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情局逼供法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k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4月,在恐怖嫌疑人阿布•祖贝达(“基地”组织重要头目,公认的本•拉登继承人之一),躺在泰国首都曼谷一家医院时,美国高级反恐官员们聚集在中情局总部,就一个紧急的问题举行一系列会议,那就是如何让阿布•祖贝达招供。当时提出了三种建议:一是将他关在堆满死尸的牢房里;二是用裸体女人把他包围起来;三是电击他全身。
  制造气氛
  研究过“基地”组织活动技巧的美国空军退役临床心理学家詹姆斯•米切尔回忆说:“恐惧会使他开口。”
  这名嫌疑人是2002年3月底在巴基斯坦落网的。他在被捕前发生的交火中受伤,在巴基斯坦接受治疗后,被转移到泰国受审。
  中情局组建了一个审讯小组,派往泰国。詹姆斯•米切尔飞往泰国首都曼谷,同行的还有中情局的一位心理学家、两名特工、几位分析人士和包括能够控制阿布•祖贝达的安全人员在内的后勤人员。
  阿布•祖贝达出院后,米切尔开始为审讯他创造条件,也就是其对同事所说的“制造气氛”。
  审讯的最初阶段,阿布•祖贝达被剥去衣服,审讯人员轮流对他进行低强度问话。后来,米切尔增加了内容,包括不让他睡觉,持续用刺耳音乐进行刺激。每次审讯手段升级之后,米切尔都会派一名审讯人员去他的牢房里,仅提出一个要求:“把我想知道的告诉我!”
  米切尔有时也会直接向阿布•祖贝达问话,不过他戴着面具。
  “对阿布•祖贝达的整个审讯计划都是受到中情局的反恐部门审查和管理的。”一位前美国官员说,“中情局总部对每个审讯细节都了如指掌。每个手段使用前都需要征得同意,往来联系极其频繁,有电报,也有即时消息传递。米切尔的所有通信都发给中情局反恐中心。”
  产生分歧
  在米切尔接手之初,阿布•祖贝达一问三不知。中情局审讯小组降低了他房间里的温度,直到他身体冻得发紫。联邦调查局特工调高了温度,并在审讯手段上与中情局发生摩擦。
  随着越来越多的痛苦施加到阿布•祖贝达身上,负责审讯他的官员之间产生了分歧。中情局的一些成员加入联邦调查局特工行列,要求把审讯手段缓和下来。中情局的心理医生舒马特甚至表示,后悔向该局推荐米切尔。他对司法部调查人员说,米切尔的早期手段是“处于边缘的虐待”。
  米切尔向同事断言,阿布•祖贝达最终会供认不讳,自己在反恐中心有支持者。一名审讯人员后来对司法部调查人员说:“米切尔称,他的审讯手段得到了‘最高层’的批准。”
  在这幢秘密监狱里,对米切尔审讯手段的反对之声达到高峰,参与审讯的人员走了好几个。2002年6月,刚刚从军队退役的约翰•杰森加入审讯小组。
  米切尔和他的伙伴继续对阿布•祖贝达施加压力。审讯人员用毛巾勒住他的脖子,把他朝牢房里的一堵木板墙上撞,还有人打他耳光。阿布•祖贝达被塞在一个棺材形状的木盒子里,被迫蜷缩成一团。木盒里伸手不见五指,空气稀薄。
  酷刑升级
  2002年8月,在“9•11事件”一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情局总部的官员们越来越担心他们从阿布•祖贝达那里套取的情报不够。当审讯人员得出结论,“被榨干的”阿布•祖贝达没有更多东西可以交代时,中情局总部批评他们:“你们太松懈了。”中情局负责人警告说,如果审讯小组放松审讯,“基地”组织再次袭击美国,“这个小组将逃脱不了责任”。
  接着,批准或参与残酷审讯的官员们讨论,不用酷刑,能否从阿布•祖贝达和其他人身上获取重要情报。
  最后,阿布•祖贝达遭受水刑。后来,他对红十字会调查人员说,他的脸上蒙了一块黑布,审讯人员用一个塑料瓶在布上浇水,他感觉自己快被淹死了。
  在水刑的逼供下,阿布•祖贝达供出了一些情报,导致拉姆齐•本•希布在2002年9月11日落网。此人是“9•11事件”劫机者穆罕默德•阿塔领导的汉堡组织与阿富汗“基地”组织领导人之间的主要联络人。
  阿布•祖贝达在四五天内一共遭受83次水刑。米切尔和杰森得出结论,他已经完全崩溃。
  后来,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审查了中情局对阿布•祖贝达的审讯计划。米切尔和杰森被描述成高压手段的积极支持者。但一位前美国官员说,米切尔和杰森也曾拒绝接受中情局总部发出的延长虐囚时间的命令。
  一位前政府高级官员说,在阿布•祖贝达被迫招供后,没有一起重大阴谋被挫败。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使用残酷审讯手段,“无论是单一手段,还是混合手段,都构成虐待”。
  中情局发言人乔治•利特尔则说,残酷审讯向来只占“中情局反恐任务的一小部分”,现在“中情局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过去,而是集中在分析目前的恐怖威胁和挫败恐怖阴谋上面”。
  (摘自《检察风云》2009年第22期)
其他文献
