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扩大根治”到“微创根治” 从良药“苦口”到良药“可口”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hao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鉴于癌症易复发及转移的事实,以及错误地认为癌症主要循病灶部位沿淋巴管远处扩散转移,因此“根治性切除手术是癌症尤其是实体瘤有可能治愈的最佳选择”此种认识曾深入人心。不少患者治癌心切,以致就诊时宁可忍受一时之痛,也务求治疗彻底,以防日后复发,纷纷要求医生给予以根治切除,甚至尽管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目前已普遍推广,但仍有某些早期乳腺癌患者极力要求医生予以包括胸肌及腋窝清扫在内的根治手术。
  其实,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癌症是一全身性疾患而非局部性病变,除非在其早期,不然颇难以采用单纯的手术切除加以治愈,于是,癌症的全身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各种有效的化疗药物甚至靶向治疗等新药不断涌现,肿瘤内科学也得到长足发展。与此同时,肿瘤外科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手术原则也从以往的机体最大可忍受度的根治性切除,演变为有利于保证生活质量的最小可治愈性切除。也就是,从以往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向良药“可口”也治病转化。
  20世纪50~60年代,风行一时的各种“扩大根治术”“超根治术”甚至盆腔肿瘤的“半骨盆切除”“半身切除”等早已被淘汰,而被各种改良根治术或微创手术替代。现时的微创手术大致可分为内窥镜下的病变黏膜切除,腹腔镜或胸腔镜下的肿瘤治愈性或姑息性切除,以及较新颖的借助机器人操作的微创手术。
  1.内窥镜下病变黏膜完整切除——术前需精确评估
  内窥镜下的病变黏膜完整切除,较易理解,可以在内镜直视下,沿病变周边的正常黏膜将病灶完整切除,只要切缘无残留癌细胞,局部又无淋巴转移,就可以达到治愈目的,适用于食管、胃、结肠等胃肠道早期癌症。一般只要病变限于黏膜层就不会有淋巴转移,因此,该手术是较安全的。由于创伤小,恢复快,又免除了开胸、剖腹等手术,因此易于被患者接受。该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评估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确认病变的范围,若病变已达黏膜下就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一旦局部病变已有溃疡形成,则很可能已累及黏膜下,仅作黏膜切除就有可能遗留转移淋巴结,造成日后复发的风险。
  为了对其进行精确的评估,医生会建议患者作超声内窥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仅限于黏膜内或已达黏膜下,甚或已累及肌层,以及胃肠道壁外的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当然,如探及淋巴结肿大,也不意味一定是转移,医生会结合肿瘤的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以作更进一步的评估。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评估难以达到绝对准确,但有助医生作治疗方式决策的参考,以防将可治愈的早期病变贻误治疗。
  2.胸、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用于非早期进展性癌存在疑义
  目前正在逐步开展,而患者颇为纠结的是胸、腹腔镜下的肿瘤切除手术。一般对即使有邻近肿瘤的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不论医生或患者均尚易接受此类在腔镜操作下的微创手术。由于通过腔镜的放大效应,可以更好地分辨体内的细致组织结构,有助于医生更好地手术。该类手术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术后的恢复更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因此,手术的近期甚或远期的效果均不亚于开放手术。
  但对非早期的进展性癌,这类微创手术是否优于开放性手术目前尚无定论,少数善于应用胸、腹腔镜手术的医生,认为该手术较开放手术更安全可靠,但多数医生对胸、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能否如开放性手术那样易于作区域淋巴清扫,甚或连同肿瘤瘤灶整块切除存在疑义。这些均有待于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予以证实。最明显的实例是,对进展性胃癌在腹腔镜下施行包括第二站淋巴结在内的根治手术(胃癌标准根治术式),其可行性或安全性目前仍不确定。虽然少数的报告颇受鼓舞,但尚须更多的实践以充实循证医学的依据。但对结直肠癌的手术,由于淋巴结清除较易于胃癌手术,且由于腔镜下可以放大视野而能够进行更加精细的淋巴结清扫,因此,在腔镜下施行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日有所增,渐被人们所接受。
  3.机器人操作的微创手术——让手术“大众化”
  毫无疑问的是,胸、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能根治肿瘤,且是肿瘤外科发展的方向。机器人操作更有可能提高外科医师的技能,并使手术大众化。但是,这种手术技术的改革有一渐变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医生需要严格掌握指征,并选择有条件及有经验的单位逐步推广。作为患者更宜选择有经验的医生施治,以增加成功的概率。
  总之,微创手术的优势正逐渐被大众认识,这促使了肿瘤治疗“从以往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向‘良药可口’也治病”转化。但微创手术不仅有其局限性和禁忌证,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更高。因此,患者应尽可能选择正规医院里技术娴熟的胸、腹腔镜医生切除肿瘤,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其他文献
