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万欧元欣赏一幅画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莉珊德拉·芒罗是美国收藏家,她历来认为,收藏的目的不是投资,而是消费。她曾这样打比喻:“如果要消费一个东西,哪怕消费100万欧元买一幅画挂在墙上,要比你花2000万欧元买一幅画做投资更有社会意义,因为投资和消费比起来,依然是消费站在高点上,能以此为社会作点贡献,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的终极目标。”
  不久前,芒罗去法国旅游,正赶上巴黎有个藏品拍卖会,作为世界级收藏家,她自然不会错过。在容纳一千多人的拍卖会场,有站席和坐席,这些都属于很糟糕的位子,而对于她这样一位出手阔绰的大收藏家,主办方则将她安置在最前面稍靠右的地方,这是拍卖会场最好的位子,对此安排她已习以为常。
  拍卖开始后,芒罗盯准了法国18世纪女性肖像画家维瑞·勒布伦的一幅画。这幅画是维瑞·勒布伦众多自画像中比较出色的一幅:深色的长裙、华丽的荷叶领,与团绒帽饰构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出画家的庄重、女性的妖娆气质以及她坚强的信念。作这幅画时,维瑞·勒布伦刚满36岁。
  这幅画的起拍价为500万欧元,买家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当报价到1500万欧元时,已有大部分竞价者自动放弃,只剩下芒罗和另一个买家。而芒罗在这时举起2000万欧元的竞价牌,拍卖师在确认无人竞价后一锤定音,芒罗最终成为这幅画的所有者。
  芒罗在办理有关手续时被告知:“这幅画现在归你所有,但是,法国此前颁布了一个新规定,这幅画不能运出法国,也就是说,你在法国本土上如何欣赏它无人干涉,但无论如何不允许带到美国去。”对于这一新规,芒罗事先早已知晓,但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楚。于是,她便去咨询律师。律师对她说:“这件事很容易解决,虽然规定不让你将画带出去,但还有一个规定,只要你捐一笔钱给当地慈善基金会,他们就会买走这幅画,然后再借给你挂在家里,并一直可以挂到你去世的那一天。而在你去世后,基金会则会收回这幅画,所有权自然归他们所有。”
  究竟需要给慈善基金会捐多少钱,芒罗心里没底。律师沉思了一会对她说:“捐款数额没有规定具体上限,我想,你只要捐出100万欧元就完全能够搞定,而这笔钱对你来说算不得什么。”
  既然如此,芒罗也就不再犹豫,慷慨地向当地慈善基金会捐赠了100萬欧元。在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她将画“借”回到美国自己的家,挂在客厅墙上细细欣赏。
  许多人对芒罗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她出了那么多钱买了一幅画,又捐了100万欧元。而这幅画的最终所有权还不归她所有,她简直就是一个大傻瓜。
  芒罗却不这样认为,她说:“能买下这幅画挂在自家客厅的墙上,我很高兴,本来我买的时候就没想将它作为投资。我这样做既是在消费,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做慈善。既然能通过这个途径将我喜欢的画挂在我家,我就能在活着时有了艺术品支撑我的精神世界,等我死后,无论这幅画是捐还是卖,这些都跟我无关,我在生前也根本不会去想这件事,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收藏家的终极目标。”
  (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同事小李和我一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半年前,因为孩子小,他把父母接到城里,一来帮忙照顾孩子,二来可以尽尽孝心。可时间不长,小李就向我诉起苦来。倒不是因为生活上有什么磕绊,而是他父亲太爱“显摆”,经常向小区里刚认识的那些“老哥们儿”炫耀,说自己的儿子在某大机关工作,有什么事尽管找他,为此给小李“揽”了不少事儿。  听了小李的“遭遇”,我不由想起自己。父母跟我在城里住了快一年了,父亲也是个外向的人,在
期刊
有一段时间,母亲在电话中,抱怨老爸迷上了钓鱼,弄得家中鱼满为患。正好我有事回老家,临行给爸买了件雨披。我想象老爸披上这大黄警告色的雨披在河边垂钓,像不像个现代派的“江中蓑笠翁”?  爸爸果然没在家呆着。妈妈惊喜地迎接我。不出半个小时,我发现她的惊喜有点类似于迎回了一只大黄猫:立马下厨给我煮鱼汤,又问我晚餐吃清蒸鱼还是红烧鱼,还说要给我炸上几条小酥鱼儿。  我四处转悠,只看见厨房里、阳台上、卫生间到
