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逻辑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ai8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当人们需要肯定一个人的才能时,往往只会说他有才华,而很少再严肃地说他是天才了。很可能的原因是,人们在使用“天才”这个词时,往往暗含有“难以解释”的意味,或是和“少年”这样的词连用。举例说,我们愿意称赞喜欢指挥的舟舟是天才,却只愿说作曲家谭盾有才华。如果我这样说还算符合事实的话,那么这个事实正说明了人们对“才”这个字的某种理解——天才是只有“天”才能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而舟舟指挥音乐的能力,使人除了“天赐”以外,想不出别的解释来。一旦有“才”的是脱离了纯净根基的成年人,那便失去了“天降奇才”的神秘光环了。
  但我们可以马上举出反例来。比如,李白是天才,曹雪芹是天才,莎士比亚是天才,达·芬奇是天才,等等等等。这些古人(而且都是成年人)都可以被冠以天才之名而不会有任何的错位感,那么,会不会是谭盾还不够天才?才华和成就高低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我想,造成用词不同的原因并不在这儿,而是在于,谭盾是我们熟悉的人,是一个和我们一起,经历人的降级、艺术降格的同代人。
  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才华似乎都有一段时间不只源于个人,而更多地是来自一个更高的存在,比如天,缪斯,或者是上帝。那时的人类还受着神的眷顾,在众生有序的生命链条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而不只是冰冷宇宙中的一根芦苇。中国古有“谪仙人”和“文曲星下凡”的说法,而当伟大的荷马要歌颂阿基琉斯的愤怒时,他则要邀请缪斯来歌唱。同样,当莫扎特以不可思议的才华将音乐从头脑中“誊抄”到乐谱上时,他的崇拜者、嫉妒者和毁灭者安托纽·萨列瑞对上帝呼喊道:“我听到了你的声音——你的声音里只有一个名字——莫扎特!”
  上面这个情景出自英国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的戏剧《莫扎特之死》(英若诚译)。说来有趣,这部戏剧的本名为Amadeus(阿玛丢斯),正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名字中间的那个词,意为“上帝的宠儿”。这也恰好证明了上文的论述:天才是上帝的宠儿,他的艺术和创作是上天的馈赠。
  然而,这样的逻辑是令人沮丧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像莫扎特一样有着艺术上的野心,但却不够“受宠”的艺术家——例如萨列瑞——来说。剧作中,萨列瑞自小热爱音乐,内心虔诚,一心想用音乐来歌颂和侍奉上帝。十六岁那年,上帝垂恩于他,让他离开了家乡伦巴第,来到维也纳学习音乐,并顺利地成为了宫廷作曲家。三十一岁时,他已经成为一个多产而广受欢迎的音乐家。为了报答上帝的宠爱,他恪守道德和宗教戒律,加倍努力,一心想做上帝的奴仆。
  然而这一年,莫扎特来到了维也纳。在彼得·谢弗的笔下,他是一个品位低下、举止粗俗、满嘴脏话、行事幼稚的怪胎。“此人一刻也静不住,手脚总是不停地在活动,他的嗓音单薄,调门很高,他还有一种令人难忘的习惯,动不动就痉挛地格格尖笑——声音刺耳,状态幼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用音乐的绳索”,把萨列瑞捆了起来。在第一次听到莫扎特的音乐后,萨列瑞说:“是痛苦的绳索又捆住了我,又刺到我的心里。啊,那种痛苦啊!是我一辈子没有经历过的痛苦,我抬头寻找我的老相识,我那位精明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告诉我呀,我的主!那种痛苦是从哪儿来的,谁需要这种声音,但凡听到它的人,都能充分得到满足。上帝,是你需要它吗?难道是你?……我忽然感到恐怖,我觉得我好似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而它竟然来自这样一个家伙,我亲耳听到的,这样一个伤风败俗的娃娃!”
