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训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trai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学生怕写作文,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尽管语文老师从高一就开始注重对学生写作进行全面的规范的系统的辅导,从“命题作文”的分析到“新材料作文”的讲解,可以说环环缜密、步步精细,但学生依旧对写作畏而不敬,更谈不上热爱。模式化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心灵,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就无法下笔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悟。
  【关键词】语文作文;思维训练
  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某种程度上完全陷入了“技术化”的泥沼,各种“应试作文技巧大全”、“考场写作绝招”充斥市场,甚至一些教辅书籍也在连篇累牍地兜售“考场写作秘笈”,似乎明白了这些“技巧”,学会了这些所谓的“绝招”,考生就能包打天下,就能夺得高分。特别是近年,新材料作文受宠,这些“技巧”、“绝招”更是打着“创新”的幌子,炮制纯属文字游戏的“怪作文”。如此一来,学生为了高分只知胡编内容,只知玩弄技巧,作文没有了真情实感,没有了在阅读基础上的感悟,没有了自己的思维,更没有了思考问题的深度,长此以往,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谈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学会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思考就是学会多向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学会从一个材料、一个发散点、一个信息点出发,不断变换角度,从而引出不同结果,然后从中选取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进而做深入分析。
  例如“手”这个题目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联想,可以发现与“手”相关的内容很多,包括的范围很广,选材可大可小,可纵可横,可实可虚。可写老师的手、爷爷的手、无形的手、罪恶的手,以小见大,或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或反映某种社会现实;可写手的变化,借以写出人世的沧桑变化,写出人生的况味;也可写手拉手、手帮手,体现人间真情,写联手合作,众手聚力,战胜困难完成任务,体现团队精神;还可写手与手的对比、对手的赞颂、与手有关的语言现象,列举并描述一些词语“手段”、“身手”、“上下其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等等。又如写“水”,可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想,是“生命之源”?“文化之根”?可从空间的角度下笔,“往低处流”?“有容乃大”?也可从时间的角度成文,“载舟覆舟”?“逝者如斯”?还可从心理方面考虑,“心如止水”?“智者乐水”等等,如此展开丰富想象并就此分析,不仅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志可述,还能使文章立意高远、深刻。
  二、学会辩证思维
  写作教学还应教学生学会用好辩证思维的三柄利剑,加强文章的思辨力,即用聯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用发展眼光总结规律、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问题。
  如眼下一些儿童动画片含有暴力情节,一些儿童读物也充斥着暴力,江苏就有10岁儿童模仿某动画片情节对小伙伴施以暴力,致使小伙伴烧成重伤之惨痛之事。还有一些娱乐节目花样翻新极尽恶搞之能事,这样做只能是商家抓了眼球、赚了银两,除此之外还带来了什么?仔细想来,种种失范现象的背后,透漏出的是文化“快餐化”的浮躁之气,更是文化产品只为逐利的问题心态。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源于对文化缺失了一种敬畏,没有了担当,模糊了底线,没了尺度,丢了操守,只是搭文化的台唱经济的戏,虽说冠以文化之名,实则衡以经济利益。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就能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反映的实质,无疑这样的分析是有深度的。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总结规律,因为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做出正确的选择。如高盛集团在一份报告中曾把中国列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有评论员也写道“富人们的奢华盛宴从未结束过……而最新一轮打开炫耀性消费香槟酒瓶塞的国家就是中国。”对此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呢?请看下面这段分析:
  现在的问题是不是已经到了富得流油的地步,是不是已经到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地步?实际上,只要举目望去,看看那些人头攒动的职场推介会,看看那些在城乡结合部蜗居的“蚁群”,看看那些在简陋的出租房跑来跑去的打工者孩子,看看在沙漠化的草场边缘艰难维生的男人女人……你就会明白:中国远不是处处富足人人无忧,而“未富先奢”之风给今天普通中国人带来的并不是福音和依靠诚实劳动改变现状的动力。事实上,奢侈奢华奢靡对中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无论处在发展阶段,还是将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奢华都是让中国乃至世界走向灾难的不归之路。
  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问题,是指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如有位考生在《科学,你姓善,还是姓“恶”?》一文中这样写“在历史的长河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武器也越来越先进,战争也不断升级”,这样看待问题与分析问题,才能全面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
  三、学会多层次挖掘
  对事物分析时,要明确,事理在“思”中深入,在“辨”中明晰,所以对纷繁世事、人间万象就要学会多层次挖掘、多方面思考。有的需进行历史分析,即从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过程等角度去追溯某一社会现象或者结果的成因,也可以在过去与现在的鲜明对比中强化说理的效果;有的需要结合内外因分析,推求某些社会现象或者结果的成因;还有的需要对某些社会现象或者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造成的影响结果展开分析。如对香港“占中”事件的分析,就是要从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方面逐层挖掘,“占中”行为严重破坏香港社会秩序,影响了民众生活安宁和安全,破坏了香港良好的国际形象。从根本上说“占中”违背了基本法,挑战了“一国两制”的根本原则,损害了香港繁荣稳定,其实质打乱了一个法治社会、民主社会拥有的基本秩序,必然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一切正义认识的反对,这注定是一场不能得逞的闹剧,那些违背潮流的跳梁小丑终将要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综上所述,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最基础的是还应是阅读积累,在阅读的基础上感受生活、体悟人生,只有这样,思想才能深刻,说理才能透彻,见解才会独到、新颖。