期刊
在冬天进风、夏天漏雨的破房子里住了整整三年,还是没能兑现当初在结婚时对妻子许下的要买一台大彩电的诺言。  妻子仍然在给别人打零工,而他,仍然还是蹬着三轮车在城市里卖啤酒,没日没夜。  虽然美丽的希望还在,但按照月渐稀少的那点结余来看,日子似乎比以前更清苦了。  听到同行们谈论开封四胞胎的消息时,他刚送完一车啤酒回来,大汗淋漓。  事情很简单,开封的一对农民夫妻喜获四胞胎,但家庭拮据,无力抚养,满面
期刊
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上山放羊,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胳膊。一个小时后,我匆匆赶到医院,见到了手术后还处于麻醉状态的父亲。  “你爸进手术室前不让我告诉你这件事,害怕你担心,但我忍不住偷偷告訴你了。一会儿你爸醒来了你回避一下,出去打个家常电话……”  我点点头,但我同时看到了同病房的几个人开始窃窃私语。  不一会儿,父亲似乎要醒了,我赶紧走出了病房。  大约10分钟后,我拨通了父亲的手机。  “爸,干什么
期刊
那年春天,我们部队拉到了南疆前线,敌我双方刚刚进行了一场激战。其中103高地的一个班人员伤亡较大,我和几个新兵被派到了103高地。一进入高地,我们就嗅到了战争的气味,阵地上到处都是散落的枪支弹药,还有来不及掩埋的尸体。  接待我们的是老班长王大彪,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一见我们,便一撇嘴,说:“新兵蛋子,来了就先歇着吧,刚接到命令,双方先停火几天。”我们便问班长现在该干什么。“修筑工事,监视敌
期刊
老吴当年还是小吴的时候就有表演天赋。上世纪七十年代,单位里有个业余宣传队演唱样板戏,他就在沙家浜中演郭建光,那一招一式都很有味道。宣傳队解散后,他就当了一名整天与报纸杂志打交道的分发员。不过,一到逢年过节单位里搞晚会,还是少不了他来个京剧清唱或者演个小品。只要老吴一亮相,台下立即就掌声一片,他的老伴儿就是他当年的铁杆忠实观众之一。老吴爱管闲事,路见不平出手相助,也因此少不了被老伴埋怨。  那天,老
期刊
城市的良心在哪儿?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一个城市的良心是下水道。当洪水四溢,城市的下水道,让滔滔之水悄然排淌,城市回归安详。  一个城市,安顿它精神上的良心,到底在哪儿?等我人到中年,似乎又找回了城市失落已久的良心。我和它们,轻轻地碰撞了。我和我的城市,有了亲人的感觉。  在城市的夜里,我回家,常常看见一个在夜风中白发飘飘的老人,正在马路边的垃圾桶里翻捡着散发恶臭的垃圾,一片纸,一个矿泉水瓶子,一个铁
期刊
国外的“负面”教育  英国一所顶级中学推出了一套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考试试题,校方坦言这份试题的难度远超过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声称考生“不可能拿满分”。据称,此法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摆脱完美主义思想,了解“失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德国柏林的一所小学邀请殡仪馆工作人员来课堂上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该校老师称,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
期刊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最讨厌市侩的人,偏偏商人菲利普特别乐于与他交友,还常常主动找上门来游说:“等你有了新发现,不妨先告诉我。由我负责把它转化成财富,这样你我就能一起发大财了。”达尔文一心研究植物,对财富不感兴趣,断然拒绝了这位商人。为了躲避他的纠缠,达尔文一再搬家,可无论搬到哪里,总能被神通广大的菲利普找到。  1843年,达尔文举家搬迁至唐恩镇,镇上的居民几乎家家都种了一种叫三叶草的农作物。那
期刊
那年,她大学毕业去报社实习,领导为她安排工作时,正遇上他去送稿。领导当即指着他说:“这是咱们报社的头牌,你以后就跟着他干。”  她看他,个子不高,微胖,戴一副黑框眼镜,很普通的一个男人。可是他抬眼看她时,眼神中交织着凌厉与温情,敏锐与狡黠,却让她的心瞬间迷乱。  第一次交稿,她站在他面前,内心忐忑。他认真翻看,皱着眉头,表情严肃,沉默着,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她翻眼偷看他的表情,却正迎上他看过来的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