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梅毒中医药治疗应重视透邪解毒,防止内陷导致日后严重病变。"菌、毒、炎并治"对吉海氏反应的防治具有针对性。晚期梅毒"治疗矛盾",应重视中医药恢复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作用,将驱梅与保护患者并重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治疗理念。由胡传揆教授发出邀请,以秦伯未为首的多名一流中医专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协作,用地黄饮子治疗,解决了脊髓痨患者闪电痛、共济失调的痛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谱写了梅毒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页华章。中医防梅毒内陷,属于"治未病"的"已病防变"范畴,提出可以目前受到关注的发生血清固定和发展为神经梅毒及其他严重病变作为防范的重点目标。神经梅毒的防范主张借鉴地黄饮子治疗脊髓痨的经验。既往用土茯苓等方剂治疗中可看出一些改善血清反应和血清固定的蛛丝马迹,可作为研究参考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肾癌786-O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姜黄素对肾癌细胞786-O生长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姜黄素对786-O细胞周期的影响;免
<正>荨麻疹,中医称"瘾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类型,主要特指诱因不明且发病时间大于6周的荨麻疹,其病因不明,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缠绵难
目的研究吉祥草中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运用正相、反相、凝胶柱色谱和波谱分析方法对吉祥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以人肾癌786-O细胞作为体外抗
<正>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也很棘手。目前西医主要是以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为主,往往只能解一时之痛苦,特别是对慢性
目的探索总结出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同期对照观察中医辨证配合依巴斯汀递减疗法组(治疗组)与单独依巴斯汀组(对照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且中医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的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地黄饮子联合西替
提出了固熔体合金在枝晶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模型 ,模型由扩散微分方程和溶质守恒方程组成 ,使用Crank Nicholson有限差分法和Trapezoid法则离散控制方程 ,导出了一个计算
芦荟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多样的药理及临床作用。文章根据近10余年的中外文献,介绍了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作用并集中阐述了芦荟在皮肤美容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对近几十年来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历史做了简单的回顾 ,并对镁基储氢材料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将其分为镁基合金材料体系和镁基复合材料体系 ;分别对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储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