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伦理替代学说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永续农业是澳大利亚的比尔·莫利森所创立的一个可持续农业的学派,是西方替代农业的类型之一,在国际上已产生较大影响。永续农业提出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生态学上合理的,并且经济上可行的农村乃至城市的生活支持系统,其主要特征有:首先以人类活动为中心进行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分区规划和整体设计,然后利用动、植物的固有性质并结合景观和建筑物的自然特性,建立以“食物林”为特色的生物多样性系统,以达到系统的总产量和稳定性最高,并尽量降低人的劳动付出、对自然的干扰和对环境的污染。永续农业与有机农业等其他替代农业类型在通过生物质循环利用来培肥土壤、减少化肥使用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是它更强调对系统的整体设计,强调系统内乔木、灌木以及农田作物的布局,并且在系统创建之初不排斥适当地使用基于化石燃料的小型农机、化肥、技术设备等非生物资源。从永续农业设计的环境伦理来看,永续农业产生的初衷就是要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它强调在设计中以人的需求为本、敬重生命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统一。由此可以认为:永续农业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属于一种倡导关心地球、关爱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替代学派。
  关键词:永续农业,设计,替代农业,生态伦理
  一、永续农业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永续农业 (Permaculture)是由澳大利亚比尔·莫利森(Bill Mollison)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创立的一个属于可持续农业范畴的学派。1974年,他与他的学生大卫·洪格兰合作演绎了可持续农业系统的框架,1978年出版了《永续农业·卷一》,以后又相继出版了多部著作。
  Permaculture是由Permanent(永久)和culture(栽培、文化)两个英文词合成的,所以在译成中文时就有不同的译法,有的译成永续耕作,有的译成永续文化,也有学者认为Permaculture是一个整合的设计体系,因此将其译成“永续设计”,而在台湾则把它音译成“朴门农业”或“朴门永续”。莫利森在其专著《Introduction of Permaculture》中指出, “Permaculture一词不单指永续农业,而且也指永续文化,因为从文化理念上看,我们不能长期生存在一个不可持续的农业基础和土地利用上”;但是从莫利森出版的另一本著作《Permaculture 2: practical design for town and country in Permanent Agriculture》来看,以译为“永续农业”为最贴切。有关莫利森Permaculture的相关著作已经被译成26种文字,其中1991年出版的《Introduction of Permaculture》一书,主要论述了永续农业的概念与设计策略,2009年再版时印刷数达到10 300册。笔者作为一名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出于对可持续文化理念传播的兴趣,与参加过由莫利森直接授课的Permaculture证书培训班的澳洲学者合作,将该书译成了中文《永续农业概论》,并于2014年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
  按照莫利森在《永续农业概论》绪论中的表述,永续农业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生态学上合理的并且经济上可行的农村乃至城市的生活支持系统,该系统利用动、植物的固有性质并结合景观和建筑物的自然特性,能提供自身所需要的东西,不进行过分开发也不产生污染,因此从长远来说是可持续的。根据作者对全书的分析,永续农业是一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作模式而精确设计的食物生产系统,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将系统内的各种要素进行分区规划
  将农场或庄园,乃至整个村庄或社区作为一个整体,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根据人需要作业的频繁程度,进行各个生产要素(即动植物或建筑物)的分区规划。在一般情况下,是以住宅或者村庄等为中心的带状(或同心圆)模式:区域I接近住宅,是最受控制且每天一定要去的地方,如温室、菜园、苗圃、小型动物饲养室在此区域。区域II安排需要经常照料的动植物单元,如小果树、奶牛饲养区等。区域III是主要农牧区,种植农作物、果园、人工林地,肉类动物、圈养牲畜的大牧场和为动物提供草料的大树。区域IV处于半管理半野生状态,主要用于草业和林产品生产。区域V是在土地足够大的条件下,不加人工设计的“野生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野生生物、鸟类和自然的一个走廊。
  在实践中,设计时还需考虑地形、地势条件的适宜性,尤其是在区域中有多个住宅中心时,带状分区结构就要改变成为更加复杂的网状结构。
  (二)以产量和稳定性为目标,建立以多年生植物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系统
  莫利森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生态学知识,有关在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季节适合菜园、果园、农田、草地种植的种类,译著中经常提及的植物有400种之多。永续农业把区域内生物资源的积累当作一种长期的投资,但是这些生物的布局必须经过精心设计。
  首先,在选择生物要素时,必须考虑其需求可由系统内其他要素产生,而其产出能满足多种功能。如选择一种植物并种植在合适的地段,要使其在食物、燃料、动物草料、棚架、防风林、地表覆盖、土壤调节剂、防火阻燃、气候缓冲、侵蚀控制、野生生物栖息等方面发挥至少两种以上功能。
  第二,在配置生物要素时,必须考虑有利于增强系统中要素之间的功能连接和协同。选择那些种间有互利作用又符合系统目标的生物搭配种植,并逐渐发展乔木、灌木和草本结合的多年生植物群落。通过系统中安排有培肥地力、控制病虫害等功能的植物搭配,以及通过动物在农田中轮流共生的“动物拖拉机”模式,减少对机械、化肥、农药的需求。
  第三,人工创造多元化环境,增加生态位。永续农业创造了很多在田间、水域和建筑物中增加边缘效应的模式,从而增加适宜生物种类和各种生物累加的总产量。如所创造的菜园“螺旋立体种植床”,造成上下部、阴阳面不同的光温水小气候条件,在很小面积上就可以满足家庭对数十种香料类蔬菜的需求。   (三)以能量高效利用为核心,进行建筑物与相关要素的整体节能设计