  然而对于莫扎特来说,他似乎不认为自己的音乐是上帝的声音,而是上帝应该听到的声音。他在描述《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构思时,说:“我告诉你们,我想写一个延续半个小时的尾声!四重奏变成五重,五重变成六重,越变越多,越变越广——所有的声音重叠,倍增,同时升起——在一起造出一种完全新的声音来!……我敢打赌,上帝就是这样听见世界的,成千上万,上亿的声音飞升到他耳朵里,变成了永不结束的音乐,我们无法想象的音乐!(对萨列瑞)这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作曲家的职责!要把他,还有他,还有他,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他们的内心世界融合在一起——有丫头的,也有宫廷作曲家的——这样就叫听众变成了上帝。”
  多么惊世骇俗的话语!在这话语的震慑下,萨列瑞愈显平庸,愈发痛苦。与萨列瑞相比,莫扎特似乎是不敬神的——他要让上帝听见世界,要让听众变成上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了上帝的宠儿,是个天才音乐家。为什么?萨列瑞问。上帝选择宠儿的逻辑是什么?更令他痛苦的是,上帝在他身上开启了对音乐的野心,却不给他相应的才华;给了他理解天才的心灵,却拒绝使他也成为天才:“那个尖声狂笑的娃娃, 手里耍着那个台球杆,心不在焉地往乐谱上随便一涂一抹,就能把我呕心沥血创造的音乐变成一钱不值。谢谢吧,我的主,是你给了我为你效力的愿望——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个要求,——然后你又叫我一听我自己创造的东西就无地自容,谢谢吧!是你叫我懂得了神的世界无比的完美——大多数人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然后你又不遗余力地叫我明白,我一辈子只能是个庸才!……你给我的唯一奖赏——我天赐的特权——就是让我成为当代惟一能够看清楚谁是你化身的人!”接着,萨列瑞像是突然拥有了莫扎特的力量:“狡猾的上帝!——你是敌人!我现在就给你命名,——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我还要宣誓: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会竭尽全力在人世间破坏你的意图!(他恶狠狠地向上瞪着上帝,然后,对观众)说来说去,要是不给上帝点教训,那人还有什么用?”
  那个崇敬上帝的、忠贞的庸才哪里去了?他开始像莫扎特一样不敬神,甚至走得更远,成了撒旦的宠儿。然而,尽管剧作中不断将莫扎特和萨列瑞进行对比,作者却并不试图引导我们蔑视萨列瑞。既然册封天才的权力归于上帝,那么凡人又有何资格指责庸才呢?因此,在整个剧作中,萨列瑞更多的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值得同情的角色。他理解什么是卓越,却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无力前行。他的艺术野心越大,他的痛苦就越大。更有甚者,上帝又不断通过莫扎特来嘲弄他,激怒他。渐渐地,他萌生了罪恶的念头,打算着手破坏莫扎特的生活。毕竟,上帝的宠儿生活在俗世,光靠着创作音乐,他无法维持肉体的存在。
  如果抛开前后的关节,那么莫扎特和萨列瑞在这里的关系便很容易被理解为善和恶的对立,然而作者并不这样认为。那是一个受到上帝垂怜的世界,但萨列瑞的痛苦和罪恶似乎又不断地质疑上帝的逻辑,甚至是上帝的存在。萨列瑞说:“上帝需要莫扎特打开他通向这个世界的路,莫扎特需要我才能在这世界上出头露面……你们看我下决心在这个世界上堵住上帝的路,而他一边赏给我额外满足,同时又放手让我破坏了一个我讨厌的竞争对手的前途。”这样,“上帝的宠儿”这个主题也就愈发含混不清,也愈发有悲剧意味。
  就在莫扎特的才华不断绽放,几乎要冲破萨列瑞的阻挠时,他的父亲,里奥波德·莫扎特去世了。对于莫扎特来说,父亲像是上帝在人世的化身。他给了莫扎特才华和命名,真正使莫扎特成为“宠儿”;同时,他又是扼住莫扎特咽喉的人,使莫扎特在精神上受到控制,不敢擅自行事。他的死给莫扎特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时的莫扎特和萨列瑞之间产生了神秘的感情联系,于是有了下面的场景:
  莫扎特: (悲痛地)我不听他的恳求,结了婚。我把他一个人丢下,我跳舞、打台球、胡闹,让他一夜又一夜地在空屋子里孤零零地待着,连个照顾他的女人都没有……哦!上帝啊!
  萨列瑞: (惊惶地站起来)伍尔夫冈,我亲爱的伍尔夫冈,不要责备你自己!……靠在我身上吧!只要你愿意……靠在我身上吧……
  萨列瑞伸开双臂,充分摆出一副慈爱之父的姿势。莫扎特朝他走来,差一点就屈从于这个拥抱……
  在这一刻,萨列瑞成了慈爱的父亲,而莫扎特则是受伤的宠儿。有趣的是,正是通过莫扎特对自己心灵创伤的暴露,萨列瑞发现了控制莫扎特的终极手段:他装扮成里奥波德的鬼魂,向莫扎特索要《安魂曲》,最终耗尽了他的生命。在莫扎特临死前,萨列瑞说:“上帝并不爱你,阿玛丢斯,给你起这样的名字,阿玛丢斯,上帝的宠儿,也没用!上帝谁也不爱!他只是利用,他利用了谁,他剥夺了谁,对他说都无所谓!你现在没有可利用的东西了,你太虚弱——你病入膏肓了!他把你用完了!你现在只能去死!”