与狼为友  大女儿上学去了,农场里只剩下三岁的小女儿贝基一个人,她非常渴望有个伙伴。我们答应过她,过几天买只小狗做她的宠物。  这天,我正在洗盘子,门“砰”的一声开了,贝基满脸兴奋地冲进来。  “妈妈!”她大叫,“快来看我找到的小狗!我给它喂了两次水,它一定渴坏啦。”我无奈地笑笑,她又让花园里的木马扮演她的狗了吧。  我放下手中的活儿,说:“宝贝儿,带妈妈去看你的小狗。”不等我跟上来,贝基已跑出门
期刊
半夜时分,我睡得正香,大平敲门了。这小子两眼发直,摇摇晃晃,冻得直打哆嗦:“哥们儿,把摩托车钥匙给我,我要回家。”  几个小时前,大平把摩托车锁在我家门前,说要出去喝酒,再三叮嘱我要是他喝多了来要钥匙,千万别给他。  我劝大平找辆出租车回去,他扯着嗓门喊:“都半夜了,你让我上哪儿去找出租车?我家在郊区,回去得半个小时,这么冷的天,你想冻死我?”  这个时候确实找不到出租车,我想了想,说:“兄弟,钥
期刊
晋朝特别流行装,装清高、装文弱、装洒脱、装无欲无求。虽然心里无比向往庙堂,表面上却要做出对当官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虽然拼命想得到什么东西,人家真给他却要做出勉为其难的样子;虽然身体倍儿棒吃吗吗香,走路却非得让人搀扶……  这种装已经成了风气,成了社会主流评价标准,不这样做的人,要么被认为是俗人,要么被认为是傻子。罗友和王述,就是这样的两个傻子。  罗友出身贫寒,曾在大将军桓温门下当宾客,后来因为有
期刊
灾前预感  震惊全球的美国“911”袭击事件发生不久,从灾难中逃出的幸存者中便出现许多离奇的传说。  就在袭击发生前不久,很多幸存者基于不能言说的本能反应,开始改变原来的工作或行动计划。一名女乘客在排队登机时,突然感到胃部剧烈疼痛。她去洗手间,错过这次死亡航班。另一件奇怪的事是:撞向世贸双子楼时,一架飞机9月11日上座率有不同寻常的降低,另外三架在那天被劫持的飞机,所载乘客数量也只有平时的一半。 
期刊
我发现,只有在为数不多的场合,我亮出博士身份才会起点作用,如订飞机票或订戏票,向高级饭店请求保留席位等。但是你们想过没有,除了我以上所讲的这些用处之外,你们花费大量时间接受高等教育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那些教师要你们读书,要你们写文章,做读书笔记和学期论文呢?还有那些小测验、考试和无休止的提问。你们究竟为什么要让自己忍受这场折磨呢?  我想起我小儿子的一次经历。他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十岁时,对电视节目
期刊
路上的年轻人  保持着我当年的姿态  或者行头更年轻些  但我不羡慕他们  我的年轻在不久以前  在深蓝色的天空下,或者  白雾笼罩的清晨  在苦楝花开的高处  我拧亮了一盏灯  和阳光一起照耀着  我知道这是我点亮的一朵火焰  虽然小,但能遂我所愿  照耀着所有我想照耀的地方  所以,我看见年轻人的时候安静着  安静在自己的幸福里  (摘自《诗林》2010年第1期)
期刊
清风长出翅膀,看见的人  被它推送,步伐加快  我从屋子里出来,我的手臂  被衣袖包裹。我开始飞,这棉花的衣袖  藏有羽毛    万物皆有翅膀  藏匿在身体里,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  飞翔  比如蒲公英,那些落叶和纸屑  比如一粒种子,一阵花香。它们的翅膀  不亚于任何一只苍鹰    我也一直坚持在飞。你们不会看见  虽然缓慢,但我这只笨鸟,正以蜗牛的速度  向梦想进发  (摘自《诗刊》2010年第
期刊
蒙哥马利和美国将领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巴顿和布莱德雷都很讨厌蒙哥马利。巴顿评价他是“不可一世的小英国佬”,蒙哥马利则说巴顿是“满嘴脏话的战争狂人”,连有着“儒将”之称的布莱德雷也称蒙哥马利是“彻头彻尾的疯子”。  1942年,蒙哥马利首次与艾森豪威尔见面就批评他抽烟,之后两人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会争论一番。虽然蒙哥马利承认只有艾森豪威尔这样的性格才能够维持盟军间的合作,但他认为,艾氏对于如何打仗一无
期刊
有一段时间,我们天天坐在屋顶上打牌。  因为缺一张黑桃3,我们顺手扯下一片树叶代替,十有八九是二嘎子摸到它。他每次都很懊丧,直敲自己的脑袋。  中秋节,二嘎子帮苍奶奶收玉米,不小心掉进荒废的机井里。  小伙伴们爬到屋顶上去,打牌的时间到了。六个伙伴,剩下五个。缺一张牌可以用树叶代替,缺一个人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家坐在屋顶上抹眼泪。有一个人实在憋不住,大喊:“不玩了,散伙。”  被撕碎的纸
期刊
什么叫混?没理想就叫混,没生活目标就叫混。可你别忘了,很多理想和生活目标都是混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泡过“天鹅酒吧”,《共产党宣言》就是在这个酒吧里酝酿出来的。  借仨胆我也不敢说两位共产先驱是在混。如果马、恩二老整天在家陪媳妇,朝九晚五过日子,共产国际能那么快成立吗?全世界无产者能那么快联合起来吗?  有人劝我,别天一黑就到酒吧去混,多没理想。你小子倒是有理想,准点儿在家陪媳妇。媳妇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