  永续农业强调对于住宅、温室等附属建筑物、小型设施的节能设计,使得阳光、水、风乃至粪肥等能量流出系统以前及时保存并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地方被再利用。
  针对不同气候带的特点,提出了建筑物从地段选择、结构布局、自然(生物质)保温材料选择,到建筑物与其他要素的联系,建筑物如何防止火灾、洪水和飓风等方面的生态设计理念。如住宅与庭院菜园一体、沐浴房与温室一体的结构,结合建筑结构、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的配置,用以协调住宅与植物之间在透光和遮阴、冬天保温和夏季降温之间的矛盾。
  对于区域内小水坝、分流渠、洼沟乃至家庭水藏等小水利设施的设计,以尽可能拦截地表径流为原则,使降水能够充分保留在系统内,并且多次利用。而生活废水则经过油脂分离器过滤等技术用于灌溉菜园。
  (四)以农产品就近供给为目标,建立制度配套的和谐社区系统
  永续农业不满足于仅仅是提供农产品家庭自给自足,而是发展面向整个社区的供需系统。为此,设计了一套郊区以社区为单位包括从产品、土地、信息和财政资源获得的制度和策略。如建立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供需的链接、会员制的农场俱乐部、实物交易制度、用工交换系统、社区废弃物品的回收制度,到区域自我贷款信托、地方经济自主协会,乃至道德信用社等等,以增进社区内的联系和发展。
  把食物生产带回到城市中是永续农业的又一个重要理念。所有城市都有未被合理利用的开放的土地可以用作食物生产区。如过多的公园草坪可以用可食用并具有景观功能的草本植物来取代,工业区附近可以建立由用材林和果树组成的城市林地,社区的公园草地可以种植由灌木和草本混合的食物性植物。永续农业还设计了为城市家庭小空间种植蔬菜乃至小果树的多种种植模式。通过这些策略,将永续农业向多维度和多方向推进。
  二、永续农业与各类替代农业形式的比较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现代常规农业由于大肆使用化肥、农药、大型机械,导致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一些有环保意识的人士开展了各种反常规农业的实践,出现了很多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的形式,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生态农业、免耕农业、自然农法等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水土流失、能源不足等问题,也在研究一些传统农业的替代形式。
  国外替代农业的共同点是以有机肥还田等生物质循环技术来替代化肥而增进土壤肥力,以生物防治等各种生物措施来防治病虫害,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流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这些替代农业形式都存在不足之处,如:英国的免耕农业仅仅是通过一机多用的免耕机进行免少耕作业,这一单项技术无法解决农药用量多的问题;日本福岗正信的自然农法通过稻麦周年循环撒播栽培,不耕地、不施肥、不除草、不用农药,完全排斥现代科学技术,难以被现代人接受;有机农业绝对禁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会造成产量下降,并且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比较,国际上相对比较认可有机农业的提法,于1972年成立了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美国、欧盟等都制定了有机农业法规。至于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生态农业等,由于与有机农业大同小异且规模很小,在欧盟的有机农业法规中都被视为有机农业。
  永续农业在创建之初也吸收了自然农法等的一些做法,由于在原理上与各类替代农业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经常也被视为有机农业。然而永续农业确实有许多区别于有机农业及其他替代农业的显著特点:
  一是在系统设计方面,永续农业强调整体性和区域性统一的分区规划,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设计理念和案例。从大尺度的区段设计和社区规划,到具体的建筑物、菜园、果园、粮田、林地、畜禽和水产养殖,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条件,提出了如何做到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布局,因此永续农业也被称为设计科学。
  二是在系统要素层面,注重系统内的目标生物的多样性,强调建立由乔灌草不同类型要素组成的食物林,从而比单纯的一年生作物节省人力资源,并且具有更加高的生产力、稳定性和系统反馈调节机制。
  三是对待现代科技的态度。永续农业并不排斥适当地使用基于化石燃料的小型农机、化肥、技术设备等非生物资源,但主要是用于系统创建之初,随着系统的逐步演替和多年生作物为主的稳定植物群落的形成,系统内基本上可以通过生物资源来解决培肥土壤、控制杂草、控制虫害等各种问题。
  四是在推广应用方面,注重广泛培训,形成了独特的网络和体系。永续农业研究所从1981年开设永续农业设计证书课程,近20年中有120多个国家的30万名学员毕业,这些学员有的自行设计永续农业系统,有的则作为教师又向学生传播永续农业知识。到2006年6月,互联网上已建立了8 000个网站。
  永续农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在澳大利亚国内及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截至20世纪末,全球已有4 000多个永续农业项目在独立开展,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如德国勃兰登堡州的ZEGG生态村建设项目就是在永续农业理念指导下在一块军事基地上建立起来的,包括分区设计方法、土地生态修复、作物有机种植以及废水生物净化等,最终形成了农产品自给自足、社区内文化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和谐村落社区,曾获得2004年Agenda21奖和2005年GEN-Europe 的Ecovillage Excellence奖。1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是在古巴的实践。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后,古巴的能源与粮食供应、经济发展都遇到了很大危机之时,永续农业适时到首都哈瓦那去传播“城市农业”,在其示范带动下,城市居民纷纷利用屋顶、院落等采用有机和循环方式来种植蔬菜和瓜果乃至饲养家禽。