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儿歌,传唱幼儿成长主旋律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风轻轻吹,宝宝自己睡,闭上小眼睛,眼睛笑微微……”阵阵儿歌声,营造出欢快和谐的六一儿童节。5月28日,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开展了“迎六一 幼儿自主管理儿歌朗诵展示”活动。朗朗上口的儿歌伴随着优美的舞蹈,美妙的歌声,展示了孩子们活泼向上的精神风采。这是自2014年9月大西幼开展的国家级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子课题“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研究以来,将孩子们在自主管理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罗列起来,分为生活、游戏、学习三个方面,老师们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创了40多首源于生活的儿歌。
  源于实际 儿歌贴近孩子生活
  “一二三四五六七,小朋友们上楼梯。你不推,我不挤,一个跟着一个走。”现在,每当孩子们上下楼时都会不自觉地哼着这首诗歌。这是大西幼教师胡仪艳创编的儿歌,源于平时发现很多孩子们上下楼梯经常有你追我赶、推推挤挤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两只鞋宝宝,见面不分手,穿对头靠头,穿错把头扭”、“小图书,真精彩,天天阅读好喜爱,轻轻拿,轻轻放,爱护图书我做到。”这40多首儿歌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孩子们非常喜欢。
  庆“六一”活动现场,孩子们演唱的儿歌让让家长们连连称赞。小班的一位家长充满敬佩地感叹老师们的智慧:“这些有趣的儿歌很实用,易理解,孩子们理解了儿歌,胜过我们家长们的天天念叨,我的孩子以前穿鞋总是穿错,现在,他每次穿鞋时嘴巴里都会哼着这首儿歌,很自然地就分清左右了。”是啊,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不仅落伍,对孩子来说,收效也甚微。大西幼的老师们根据不同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创编的40多首儿歌已汇编成册,有面向全体孩子的,也有适合个别孩子的,一首首趣味横生的儿歌,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伴随着孩子成长的脚步,一起歌唱。
  教学渗透 儿歌引导作用初显
  “老师,我要尿尿,”只见一个小女孩涨红了脸,高高举起了手,未等老师来到她身边,小女孩已经忍不住,只能就地解决了,在家也这样。这是中班的孩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的她,有个爱憋尿的毛病,游戏玩得起劲时,总是憋着不上卫生间,等到实在来不及了,总是出现“尿裤子”的尴尬。
  为了帮助她改掉憋尿的坏习惯,班级老师给她讲了“小花猫爱憋尿”的故事,经常和她一起念“入厕歌”,没想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憋尿了。妈妈高兴地告诉老师:“她在家里经常说不要做爱憋尿的小花猫,看来,儿歌对孩子的影响力挺大的。”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儿歌的作用,教师们将儿歌熟记在心,并适时渗透给他们。如:孩子们游戏结束时候,为了提醒他们将材料整理归类,老师就会念“整理箱”的儿歌,提醒孩子们收放物品要整齐。现在,大西幼的孩子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次游戏活动后,总是自觉地把材料归类整理好;午睡后,孩子们自觉地铺好床单叠好被子;入厕后,孩子们自觉地排队洗手等,有时还会一边整理一边哼着儿歌。自主管理意识,已经渗透到孩子们的心里,引领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
  结合游戏 儿歌伴随孩子成长
  《自主管理儿歌集》对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教育。如:看着孩子们玩“服装店”的游戏,嘉强的妈妈欣喜不已。她说:“以前,小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回家后,就是‘大闹天宫’,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这让她苦恼不已,可这学期我发现他慢慢开始变化了。睡觉前,嘉强会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有时还要帮我们叠衣服,一边叠衣服,一边哼着儿歌,一副很开心的样子。”又如:游戏“玫瑰园房产公司”的建筑工地上,小调皮晨晨和同伴发生了矛盾,他拿着“砖块”一扔,推倒了房子,两人吵了起来,此时,老师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带领他俩一起念“我是小小建筑师”的儿歌,一遍又一遍,终于晨晨认识到是自己的不对,并主动和同伴拥抱和好。
  在国家级“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大西幼既重视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研究,用儿歌来引导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行为,不仅能丰富孩子的语言,还能对他们认知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变被动提醒为自主管理。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了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孩子们快乐成长,教师们快乐收获。
其他文献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一般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中,通过倾听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一系列美的音乐作品,从而获得音乐的审美感知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创造力的审美教育活动。  一、明确欣赏的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时,带有指向性的期望、要求和标准。明确幼儿园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幼儿除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地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而在相处过程中,冲突难免时有发生。  一、常见冲突场景  场景一:区域游戏时,大宝和安安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建筑工地,游戏开始后他们都在专心地搭建自己的房子。不一会大宝哭着跑进来把我拉到建筑工地,地下全是散落的积木,旁边站着闷闷不乐的安安。两个宝贝拉着我的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随着房子的增高,积木也越来越少,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上海的学前教育也走在全国前列,这次学习能有什么新的收获呢?3月29日至4月3日,在方明惠主任的带领下,张芬名园长工作室一行7人,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携一等奖获奖青年教师有效教学现场展示暨上海示范名园现场学习活动”。大家聆听了来自陈伯吹幼儿园方红梅园长及上海市教委教研员特级教师周洪飞的专题讲座,实地参观6所上海市级示范名园,并观摩了由应彩云等名师执
孩子们进入中班,区角也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了,在原有区角的基础上,我们该为孩子们增设哪些区角呢?  捕捉兴趣设区角  外面阳光灿烂,天气晴好!  带孩子们做完操后,我们来到小树林中玩耍。男孩子们钻山洞,女孩子们攀爬,一切都井然有序。成成在地上捡了好多树叶和草根并大喊:“哦,来炒菜啰!”很多孩子立刻被吸引过去,兴致勃勃地玩起了“炒菜”游戏。  看着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用手翻炒着“菜”,我灵机一动,捡起一片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