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笑春风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春天,我们部队拉到了南疆前线,敌我双方刚刚进行了一场激战。其中103高地的一个班人员伤亡较大,我和几个新兵被派到了103高地。一进入高地,我们就嗅到了战争的气味,阵地上到处都是散落的枪支弹药,还有来不及掩埋的尸体。
  接待我们的是老班长王大彪,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一见我们,便一撇嘴,说:“新兵蛋子,来了就先歇着吧,刚接到命令,双方先停火几天。”我们便问班长现在该干什么。“修筑工事,监视敌人行动。”
  103高地前方大约500米便是国界,那边也驻扎着敌人的一个班。班长安排我放哨,其他人修筑工事。一连两天,阵地上寂静无声,到了第三天,我正在放哨,突然,敌人方向传来一声枪响。我赶紧拿望远镜观察,班长一下子把我拉到了战壕里,“你不想活了,这是狙击手。”
  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又一声枪响,班长和我都愣了,因为按照常规,狙击手绝不会连开两枪。因为连开两枪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就会成为对方狙击手的目标。那么敌人在干什么?难道是在进攻103高地?这更不可能,枪声稀稀落落,哪里是在战斗。
  班长拿过望远镜,悄悄望去,然后骂道:“兔崽子,玩儿呢!”
  我也悄悄探出头,只见在国界处,有一头受了惊吓的大肥猪正在惊慌地四处乱窜。这头大肥猪也不知是中国老百姓养的,还是对方老百姓养的,估计是跳了猪圈,憨头憨脑地跑到了战场上。密林深处,隐隐约约看见有四五个敌兵拿着枪正在追杀这头大肥猪。
  班长骂道:“就这熊样还跟老子打仗。”
  四五个敌兵“哇哇”叫着,胡乱开着枪,可就是打不中。班长看得手发痒,“老子今儿个让你们开开眼。”
  我们当时用的冲锋枪精确度最大在300米,可那头大肥猪离我们最少也有500米。只见老班长摘了帽子,瞄准目标,一扣扳机,只听“砰”地一声,大肥猪应声倒地。那四五敌兵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呆呆地朝我方阵地上看着。
  班长得意地笑了,“傻了吧。”
  那几个敌兵稍愣了片刻后,可能估计不会有什么危险,才试探着过来把大肥猪抬走了。
  阵地又恢复了平静,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突然在国界处出现了一个敌兵。他手里端着不知什么东西,冲这边儿一直喊。我用望远镜一看,乖乖,热腾腾的一盆猪肉,我赶紧叫来了班长。
  班长用望远镜看了看,这时,那个敌兵身边又多了一个人,手里举着两瓶酒不停地朝这儿晃着。显然,他们是想邀我们一块儿吃肉喝酒,可这是不是个阴谋呢?
  班长观察了一会儿,对我说道:“把火箭筒拿来。”我不知班长要干什么,赶紧拿来火箭筒。班长把火箭筒架好,弹头装上,瞄了瞄,打开了保险,对我说:“你在这儿拿着这火箭筒,我下去会会他们,如果他们想活捉我,你就射击,老子临死也得拉几个垫背的。”
  我都听傻了,“班长,你这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啊!”
  那几个新兵也都劝班长别冒这个险,班长根本听不进去,他整了整军装,纵身跳出了阵地,向国界走去。我紧握火箭筒,心里却乱麻一样。
  还好,班长顺利地来到了那两个敌兵身边,他们一个劲儿地冲班长伸大拇指,还比划着射击的动作。然后,三个人席地而坐,推杯换盏,开怀畅饮。喝到半酣,又下来两三个敌兵,又端著一盆猪肉拿着几瓶酒。班长丝毫不惧他们,一个人跟他们五个人喝,直喝到天近黄昏,竟喝醉了。
  这可怎么办,我急得满头大汗。正在这时,那几个敌兵把班长架起来,放到一个敌兵的背上,向我方阵地走来。到阵地前100米处,他们很识趣地放下了班长,摇摇晃晃地走了。观察四周没有危险,我们赶紧派出去两个人把班长背了回来。
  班长一夜都没醒,我们这些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一夜不敢合眼。第二天,班长酒醒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幸好敌人没有偷袭,一旦偷袭,就凭我们这些新兵蛋子如何应付?
