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构建探讨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尤为重视。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对于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培养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构建。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生;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一种内在素质,是奋斗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的有机统一,体现在团队成员的理想、价值观、道德标准、工作态度、组织纪律、作风及工作实践的各个方面。其外在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个体的统一性和不可或缺性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有以团队利益和目标为重、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自觉追求,能自愿主动地与团队成员积极协作,为实现团队理想、目标而共同奋斗。对人才的团队精神、与他人协调能力的培养,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
  (一)集体观念淡薄
  一是看问题只从自我出发,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对集体的共同目标缺少深刻认识;二是在处理事情时,忽视他人、集体的利益,不愿为集体的事情操心出力,对集体荣誉漠不關心,致使班级和宿舍的凝聚力不强。
  (二)同学之间不能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包容
  一是过分强调竞争,把金钱物质利益看得过重,不注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二是人际交往中功利性较强,忽视合作,缺少互帮互助的热情;三是人情关系过于淡漠,有时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三)参加集体活动(包括课内外活动)表现不积极
  一是参加学校(含班集体)组织的集体活动不积极,想方设法“溜号”;二是课堂小组讨论不踊跃;三是在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中不活跃等。
  (四)重个人发展轻社会合作倾向蔓延
  大多学生比较注意自主性,张扬个性,喜欢我行我素,习惯于自己奋斗,缺乏与社会、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对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缺乏应有的负责态度。
  二、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实践探索
  现代社会的潮头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因而相互协作的要求也就具有更高的层次。高校作为培养新型专业人才的基地,担当着为社会输血的重任,根据当前的现状,加大团队精神培养的力度刻不容缓。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
  (一)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师资配套建设,信息化使得传统班级模式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的管理模式很多还局限于“学工办→辅导员→行政班级”或者“团委→团总支→团支部”。这种管理模式与当前的时代背景已经不适应了,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根据学生需要、团队需要配置指导教师,而不仅仅是只有优秀的学生干部才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团队训练,应该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团队培训,为学生搭建一些团体合作的平台,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建设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体验到团结协作的重要,那么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就会有所提高。
  (二)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
  团队的领导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一名优秀的领导人物应该具有博大的胸襟、知人善用、识人容人、勇于决断聪明睿智等特质,以利于形成精神上、政策上、组织上的凝聚力,赢得团队干部及成员的尊敬和忠诚。学生干部是校园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干部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团队的精神风貌和向心力。在工作实践中要加强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培养,通过提高学生干部的领导力来带动团队建设。
  (三)加大社团的指导工作
  高校里的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资源组织的相对独立的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实现“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在规范社团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对社团建设的师资投入,每个社团安排专门的辅导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促使师生之间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进行沟通,有利于教师发现人才,引领个性;最重要的是,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学生社团内部志趣感情相同,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进一步锻炼了社团成员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加深了社团成员对团队协作的认识,使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为其塑造更好的社会形象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当前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普遍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少,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弱,只学到书本知识不会理论联系实际,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重视大学期间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团队精神既强调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又强调与人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得以锻炼,并最终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自律和他律能力、动手能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受意志品质、团结合作、成功与失败的考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五)策划团队的互助训练
  当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教师也可针对大学生团队精神欠缺的现状,特别进行团队精神培训。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训是指在学校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老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将大学生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通过策划好的系列游戏活动,以精心设计的情景向团队施加各种压力源,使每个人都能充分体验到紧张与激动、受挫与成功,团队将通过有效沟通、互相鼓舞、共同智慧,创造平时不能实现或不敢想象的目标,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团队以及个人与团队关系的认知程度,达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迎合着信息化发展浪潮。高校要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大学生,团队协作和大局意识是一项基本素质,它将直接决定、关乎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和谐,高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这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白秦湘.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D].吉首大学,2012.
  [2]黄志远.浅谈高职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发展[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1).
  基金项目成果: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JB018。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标在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面临着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要求。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必须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创建适应新教学要求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小学数学新课标对于数学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是以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数学
摘 要:大学教学对于学生的终身体育具有深远意义,在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正确的运动认识。本文将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学的情况分析提高课堂效率的具体方法,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高效教学;策略  引语  健康体育走进高校课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各大高校思考的内容,在这关键的学习时期,作为大学体育教师还需要作出更多的改变,才能推动大学高效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环节。结合编写及使用导学案多年的经验,谈几点感悟。  关键词:导学案;编写;使用  导学案一直是我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的核心,能否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课,能否让每一堂课都体现高效,能否将课改成功地顺利进行下去,关键都在于导学案的编写。数学“导学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文精神教育被广泛应用到当代教育中。在生物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不仅有利于人性教育的不断推进,同时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加强人文精神在生物教学中的影响与渗透,是当前生物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了人文精神在当前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并提出实现生物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的具体实现措施,以期为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人文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厌学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也成为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实施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厌学现象给大学生自身带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也阻碍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因此,处理好大学生状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事。  大学生厌学是目前各高校的普遍情况,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竞
摘 要:在高职教育当中,对学生职业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的教育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就业情况,还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职业不断出现,不仅为我国的高职学生带来了机遇,更为学生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将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物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教学中,就整体而言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学中是一种实质性的进步,同时对人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促使人积极主动的去做一些具有价值性的事情。因此,对于心理学来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将其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性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物
摘 要:大学英语语音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和灵活的网络学习环境,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课下通过微课习得新的语言理论知识,借助手机或者电脑完成自主学习,课上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音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  一、引言  在全球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今社会,英语作为国际性的语言,已经由一种专项技能逐
摘 要:现阶段,为了使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构建和谐社会并使社会主义秉承的共同理想基础坚实,在大学教育内容中,就应该加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梦思想的宣传教育。想要达成此目标,首先就需要对中国梦的内涵与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掌握准确,并且对中国梦培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进行客观分析,深化理论研究,使教育内容严密;其次,要将各类资源整合到一起,使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构设教育平台。 
摘 要:阅读习惯的缺失是制约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以及未来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大力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本文对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习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法;策略分析  著名学者胡适曾经在《中国国文教授》中说道:“薄薄的教科书是为了低能儿所准备的”,这种观念对于如今人们的眼界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