市民何卿卿的故事:我今年63歲,近5年来爱上了跳舞,身心状态都不错,常常有人夸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其实,十几年前,我曾患过一场大病,与死神擦肩而过。改变心态和穴位按摩是我康复的两大“秘诀”。  那是2007年初,我脑子里长了个瘤,名叫脑膜瘤,害得我走路东倒西歪,连话都说不清楚。在医生建议下,我选择了伽马刀手术,半年后肿瘤复发,我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开颅手术。术前谈话时,医生说手术可能会导
自从去年底上海市公务员戒烟大赛启动以来,我在戒烟门诊陆续接待了几位参赛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李科长。他烟龄不算很长,十年左右,每天吸烟数也不是最多,十支上下。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他一心想把烟戒掉,近两年来戒了不下十次,但均以失败告终。看着他苦恼的表情,我跟他说不要急,先做个量表来评估一下他对烟草的依赖程度。  烟瘾并不大,为何戒不掉  很多吸烟者屡戒屡吸,是因为长期吸烟形成了烟瘾,而罪魁祸首就是烟
声音  钟南山:雾霾伤肺亦伤心  针对最近全国各地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PM2.5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导致肺癌等严重疾病,而且会影响心脏的健康。钟南山引用研究数据称,空气中PM2.5水平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PM2.5可以进入血液,所携带的污染物会造成心脏损害。如何防止雾霾损害心肺健康?钟南山提议:凡是污染指数比较高的天气,就不要到室外运动;实在要出去,就应戴口罩。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发头晕、颈痛、四肢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除年龄增长、椎间盘老化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绝大多数颈椎病是姿势不正确引起的,如长时间用电脑、玩手机,长时间躺着看书、看电视,等等。  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颈椎病患者应适当休息,严重者应卧床休息2~3周。大部分颈椎病患者适合保守治疗,包括药物、牵引、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一些简便、易操作的按摩手法也有助于缓解颈椎不适,大家不妨
大众医学:很多人都知道,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了解的人却并不多。什么是三阴性乳腺癌?这种类型的乳腺癌是不是更凶险?邵志敏:三阴性乳腺癌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目前的治疗手段很有限,患者预后较差。  乳腺癌是个“大家族”,可细分为腔面A、腔面B、Her-2阳性和“三阴性”四个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寒气逆极,足食强身  菜品制作/李纯静(营养师)  菜品设计、点评/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高级营养师 孙丽红  每年1月20日前后为大寒节气。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分解加速,故此时应增加热能,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为主。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
案例1 嫌打胰岛素麻烦,擅自换成口服药  案例: 几个月前,王阿姨因空腹血糖超过12毫摩/升去医院就诊,医生嘱咐她注射胰岛素。打了一段时间胰岛素后,王阿姨的血糖平稳许多。邻居陈先生刚发现糖尿病,服用降糖药西格列汀效果很好。王阿姨嫌每天打针麻烦,且看到自己血糖已经平稳,便去社区医院要求医生给她开西格列汀。服药两周后,王阿姨自觉明显口干、多饮、乏力,检测发现,空腹血糖竟飙升至15毫摩/升。  分析:
临床上,将尿常规中尿蛋白定性实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或显性蛋白尿。一般来说,除生理性蛋白尿(如运动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外,其余蛋白尿都是病理性的,见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病患者,包括肾小球疾病(如广为熟知的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肾血管和小管间质性肾病、尿路疾病(肾盂、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部位的疾病)等。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  “蛋白尿”“肾小球肾炎”等都是西医学的名
大众医学:近日,我们收到读者咨询“电视剧中主角用铁钉扎在苹果里,隔天拔铁钉吃苹果的方式来补铁,靠不靠谱”,虽然乍听之下这种方法不可思议,可出于谨慎的态度,我们还是请教了专家,同时在“大众医学”微信中请“粉丝”亮出自己的观点。谁知,“粉丝”对于补铁方法的疑问,不止这一种。于是,我们将“有争议”的补铁法整理成题,请大家用自己的营养知识答一答,补铁“奇”招,哪家强?  答题结果如下,“铁锅能否补铁”“红
心脏瓣膜是咋回事  人体血液的正常流动有赖于心脏的有力搏动。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发动机”,汇集身体各处回流的血液,然后再通过收缩将血液泵出。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心脏是一个空腔脏器,里面有四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每个人都能感知到自己的心跳,正常人的心跳次数为每分钟60~100次。  我们可以把心脏比作一个坚韧的“橡皮水泵”。当水泵内的血液汇集到一定程度后,“橡皮水泵”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