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而面对初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年龄和心智逐渐成熟,他们的兴趣不再被表象刺激而吸引,而被深层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与价值所驱动。他们更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能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能服务于他们的生活与应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促使学生兴趣的再生长,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达成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真正的智力再生长、能力再提升,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改革的实施,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说,由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数学思维还没有系统建立,小学生不论是在阅读数学课本还是在解题时,我发现阅读始终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障碍,而当学生有效突破这个障碍后,不论是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快速解题能力,都能全面有效提升。本文从四个方面结合小学数学阅读开展教学研究:兴趣导学:从语汇缺失到引入新知;理解助学:从经验缺失到突破难点;反思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堂从传统的教师“权势型”课堂向“民主和谐式”的课堂转变,课堂气氛和课堂环境建设在课堂模式转变中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弱化权势的,教师善于挖掘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品质,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探究,在学生物理认知发展的同时,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获得发展。  【关键词】弱化权势;课堂气氛;高中物理;积极心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优化教学主线提出了以下方面的教学设计优化方法:以情感为主线,设计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教学、以问题讨论探究为主线,设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学。在优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学;设计主线;优化;生物学素养  新课程改革落实的着眼点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所作出的规划。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培养他们适应变化和懂得如何学习的能力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充分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关键词】亲历;实验;探究;乐趣  [案例背景]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义务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九年级下册中的内容。酸碱盐在无机化学中占有重要作用,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更是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
期刊
【摘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句话一直影响着笔者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必须对之前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创新,真正唤醒学生内心对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与交流合作,牢固掌握好相关数学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发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但是怎样管理课堂,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个过渡阶段,承接着小学数学要过渡到高中数学,因此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学习方法决定这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生素养和学生成绩。那么探究性学习便是以学生为主体,适应了教学的趋势,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质疑、学习、探究、合作和分析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学习习惯。所以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探究如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初,我国针对当时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新课改范围极广、力度极大、层次极深。在这次新课改的影响下,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地由以知识传授为本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本,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开放式教育环境逐渐出现在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此文将以铝的性质教学设计为例,对开放式教学环境下的高中化学实验做一个研究。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高中化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国家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我国,课程改革一直没有很好的落实下去,教育没有逃离以教师为中心的怪圈,直到王老师的出现,终于有了新的进展。王老师,传统教育的楷模,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后,从自身做起,开始了她的改革之旅,通过实行整合教材、制定学习规划书、捆绑式评价等等一系列措施,最终成功的将新课标的理念完整的贯彻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对王老师课程改革的标志性特点进行
期刊
【摘 要】我国的教育历史源远流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当代中学生朝气蓬勃,却也有着时代的缺憾,本文从个案着手,提出了相应的疏导措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的学生,做一个心理健康,学会学习的全面发展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学生;个案  一、引言  我国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