  多少年了,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感叹不已。我总以为上了战场就是跟敌人你死我活地拼杀,却没有想到,战争还可以是这个样子。
  (摘自《新故事》)
其他文献
《民国的角落》  作者:张鸣  红旗出版社  定价:30.00元  【书摘】  “大茶壶”也来做都督  内容简介:《民国的角落》收纳了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辛亥革命
期刊
《自由在高处》  作者:熊培云  新星出版社  定价:30.00元  内容简介: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干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  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  从个体角度探讨身
期刊
《郁闷的中国人》  作者:梁晓声  光明日报出版社  定价:38.00元  【书摘】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内容简介:现代中国人郁闷的历史由来已久,在高奏“经济大国”凯歌的当下,利益博弈中的不同成色的“郁闷”,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  梁晓声用坦率的笔调、睿智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以及中国的社会现状和阶层分析,并从根本上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将此归结
期刊
《北大批判》  作者:薛涌  江苏文艺出版社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总理温家宝深感不安的问题。西方的研究咨询机构也得出结论,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很难招到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印度。  本书从西方大学的起源讲起,结合作者自己在北大、耶鲁受教育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
期刊
《牛奶 谎言与内幕》  作者:(法)苏卡 著;  王怡静  译  苏州大学出版社  定价:24.00元  内容简介:牛奶果然是 “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健康饮食必备食品吗?有关牛奶科学神话是怎么样制造出来的?通过长达5年之久的研究与调查,蒂埃里·苏卡(Thierry Souccar)向读者展示了近70年来,法国乳品业游说团体是怎样将一种边缘性的、不为人所熟知的食品缔造成为现代饮食中不可动摇的支柱
期刊
老李这些天心情有点儿复杂,忧虑、感恩、内疚、迫切……这全是因为他闯的一次车祸。  在上海做快递的安徽人老李在送货的路上撞人了。他本能地立刻下了助动车,把被撞倒的钱先生送进了医院。待钱先生的家人赶到后,留下电话号码,才离开医院赶紧去送货。  晚上得知钱先生因伤势严重要住医院治疗,老李心里越发地忧虑、紧张起来:一是担心钱先生的伤势,二是担心自己赔不起医疗费。怀着忐忑的心情,老李和老婆急忙赶到医院看望钱
期刊
同事小李和我一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半年前,因为孩子小,他把父母接到城里,一来帮忙照顾孩子,二来可以尽尽孝心。可时间不长,小李就向我诉起苦来。倒不是因为生活上有什么磕绊,而是他父亲太爱“显摆”,经常向小区里刚认识的那些“老哥们儿”炫耀,说自己的儿子在某大机关工作,有什么事尽管找他,为此给小李“揽”了不少事儿。  听了小李的“遭遇”,我不由想起自己。父母跟我在城里住了快一年了,父亲也是个外向的人,在
期刊
有一段时间,母亲在电话中,抱怨老爸迷上了钓鱼,弄得家中鱼满为患。正好我有事回老家,临行给爸买了件雨披。我想象老爸披上这大黄警告色的雨披在河边垂钓,像不像个现代派的“江中蓑笠翁”?  爸爸果然没在家呆着。妈妈惊喜地迎接我。不出半个小时,我发现她的惊喜有点类似于迎回了一只大黄猫:立马下厨给我煮鱼汤,又问我晚餐吃清蒸鱼还是红烧鱼,还说要给我炸上几条小酥鱼儿。  我四处转悠,只看见厨房里、阳台上、卫生间到
期刊
在冬天进风、夏天漏雨的破房子里住了整整三年,还是没能兑现当初在结婚时对妻子许下的要买一台大彩电的诺言。  妻子仍然在给别人打零工,而他,仍然还是蹬着三轮车在城市里卖啤酒,没日没夜。  虽然美丽的希望还在,但按照月渐稀少的那点结余来看,日子似乎比以前更清苦了。  听到同行们谈论开封四胞胎的消息时,他刚送完一车啤酒回来,大汗淋漓。  事情很简单,开封的一对农民夫妻喜获四胞胎,但家庭拮据,无力抚养,满面
期刊
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上山放羊,不小心摔断了一条胳膊。一个小时后,我匆匆赶到医院,见到了手术后还处于麻醉状态的父亲。  “你爸进手术室前不让我告诉你这件事,害怕你担心,但我忍不住偷偷告訴你了。一会儿你爸醒来了你回避一下,出去打个家常电话……”  我点点头,但我同时看到了同病房的几个人开始窃窃私语。  不一会儿,父亲似乎要醒了,我赶紧走出了病房。  大约10分钟后,我拨通了父亲的手机。  “爸,干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