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二语课堂纠错反馈机制研究

来源 :语言文字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聚焦汉语二语课堂不同纠错反馈类型的促学作用,以汉语特殊句式“把”字句为例,采用“前测—实验干预—即时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将学生分为重铸组、提示组和控制组,深入对比重铸和提示这两种纠错反馈机制对汉语二语学习者习得“把”字句的作用.结果表明:提示反馈对“把”字句的促学效果显著优于重铸反馈,说明提示反馈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在输出驱动中重构和验证自己的中介语,更利于促进汉语二语复杂句式的习得.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来完成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
期刊
本文运用参考文献出版年图谱这种新兴的文献计量方法,探究语言政策与规划学科领域的历史参考文献,发现对该学科的起源和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的文献主要来源于语言学与社会学领域
本文对近40年国外跨国语言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1)跨国语言管理研究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跨学科特点鲜明;(2)研究热点涉及全球化、员工双语能力、跨国流动
自己创编教材,让学生用得了课本rn2008年之前,职高使用的专业课教材普遍沿用高校或中专的教材,理论内容偏多偏难,给职高学生上课,按已有的教材去教,课堂显得死气沉沉,甚至会
期刊
高职院校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起方,在引入社会资本时要基于能否深化产教融合、能否提高高职院校育人水平、能否增强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能否创新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等开展考
中文国际传播能力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国际传播历经多年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但中文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综合国力不相匹配的问题仍旧突出,因
本文提出衡量国际语基本特征的加权指标体系并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基础指标,包含人口和地理,分别赋予5%的权重;第二类为扩展指标,包含政治和经济,分别赋予15%的权重;第三类
主谓名素复现是指在现代汉语中,谓语的一部分借用主语的名词性语素,同时该部分指代主语的意义.虽然该现象和嵌偶词、语法冗余以及同指有种种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是一种独立现
文本可读性分析是分级阅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四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为黄金标准语料库,为1478篇课文各标定了44个文本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册数(12级)
本文对我国现行有效的268部法律中的介词“对”“对于”做了全面考察,旨在揭示二者的语用差异及使用规律.考察发现,立法语言中介词“对”的语义多样,当“对”表“关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