永续农业不仅使古巴各个城镇能够生产50%~100%的蔬菜需求,而且使石油密集型农业转变为有机型农业,由单一型的种植业变为多样化的农业,社区供给得到保障。2   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国外引入了生态农业的名词,逐步掀起了生态农业研究和试点的热潮。但是中国的生态农业允许适量使用化肥和低毒农药,与西方替代农业仍有本质差别。3由于有机农产品出口需求的推动,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业面积也在不断发展中。而永续农业的传入相对较后,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的专家、环保人士在进行研究和实践,如浙江富阳场口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建立了一个由浙江农林大学美国留学生领衔的永续农业实验基地,旨在打造国内第一个食物林;上海市台协2014年成立了永续农业联谊会;广西南宁朴门农牧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个朴门永续农业俱乐部;而法国学者Pascal Depienne的团队将于2015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他中国妻子的老家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两岔河村开设湖南朴门永续设计课程。
  三、永续农业设计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ecology ethics) ,在有些文献中又称环境伦理 (environmental ethics),是指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原则。长期以来,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原则在生态伦理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价值原则指导下的伦理原则将自然排除在外。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不断加剧,尤其是美国作家卡森《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等论著中对资源和环境危机问题的深刻揭露,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得与失,并由此出现了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乃至自然中心主义思潮。但是,几十年来,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在争论不休,并出现了修正、整合或替代上述两种理论的各种学说4,也称其为替代学说。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应当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生态伦理学应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出发点和道德评价的尺度。因此主张生态伦理学应该而且必须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使然,实践使然,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5
  非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为了避免自然生态环境继续被破坏的厄境,主张拓展传统伦理的关怀范围,要求赋予非人类生物以平等的内在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权利。只要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内在价值,那么人类就没有理由不对其加以尊重和保护。1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要点不在于承认非人动物具有权利或内在价值,而在于体认价值的客观性,承认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也是伦理关系,承认超越于人类之上的终极实在的存在,体认人类自身的有限性2。
  替代学说则认为,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立的基础是“生命同根”,作为道德共同体成员的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道德所要保障的是所有成员的利益,但道德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增进人类利益。发展中的生态伦理学需要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冲突、争论中吸收与包容,在保障“人类利益”与“非人类存在物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与方式,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3
  从永续农业的理论到实践来看,永续农业在生态伦理上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属于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替代学派。
  首先,永续农业产生的初衷就是要保护环境。莫利森在《永续农业概论》一书的前言中写道,“直到1950年代,我开始注意到我曾经生活过的系统中很大一部分正在消失。鱼的种类开始要崩溃了,沿海岸线的海带变薄了,森林大片大片开始死亡”,在他抗议现行的政治和工业体系无果后,离开了长期工作的进行野生生物调查和研究的政府科研机构,“我想回来并只带回来有用的东西,这东西容许我们所有人生存并且生物系统也不会大规模地崩塌”。1968年开始他在塔斯曼尼亚大学当教师,到1974年创建了一个基于多年生的树木、灌木、草本和真菌的可持续农业系统的框架,并命名为Permaculture, 到1978又创建了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永续农业研究所,到现在他一直在该研究所向世界各国传播永续农业思想。
