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助学模式探究

来源 :中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ngxis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随着我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解决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教育质量问题已迫在眉睫,成人高等教育在促进成人终身学习、成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确定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将针对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助学模式作一些思考.
其他文献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依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互联网+党建”的角度,研
基于黄河流域陕西段重要生态系统现状提出其保护策略思路,以“一带”、“三屏”、“三区”的总体布局,打造黄河流域陕西段重要生态系统绿色屏障,并重点阐述其主要内容、范围、规模及主攻方向,主要任务包括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等内容,其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林草资源保护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绿色廊道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构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建设新格局。
如果我们否认美的价值,我们能成功地走向一个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吗?  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系列讲座日前在线举办第七讲,美国著名过程美学家、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深教授珊卓以“为什么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此重要”为题,回答了这个疑问。  珊卓教授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没有一个人脱离美而存在,也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在美的范围之外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亦是如此。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但美究
期刊
由于2019年未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对社会造成极大影响,健康景观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关注.良好的公园环境除了美化环境、传承文化和休闲娱乐外,还应起到改善生态
对西安城区7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植物种类及生长势调查,并对其常用园林植物的应用进行多层面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城区常用园林植物有75科104属208种,涉及14个分布区类型,表现出显著的北温带区系性质;植物选种具有20世纪70年代前以乡土植物为主,乔木树种中落叶树占绝对优势,速生树种使用频率较高等特征;2000—2020年共新引进21种园林植物,大多数表现较好,引进植物种数的递增与同期气温、降水的增长趋势显示出明显的一致性。基于调查和分析结果,推荐认为具有潜力的景观植物种类,进一步丰富西安市园林植物的
曲宗贡地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该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白马雪山保护区重点建设的科研、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但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多样性系统调查较少。为了摸清曲宗贡区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情况,2016—2020年,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通过设置固定监测样线、红外线相机监测样点、社区访谈、日常观察等方式对野生动物(鸟类、兽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分布的兽类有5目、13科、24属、2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5种,即滇金丝猴、金钱豹、林麝、马麝(高山麝)、黑麝;鸟类有12目、26科、
美育并非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艺术类教育,而是一门通过美的形式来进化心灵与精神世界的学问,其不仅仅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与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基本行为,提高文
根据烹饪与营养学的实际案例,考察并实践如何在大专院校建立基于“五业联动”原则的职业导向型人才提升模式.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专业知识创造、学术培训和学校合作创业、专业素
基于现状调查数据及高清影像,采用GIS技术获取高山湖泊数据,从面积分布、数量结构、分布区域、分布海拔及受干扰情况等方面研究滇西北高山湖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高山湖泊数量较多,分布密集,共获取高山湖泊1272个,其中有97.7%的湖泊面积小于10.0 hm2,属高山微水体的范畴;迪庆藏族自治州范围内分布数量最多,相对应的金沙江水系分布数量也较多;高山湖泊的分布海拔集中于3200~4700 m范围,其中在海拔4000 m左右分布数量最多,总体上高山湖泊分布于山脊线一带,较大面积的
以“红火球”紫薇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试验,探讨抗褐化措施。结果表明:春季(4月)采集3 cm长腋芽茎段进行预处理后,用75%酒精灭菌10 s,再用0.1%升汞灭菌10 min,其褐化率和污染率最低,培养效果好;最佳抗褐化诱导培养基为1/2 MS+6-BA 0.5 mg/L+NAA 0.1 mg/L+VC 2.0 g/L+L-半胱氨酸1.5 g/L;最佳抗褐化的“一步法”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6-BA 0.5 mg/L+NAA 0.2 mg/L+VC 2.0 g/L+L-半胱氨酸1.5 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