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ood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形式。适度的课堂提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提起学习效率。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教师把握不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的问题都是空洞的,或者是没有价值的,无效的提问,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提问才算是有效提问呢?这就引发了我们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提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设置 现状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5-01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就教材方面而言,苏教版教材多数写得较为简略,对于探究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写得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在学生日常学习当中,对于学习和问题的产生、过程和发展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才能够让他们清楚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有什么意义,能够用在哪些方面?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应当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当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要清楚教材给出的哪些是基本的知识概念,哪些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是怎么进行研究的;其次,需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学习的内容是需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的,要明白因为所以的道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最后应该对教学方式有所研究,因为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成果,因此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方式来看,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于问题设置的能力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不能设置一些没有意义的活动,在问题的设置当中,应当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样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现状而言,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提问才能够促进更好的教学,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这样,教师的提问需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逻辑连贯性,学生的思维也更好的跟着教师走。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会根据教师的预期目标进行回答问题,或者不经过思考就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这样对于教学是极为不利的,不能够依靠教师的喜好进行回答问题,而应当在实际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才能够真正学到知识。
  二、数学教学当中问题策略探讨
  1.教师需要认真把握教材
  教师需要认真备课,对于课本的知识点熟悉了解,进行掌握,进而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从实际出发,给学生设置一些合乎情理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向,教学问题,重在问题的质量。教学活动可以围绕学习活动提出,并对提出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取得较大的进步。
  2.关注学生的行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是连贯性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改进,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将现有的需要学习的内容加上去,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識体系,进而促进以后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巩固先前学习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课堂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正确指导,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巩固,让对学生的学习和提问创造出最大的效率。
  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由于孩子们都比较小,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和语言可能理解的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当中常常会伴随着理解不透的现象发生,学生碰到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个个拆开来看,找出具体需要解决问题的条理,一层层的解决,这样能够使学生深层剖析问题,也不至于让他们面临难题的时候困惑和害怕,要求把一些问题化难为简,课堂提问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需要及时的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调整出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采用“追问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当中采取追问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更深层次的看待问题,在以后面临问题的时候,才能够举一反三,在面临问题多样化变化的时候,能够一眼抓住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进行多种思维模式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困境,这样便于教师调整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三、小结
  吴正宪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感受颇深:“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针对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星期和思维,创造出更好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卫东.把握问题设置的度,让学生活动走向深刻[J]. 新课程导学. 2012(28)
其他文献
目的:由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的缺血性心脏病,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发病。细胞性心肌成形术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心肌细胞的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是一种目前
【摘要】所谓创新性思维,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极为新颖高效的思维方式。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实践性、思考性、差异性、抽象性特点,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本文浅谈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训练思维,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说”是学生表达思维的过程。而传统教师“说”的教学模式,违背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原则,改变了“说”的主体对象,从而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说”。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重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8-01  一提到教学中的“说”
【摘要】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效果,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与形象思维,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具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3-01  前言: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不
【摘要】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较于初中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知识点的难度明显加大,知识点的抽象程度也在随之加深,导致了“学困生”的出现。本文将具体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摆脱“学困生”的名头。  【关键词】学困生 高中数学 学习效率 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兴趣 高效 交流 激发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4-01  打造高效課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
【摘要】本文作者围绕新课程理念,从立足生活教数学,学生感到真快乐、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共享资源和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卓越课堂这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数学教学感悟,道出了自己与新课改同成长的深刻经历。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 初中数学 教学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6)04-0139-01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更体会到新课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