  第二,永续农业所提出的理念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莫利森认为,理念是我们在这个行星上生存的道德信念和行为,而永续农业接受三重理念:(1)关心地球,(2)关爱人类,(3)合理分配结余的时间、金钱和物质实现前两项。永续农业的关心地球是指关心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命体及大气和水土环境,而关心地球也意味着必须关爱人类,因为尽管人类在总的生命体系中只占一小部分,但对生命系统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所以,在永续农业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带状分区规划中,完全是根据节省人的劳作时间和提高效率为基本原则的;再例如,以多年生作物去替代一年生作物的农作制度,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人类付出无尽的劳作。
  第三,永续农业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敬重生命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永续农业认可每一个生命体的内在价值,例如,尽管一棵树可能没有商业(工具)价值,但是它具有生物循环、为区域提供O2和吸收CO2,为小型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改良土壤等内在价值。所以永续农业在设计中,从系统的需求及环境条件的适宜性出发来选择动植物要素,再用各种方法创造更多的边缘和生态位以适应更多生物生长需要。通过生物多样性达到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生物措施加快系统的演替,形成生产力和稳定性更高的顶级群落,人类也从中可以收获更多的果实。
  诚然,莫利森在永续农业创建之初也吸收了日本福冈正信的自然农法中师法自然的一些思想和做法,但是两者的理念和信奉哲学是完全相悖的。福冈正信将现代科技和人的智慧视为助纣为虐的工具,让人为它只会让人与自然越来越割裂。而莫利森的永续农业则强调适切的科技运用,以人的智慧去规划符合自然而且能以最小的土地资源来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永续生活,充分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观。
  四、结语
  永续农业作为一种独特的可持续农业体系的生态设计思想,其价值观是人与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其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自然界不竭的日光能来哺育生物,利用生物质循环利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为人类提供多元化的产出。在我国建设生态农业乃至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永续农业的生活哲学、文化理念、环保策略和设计艺术,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作者简介:李萍萍,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朱 凯)
  A Study of Ecological Thought in Permaculture Design: A New Kind of
  Practice of Ecology Ethics
  Li Pingping
  Abstract: Permaculture, one of the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models in western country and a schoo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tup by Bill Mollison in Australia, has produced international effects. Permacultures goal is to create a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al life?supporting system for both countryside and city,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is zoning plan centered on human activities to place all elements; the second is establishment of a bio?diversity system with food?forestry as distinguished features to reach the highest production and stability and to bring down labor forces needed, interference on nature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by making use of the inherent traits of plants and animals and features of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Although permaculture shares common practices with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other alternative agricultures like the use of biomass circle to increase the soil fertility and to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zoning plan of the whole system, stresses the layout of different plants including trees, shrubs and crops with the appropriate use of non?biological resources like fossil?fuel?base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technical equipment especially in the begi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 ethic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permaculture is to reduce the overuse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resources, and to integrate care for people, respect for living things and biodiversity. Therefore, it can be said that permaculture is not anthropocentric nor non?anthropocentric, but rather it is an alternative school of ecological ethics advocating care for the earth, human and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Key words: permaculture;design;alternative agriculture;ecological ethics
