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迁移的概念,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迁移规律,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把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合理用于不同的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关键词:迁移;类化;定势;灵活性;应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94-1
  所谓迁移,从学习理论上讲,是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即两个情境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则称为负迁移。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知识、技术的学习,还是技能、态度的形成,无一不受迁移规律的影响和支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正确掌握和合理运用迁移规律,采取卓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排除干扰,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迁移能力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中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学生这一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力型和创造型转变。
  一、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是产生迁移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学得越好,掌握得越扎实,其大脑认知结构观念的储存就越丰富、越牢固,产生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加之各种动作技能之间又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原理,当学生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时,在大脑中可供他们利用的概念就越多,提取的共同要素也越充足。体育教学实践证明,一些学生对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基本技术掌握较好,在球类项目的学习中动作技能形成也快。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由于原有知识与新学动作技术之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产生积极迁移的结果。
  当然,迁移的本质是要分析、概括新旧知识之间本质的联系,如若没有对已有知识的牢固掌握,那么就不可能运用原理、方法去概括新知识的本质性,也无法形成新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积极的学习迁移自然难以产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生对已掌握的动作技术理解水平越高,其积累起来的认知结构概念层次越分明,概括性越强,分析度也越清晰,掌握新动作技能的速度也越快。因为,教学内容中必须要以那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包摄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基础性的内容为教材中心,如基本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等教材。这样,不但可以起到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
  二、改善教与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知识类化能力
  1.在教学内容上要将同类和类似的教材归纳在一起安排,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理解新动作技术时,运用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和技能与之比较,对新旧知识、技术加以辨别,从而产生积极的迁移。
  2.最好是完满结束了先前的学习,比较牢固掌握了动作技术后再转入下一种新动作技术的学习。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理解一种新的动作技术时对新旧知识之间有一种比较、辨别的过程,而这种比较、辨别只有在已学到的动作技术得到强化,并理解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之后,才是清晰有效的。否则,这种辨别易含糊不清,产生混淆和干扰。
  3.对于学生已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这种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愈高,则实现学习新迁移的可能性也就愈大。例如:学习体操的鱼跃前滚翻动作,在掌握前滚翻技术的基础上练习,更利于新技能的形成。因此,在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上,为了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中必须首先将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原则落实在中心位置上,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在不同学习情境中合理运用技术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工作。
  三、克服思维习惯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1.激发学生多对问题进行“辐射思考”。所谓辐射思考,是指对一个问题展开各式各样的、为数众多的思考。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新授动作技术要从侧面或逆向设问题,让学生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而展开迁移的翅膀,让思考之闸打开,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和新的设计不断涌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学生思考时,教师可采用语言暗示和引导的方法,减少学生解决问题的盲目性。当学生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可给学生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启发他们在思考问题时采用更科学的方法。
  2.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要消除思维习惯定势,减少对迁移效果的影响,应加强思维灵活性、随机性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最好要指导学生方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在分析新的动作技术时,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灵活运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学习滑步推铅球动作技术时,教师讲解示范后,要求学生尽快地举出与这个动作技术有关的技术,如掷铁饼、投标枪等技术,说出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学生在教学中经过多次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后,对克服思维方式的固定化、呆板化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合理运用迁移规律,可缩短练习时间,加速教学进程。学生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目的在于将这些知识和技术有效地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体育教学中,学生无论是对知识、技术的学习,还是技能、态度的形成,无一不受迁移规律的影响和支配。我们研究、认识迁移规律,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把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合理用于不同的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其他文献
本知识板块可以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复习第一单元要求同学们能够认识并区分力学中的三种力,即弹力、重力、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摩擦力是中考的重点;第二单元分别介绍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杠杆的应用广泛,题型多样,属于历年中考试卷中的高频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谢晖认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比任何方法都来得实际。在学习实践、创先争优活动中,她带头讲党课,采用身边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