  莫扎特死了,萨列瑞成了欧洲最有名的音乐家。然而他也没有摆脱命运的悲剧——“我被名封闭起来了!紧紧地裹住了!埋葬了!——可是叫我出名的那些作品我自己清楚,毫无价值!这就是对我的判决!我必须容忍被人叫做 ‘卓越’!……而到了最后,上帝还留了最狠的一手!他等到我淹没在名利,等到我对名都恶心了——突然,我的名消失了,一点不剩!……他叫我活到亲眼看见被所有的人遗忘!……莫扎特的音乐在全世界越来越响!而我的音乐完全没声音了,最后没有人演奏了!”
  上帝通过对庸才的折磨来践行自己的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除了庸才萨列瑞之外,谁也无法理解,包括作者谢弗,包括作为读者的我们——尽管萨列瑞是作品中最质疑上帝的人。在作品的最后,萨列瑞选择了自杀(未遂)。按照他的逻辑——叫一个人堕落,就是叫上帝堕落——来说,自杀实际上等于否定上帝。似乎萨列瑞想说而未说的是,神设秩序,上帝有限的宠爱只是为天才准备的,而庸才则是被上帝冷落的人,遗忘的人。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守护神。那么,上帝还是那个全能的神吗?在我们这个最终失去了他全部宠爱的世界,又有谁不是被神祇冷落和遗忘的呢?也就是说,又有谁不是庸才呢?或许正是如此,萨列瑞才对观众(舞台下现实中的观众)奉上他的“神谕”:“轮到你们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就站在周围的黑影里。你们也会被失败折磨,你们也会听到那个高不可攀、麻木不仁的上帝的冷嘲热讽——到那时候,我就在你们耳朵边上自报姓名,‘萨列瑞,保护一切庸才的圣人!’……世界各处的庸才——现在的和未来的庸才——我赦免你们!阿门!”无论自知与否,我们都是庸才,都需要萨列瑞的赦免和庇护。
  然而,又有谁是天才呢?是否真的存在完美无缺的艺术,如萨列瑞眼中的莫扎特音乐一样,“去掉一个音符,整个曲子就有了缺欠,删去一个乐句,整个结构就垮了?”这是人类艺术的真正高度,还是作者对现实艺术的想象?对此,我更愿意理解为,萨列瑞的野心不仅是自己的野心,同时更是谢弗的野心;萨列瑞的痛苦,也是谢弗的痛苦。因此,莫扎特不是上帝的宠儿,而是萨列瑞和谢弗的宠儿,是他们野心的化身,以及痛苦的源泉;萨列瑞需要摆脱莫扎特,而谢弗则需要莫扎特来不断提醒他艺术上的缺憾。
  从这个意义上说,《莫扎特之死》这部戏剧不仅是在为莫扎特作传,也是在为萨列瑞作传,为天下的庸才作传。因此,整部戏剧是由萨列瑞来讲述的,而莫扎特只不过是一个被展示、讲述和观看的对象。在剧作一开始,萨列瑞就如开场道白那样对着观众宣布:“高雅的先生们,慷慨的女士们!我现在向诸位提供——只公演一次——我最后的作品,题目是‘莫扎特之死’又名‘上帝的宠儿’……”
  剧作的作者是谁?萨列瑞还是谢弗?抑或二者为同一人?观众们从一开始就看不清楚,正如同看不清楚上帝判定天才和庸才的逻辑一样。清楚的是,莫扎特作为“上帝的宠儿”,昭示着上帝可能的存在;又如星辰一样,提醒我们当中的佼佼者——那些艺术家的心之所向。
其他文献
世界范围内,电影节对于电影工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除去作为宣传新作,推广新人,了解世界电影新动向的窗口之外,电影节对于推动地区文化繁荣和城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考察电影节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从中了解所在城市文化制度,城市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本文以翠贝卡电影节为例,通过分析其起源、发展以及对于纽约市城市形象、经济和社区建设方面的影响,从中管窥其与纽约城市发展的互动,并揭示文化产业对
期刊
唐代以来,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近代以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窗口,如晚清、民国期间大量的留日学生与旅日文人,如“封建”等词汇正是经日本翻译而传入中国。今天,当我们重新思考、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涵义,展开往昔这一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之时,更加促使我们反思中日文化交流中放送者与接受者这一身份的置换之缘由。因此,对日本五山文学这一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的研究,也
期刊