其他文献
摘要:千方百计把马克思说成是一个正义论者,并不是对马克思本人的褒奖,而是对马克思的根本性误解,因为正义论的背后都内在隐藏着一个承认私有制具有合法性的陷阱。从休谟和罗尔斯所设定的正义产生的必要条件来看,任何形式的分配正义都是人性自私和财产有限的结果,由此就决定了分配正义的性质始终是为人性自私和私有制辩护的,是以默认人性自私和私有制合理为前提的。马克思毕生精力所追求的终极目的恰恰是彻底否定私有制,因而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的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的“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的伦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质及其蕴含的“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的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
期刊
摘要:钱穆对于中国文化有“天下太平与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文化与自然合一的最高信仰”、“宗教、政治、伦理、艺术、人生一体化的人生观念”的概括,而施韦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钱穆的见解相当一致;这种文化现象启示我们去反身重新认识自身文化传统的优秀价值,以确立对待自身和外国文化的合理立场。  关键词:施韦泽;钱穆;中国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
期刊
摘要:生态学并不构成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认知源泉,环境哲学的真正源头智慧是哲学和环境学。环境哲学构成哲学和环境学的共同实践形态;哲学和环境学却分别为环境哲学提供理解的方式和认知的方式。以理解的方式来审查环境,形成环境本体论,包括环境本原论、环境生成论和环境本质论:环境本原论探讨,必然要发现宇宙创化之野性狂暴创造力与理性约束秩序力的对立统一张力;环境生成论拷问,必然要指向对环境自组织机能的把握;环境
期刊
摘要:工业文明作为西方的现代文明形态,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哲学、科学和制度体系,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学术研究和制度建构,塑造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并形成一些牢不可破的教条,这些教条被当作“神谕”一般不容质疑,作为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起点,构成新的现代世界的迷信。笔者着重展示了五种现代的迷信:一是在哲学研究中盲目追求类似科学的确定性,使哲学科学化、圈子化,偏离了哲学研究的方向,动摇了哲学研究的基础,陷入“
期刊
摘要:“大自然拥有权利”是生态伦理学的核心话语与其合法性的前提条件。约翰·缪尔是人类生态思想史上首次公开提出该命题的环保先知。准确解读与精当把握大自然拥有权利的环保意蕴需对缪尔荒野自然观、国家公园实践观进行全面考察与有序梳理。  关键词:自然权利;自然保存主义;荒野自然观;国家公园实践观;内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2806
期刊
摘 要:依据儿童心理学理论,总结儿童年龄分组的特点及其心理行为特征,并通过调查福州儿童公园不同主题空间儿童活动的情况,分析不同主题空间儿童数量分布和儿童年龄分组分布特点,验证主题空间与对应年龄组儿童心理发展之间的耦合性,包括主题空间对儿童心理考虑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具有创意等方面,提出了儿童公园主题空间创造的优化措施: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分组的心理行为差异性、加强主题空间创意性和成人休憩空间合理融入性。
期刊
摘要:现代消费文化将消费置于人类活动的中心,使得消费不再反映其他的意义和价值,其本身即成为一种文化价值。消费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其存在和扩张的前提是对自然资源的不断扩大的开发利用,并由此产生大量无法分解的废弃物。按照消费文化建立的产业本身亦在损害自然环境。因此,消费文化的扩展,始终伴随着的是环境破坏。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努力,但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改造现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12704  2010年我在墨尔本访学时受邀到老朋友贝安德教授和劳若诗博士家中做客,其间受赠他们二位的新作《理解环境哲学》(Andrew Brennan and Y.S. Lo.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Durham, UK: Acumen Publis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国21世纪示范镇”昆山市淀山湖镇为案例,揭示了中国乡镇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指出以生态理性引领经济理性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的新理念,将科技强镇、文化亮镇、生态立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路径,站在全球前沿高起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是中国乡镇生态文明的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乡镇;生态文明;实践路径;淀山湖镇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