不同形式的政策文件分布不均,多通知、公告类低效力文件,缺乏高效力文件;④政策客体结构较为完整,但行业分布不平衡;⑤总体上政策工具类型逐渐多样化,但过度重视管理,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三大政策工具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具体表现为重环境,轻供给和需求.本文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部际协调和有效合作,平衡政策工具结构和政策的行业分布,完成绿色服务政策由量到质的升级发展.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拖延与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地区35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拖延与数学学业成就两两显著相关;数学学习拖延在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业成就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基于来自J省各级各类中学1880份针对高中生的问卷调研数据,从高中生的生涯意识、对生涯的了解度、对生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的期望等角度,分析了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得出了高中
已有的一些欺凌事件表明,欺凌现场的第三者“旁观者”行为的积极与否对于欺凌进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行为选择受到“旁观者效应”、道德推脱、共情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当事人关系等因素影响。对此,实现旁观者消极介入行为的转化,应从根源上优化学生的品德结构,并夯实学生介入能力,增强学生介入意愿以及消除学生介入顾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的新特征、新要求,特别是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系统性、复杂性的风险日益聚集,不确定、不稳定、不可见的因素明显增多。“风险”与“机遇”相伴相生,“发展”与“安全”相辅相成。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尤为重要。加强国家安全教
期刊
生态现代化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理念,其核心是以低碳技术创新来减少原材料投入和能源消耗,进而实现兼融现代化与环境保护的“有质量的”经济。该理念虽受到各国的普遍接受,但发达国家主张以市场为导向来刺激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倡议以社会为导向来监管技术创新,导致出现“经济—技术相适应”与“社会—技术相适应”的两种生态现代化理念。通过梳理分析联合国关于低碳技术创新谈判进程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两种理念的对立严重掣肘了低碳技术创新谈判的进程。对此,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可以凭借经济韧性优势以及国内国际双
为化解和防范国家安全风险,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目标,把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8年4月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自此国家安全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校。然而,一些学校在国家安全教育上存在形式单一、渠道狭窄、师资力量不足、覆盖面偏低、参与度不够等问题。维护国家
期刊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广州大学依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时代发展要求、学校状况和定位,确立了“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24字人才目标,构建了全学段、全覆盖、全面发展型育人模式,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广大底色”。
深度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本来状态。但是,当教学简化为记住知识以用于考试时,知识学习就成为与生活相脱离的空转活动,思考力与价值观也渐渐从我们的课堂中抽离出去。种子课,是找回深度学习样式的有效路径。种子课没有套路,没有程序,但有生动的课例。老师们可以在课例的讨论中渐渐掌握种子课的精髓,并将其自如地实现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幸邀请到长期从事教学论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和小学教学一线资深数学老师俞正强校长,结合小学数学的几个典型课例,就种子课如何实现深度学习展开系列笔谈。希望这组“深谈”,能够给关注小学数学学
说明文教学应避免刻板、无趣.《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学,尝试用情境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情境化活动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应用和迁移.这节课,利用情境驱动,体现高远的立意;借助多元
课是有节奏的.课的节奏与内容主题、知识特点不无关系,更与教师对它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有关.有的课,平铺直叙单调乏味,大抵因为教师只把它当成了一项知识的传输工作.有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