《我在雨中等你》在2008年出版之后,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并获得了不同国家读者的一致好评。一时之间,这只名叫“恩佐”的小狗红遍了全球。恩佐的爱与坚持、善良与忠诚,引得无数读者唏嘘落泪。  书中以“恩佐”这只小狗的视角,描述了丹尼一家的幸福与快乐、辛酸与忧伤。对于我们来说,动物的思维是单线条的、简单明了的。可是恩佐却不是这样,恩佐可以“嗅到”事物的不同之处,不会说话的恩佐,有自己的一套表
期刊
2013年初秋,国内书坛上出现了一束“重放的鲜花”——《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它的译者就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夫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英语教授程虹。一直未有露面的程虹近一年来愈加受到民众的关心,与其说是因为她有了总理夫人的新身份,不如说是因为她以教师的本来身份为大家奉献了一套高水平的文学译作。身为英美文学教授、曾经师从中国社科院文研所赵一凡先生并拿下文学博士的程虹,翻译过许多外国的著名文学作品
期刊
离开Graceland时心情忧郁,觉得这时候才真正懂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至今怀恋猫王。据说当初迷恋猫王的多为女性,她们会疯狂到不远万里、不惜金钱,乘着飞机到处追随着奥维斯的身影。她们一场又一场地去听奥维斯的歌。她们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次猫王的演唱。她们认为奥维斯是世间最英俊也最性感的男人,奥维斯是她们心中的偶像,梦中的情人。她们为他发狂,为他痛苦,疯狂时,甚至把自己的胸罩、短裤扔在猫王演唱的舞台上。她
期刊
“官邸制”究竟是什么?  “官邸制”( official residence system),是一种官员的住房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采用,且已实施多年。  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在任期内提供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如美国白宫、法国爱丽舍宫和英国唐宁街10号、俄罗斯克林姆林宫等都是典型的官邸。  与官邸相对应的自然就是私邸。官邸当然不同于私邸,绝大多数官邸都是免费入住的,即使交费也是象
期刊
据《巴西圣保罗州报》报道,由于待遇低、环境差,前途渺茫,巴西圣保罗州州立学校教师流失严重,平均每年约有3000名教师离职,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8名正式教师转职他处或到私立学校任教。作为应急措施,临时教师数量则随之增加。圣保罗大学教育学院的罗姆阿尔德·波尔特拉教授指出,如此之高的教师离职率,凸显了巴西州立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如果仅从州立学校教师的数量看,过去5年间教师离职最多的为2008年,当年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日本迎来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日本文学随着本国经济攀升后,趋于“平常性”的经济视角开拓出一批独特视阈的个性作家,其文学进入80、90年代以来,新的文学势态异彩纷呈,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吉本芭娜娜[“芭娜娜”即英文“香蕉”(banana)之音],这朵香蕉奇葩跃身文学界,如同一颗明星粲然升起,流光溢彩地照耀着整个90年代直至新世纪的日本文坛。芭娜娜文学中没有愤世嫉俗,没有仇怨出世
期刊
澳大利亚——凯恩斯  澳大利亚的凯恩斯是冒险之旅的基地,千万不要以为冬季下水会很冷,放心,这里平均水温有20℃,很舒适。凯恩斯是世界上唯一 一个两处世界遗产相连的地区,一个是蔚为奇观的大堡礁,另外一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作为通往大堡礁的重要门户,凯恩斯有着城市的便利,又同时洋溢着度假小镇的氛围,将这里作为开展冒险之旅的基地简直最合适不过了。这里每天有超过六百个不同种类的旅游活动从凯恩斯出发,
期刊
“神人同形同性”被认为是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色,其表现为神和人首先在外貌上相似,其次在心理、性格和行为上相似,有的学者进而认为人间英雄“可直接与神灵接触”,“神人关系亲密无间”,“神与人尚未分离”。在“神人同形同性”的基础上,学者们也强调了神与人的区别,神的永生、人的必死被认为是神与人的根本区别。王焕生先生在《奥德赛》中译本的前言中指出:“在神话观念方面,《伊利亚特》描绘了一个优美、生动的人神共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