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统一会计制度的概念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对统一会计制度的意义和特点的认识,以及对已经形成的统一会计制度的不同看法。
关键词: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工作小企业会计制度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会有所增加,为了适应这些行业会计核算的需要和维护国家会计制度的统一,伴随着《小企业会计制度》出台,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终于尘埃落定。相较于原来的分行业会计制度,无疑统一会计制度体系是一种进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上归会计管理体制,下及单位会计制度或会计工作,在整个会计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客观地讲,统一会计制度在我国影响之深远超乎人们的一般想象,它凝结了全国众多会计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甚至教育了几代会计人员,是我国会计工作的一笔巨大遗产。
1.对统一会计制度的理解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法制定并公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全国会计工作共同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办理会计事务具有约束力。
在我国,会计制度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有关会计工作的制度,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二是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
2.对统一会计制度的认识
现阶段实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管理方式,是同我国现实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模式、会计管理体制、单位会计工作实践相适应的。
2.1 统一会计制度由13个行业会计制度简化为3个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制度改革的进步。最重要的是新的制度体系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原有会计制度体系下,我国企业的会计语言无法与境外的监管机构进行沟通,调整的工作量很大,这不利于我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而简化与方便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则是新制度体系的又一大进步。由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简化为现在的三个企业会计制度,从形式上有一定的简化,便于行业监管,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便于集团公司内部管理,避免由于集团内部执行不同会计制度带来工作量增加。同时,新的会计制度更注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2 由行业会计制度向统一会计制度的转换是中国客观环境变化后的必然。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当时的条件和现在不完全一样,不允许企业做出很多的判断,比如对折旧,准备等。会计与税法的要求基本一致。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另外,当时的会计人员的水平也没有现在这么高,行业与行业之间比较小的分别需要具体地分行业提出来。所以说,在当时,行业会计制度是有它的客观需要的。经过许多年之后,现在中国的会计规则比从前稍微笼统一些,不需要分行业来制定了。另外,由于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行业与行业差别可以由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来自己判断。所以说,企业会计制度体系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很正常的。
2.3 新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操作性比较强。国外只有会计准则,而中国既有准则,又有制度。由于中国地方比较大,会计人员太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一,而准则需要更多的判断。每个人对准则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所以,需要操作性更强的制度作指导。这样的制度更符合现实特点。
3.对统一会计制度的探讨
对于已经形成的统一会计制度,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现在的体系是否比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好用是导致新体系遭到质疑的一个焦点。
虽然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形式上比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大为简化,也大大地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很多人却认为相比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新的制度体系并不实用。
由于我国企业种类繁多,试图用一种或几种会计制度涵盖所有企业是不可能的。作为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只要将会计准则制定并完善就可以了,不应该用一些具体的会计制度来指导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具體会计制度可交给各行业协会去协调。
新会计制度体系主要的缺陷就是还不能照顾到某些行业的特点。金融企业有它的特点,所以有专门的会计制度来规范。其他行业虽然不像金融企业那么特别,但行业与行业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对于特别的业务,如果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来做,一般的会计人员可能做不出来。
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财政部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制定会计核算办法来弥补统一会计制度不能兼顾各行业特点的缺陷。会计核算办法是针对某个特定行业的特点,对企业会计制度做出的补充。现在财政部已经制订了三个会计核算办法,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
然而,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已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以后每个特殊行业都有一套会计核算办法,这与以前的分行业会计制度有什么区别?对于多元化的企业来说,是不是还是要同时执行几个核算办法?那么,会计制度这种形式上的改革到底能有多大的意义?
再比如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制度,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财政部按照企业性质和规模已分别建立《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上几个方面的会计制度都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小企业有执行会计制度的选择权。小企业按规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总之,我国会计制度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进行会计核算,都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已成为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重要规则和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工作小企业会计制度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会有所增加,为了适应这些行业会计核算的需要和维护国家会计制度的统一,伴随着《小企业会计制度》出台,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终于尘埃落定。相较于原来的分行业会计制度,无疑统一会计制度体系是一种进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上归会计管理体制,下及单位会计制度或会计工作,在整个会计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客观地讲,统一会计制度在我国影响之深远超乎人们的一般想象,它凝结了全国众多会计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甚至教育了几代会计人员,是我国会计工作的一笔巨大遗产。
1.对统一会计制度的理解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法制定并公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全国会计工作共同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办理会计事务具有约束力。
在我国,会计制度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有关会计工作的制度,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二是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
2.对统一会计制度的认识
现阶段实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管理方式,是同我国现实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模式、会计管理体制、单位会计工作实践相适应的。
2.1 统一会计制度由13个行业会计制度简化为3个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制度改革的进步。最重要的是新的制度体系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原有会计制度体系下,我国企业的会计语言无法与境外的监管机构进行沟通,调整的工作量很大,这不利于我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而简化与方便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则是新制度体系的又一大进步。由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简化为现在的三个企业会计制度,从形式上有一定的简化,便于行业监管,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便于集团公司内部管理,避免由于集团内部执行不同会计制度带来工作量增加。同时,新的会计制度更注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2 由行业会计制度向统一会计制度的转换是中国客观环境变化后的必然。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当时的条件和现在不完全一样,不允许企业做出很多的判断,比如对折旧,准备等。会计与税法的要求基本一致。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另外,当时的会计人员的水平也没有现在这么高,行业与行业之间比较小的分别需要具体地分行业提出来。所以说,在当时,行业会计制度是有它的客观需要的。经过许多年之后,现在中国的会计规则比从前稍微笼统一些,不需要分行业来制定了。另外,由于会计人员水平的提高,行业与行业差别可以由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来自己判断。所以说,企业会计制度体系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很正常的。
2.3 新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操作性比较强。国外只有会计准则,而中国既有准则,又有制度。由于中国地方比较大,会计人员太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一,而准则需要更多的判断。每个人对准则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所以,需要操作性更强的制度作指导。这样的制度更符合现实特点。
3.对统一会计制度的探讨
对于已经形成的统一会计制度,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现在的体系是否比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好用是导致新体系遭到质疑的一个焦点。
虽然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形式上比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大为简化,也大大地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很多人却认为相比原来的行业会计制度,新的制度体系并不实用。
由于我国企业种类繁多,试图用一种或几种会计制度涵盖所有企业是不可能的。作为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只要将会计准则制定并完善就可以了,不应该用一些具体的会计制度来指导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具體会计制度可交给各行业协会去协调。
新会计制度体系主要的缺陷就是还不能照顾到某些行业的特点。金融企业有它的特点,所以有专门的会计制度来规范。其他行业虽然不像金融企业那么特别,但行业与行业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对于特别的业务,如果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来做,一般的会计人员可能做不出来。
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财政部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制定会计核算办法来弥补统一会计制度不能兼顾各行业特点的缺陷。会计核算办法是针对某个特定行业的特点,对企业会计制度做出的补充。现在财政部已经制订了三个会计核算办法,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
然而,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已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以后每个特殊行业都有一套会计核算办法,这与以前的分行业会计制度有什么区别?对于多元化的企业来说,是不是还是要同时执行几个核算办法?那么,会计制度这种形式上的改革到底能有多大的意义?
再比如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制度,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财政部按照企业性质和规模已分别建立《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上几个方面的会计制度都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小企业有执行会计制度的选择权。小企业按规定可以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总之,我国会计制度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进行会计核算,都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已成为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重要规则和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