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重中上好尊重必修课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校篮球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却接连接到了11班同学和学校篮球裁判社对我班的投诉。
  经过一番调查,我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上周,我班在与11班的小组对战中以1分之差败落,我班以小梁为首的篮球队员对这场比赛颇有微词,他们一致认为11班篮球队在赛场上无视比赛规则,总是拉扯推搡,而裁判没有根据规则公平判罚,对方好几次犯规都没有吹哨。于是,小梁写了两封信控诉11班和校篮球裁判社,并多次质问他们,语气不太友善。这才有了11班和校篮球裁判社向我投诉这一幕。
  我想,以小梁为首的同学之所以做出如此过激的举动,归根结底在于未能做到“尊重”二字,缺乏尊重篮球规则、尊重比赛对手、尊重篮球裁判的意识。如果我摆出说教者的姿态,对他们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火上浇油,让同学们对11班和裁判社的意见更大。反之,如果我给予学生合适的心理疏导,言传身教,那么他们就能在平等的教育对话中体会到尊重的价值与力量,从而发自内心地反省自身行为。
  第二天,我联系了体育处孙老师,邀请他在班会课上为同学们讲解篮球比赛规则,特别是肢体接触、赛场语言等方面的细则,间接引导小梁复盘之前与11班的比赛,反思自身行為。班会课上,我先肯定了全班同学团结拼搏的精神,以及篮球队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随后,我对大家说:“接下来,我班还将迎来好几场比赛,为了让大家在后续比赛中发挥得更好,今天我们邀请了孙老师来为大家讲解篮球比赛规则。”同学们欢呼雀跃。孙老师结合NBA比赛视频,详细阐述了篮球比赛规则。下课后,我看到篮球队成员从我面前走过时,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随后,我又策划了一次以“成长,从尊重开始”为主题的班级交流会。如果说孙老师的讲解是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比赛规则,引导他们消除对11班和裁判员的误解的话,那么,这次交流会就是让他们重新认识“尊重”二字。交流会上,我结合类似的比赛冲突事件创设了交流情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
  同学们的发言十分精彩。“规则是为比赛双方制定的,虽说可能并不完美,但我们必须尊重,否则赛场的秩序就得不到保证。”“我们不仅要尊重对手,更要感谢对手,因为对手的强大鞭策着我们不断进步。”“赛场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学会宽容对待对方无意的过失。”“裁判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他们是规则的执行者,没有吹哨意味着他们认为对方没有犯规。”……
  听完大家的分享,我郑重其事地说:“是啊,正是有了大家对规则的尊重,才有了比赛场上和谐有序的场景。比赛双方激烈竞争,裁判在场上公正裁决,如此,才有比赛的精彩。尊重是一种美德,我们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甚至尊重队友,尊重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其实就是在尊重自己。”
  没过几天,小梁在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一封信,信里写道:老师,对不起,我们不应该给11班和裁判员安上莫须有的“罪名”,是我们心胸狭隘了。我会向他们道歉,您不用担心。同时也谢谢您的一番良苦用心,您用巧妙的方法维护了我们的自尊,也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看完这封信,我知道,小梁是真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篮球比赛还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在后面的比赛中,无论输赢,班级篮球队的成员都会在开场和结束的时候主动和对手、裁判握手。我庆幸自己在尊重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引导他们认识了“尊重”这个词的含义。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责任编辑  魏  萌
其他文献
卫生问题“老大难”  新接手这个班级,教室卫生真是太让人头疼了:教室右后角简直就是一座垃圾山,垃圾桶周围全部都是垃圾;组织学生大扫除,刚清理干净,不到半天又恢复如初。  每次看到教室的卫生状况,我就督促提醒,学生不顶撞但也不做出改变;我反复给大家讲“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道理,再三督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却根本无济于事;我每天上课前带头打扫教室,希望能够影响他们,但一个个都无动于衷,似乎觉得
期刊
进入初二后,学生沉默了很多。受到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的启发,我思忖着,何不在班级开设一家“解忧杂货店”,供学生吐露心声呢?从此,班级就多了一个“解忧信箱”。  我每天都会去查看信箱,可是,一周过去了,信箱里空落落的,我的心也空落落的。于是,我笑着和同学们说:“新店开张,好希望有第一个顾客呀!进店有礼呀!”我希望通过这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让学生放下顾虑,大胆写信。  一封建议信,点燃学生的关爱
期刊
第一次家访  小强刚进初中不久,就在一次研学活动中跟同学发生了激烈冲突,眼眶被同学打肿了。他不甘示弱,一定要打回去,我急忙制止了他。因为关心他的伤势,同时怕他心里有想法,觉得老师对他不公平,所以,研学活动一结束,我就去小强家家访。果然,我吃了闭门羹。我对此进行了反思:小强进初中不到一个月,我对他了解甚少,他对我也不是很信任,所以,我对他的教育起了反作用。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小强的内心,赢得他的信
期刊
5月实验技能考试前几个星期,学生上物理课不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就是在教室看实验演示视频。  一天,物理实验完成后,学生回教室继续看演示视频。忽然,我闻到一股火柴燃烧的味道。循着这个味儿,我找到了两个在课桌下偷偷划火柴的学生:小吴和小林。我没收了火柴,当众批评了他们。  小吴认错态度较好,耷拉着脑袋;小林则拧着脖子斜着眼,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我让小吴到办公室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顺便向小吴了解小林的情
期刊
最近,学校对课间纪律抓得紧,禁止学生课间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追逐打闹。那些天,我一直板着脸,发现谁违反纪律,必定严厉批评。  小哲上课总是走神,下课也疯得厉害。有一次,我下发听写本,他又错了3处,我怒火中烧,又刚好逮到他在走廊里哈哈大笑,便生气地将他喊过来,凶道:“闹什么闹!”  没想到,一向尊敬师长的他,却皱着眉头反问:“怎么了?我没闹啊!我刚才只是跟他们在那儿笑,没有叫,也没有疯跑。”  我瞪他
期刊
小金长得高高大大,眉清目秀,成绩却很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据我观察,小金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也不笨,只要态度认真一点,考试及格绝对没问题。所以,我经常在上课时走到他身边,提醒他认真学习,可每次没过一会儿,他就恢复了原样。我曾多次找他单独沟通,也没有改变。  机会出现在一次地理课上。那天上地理课,好多学生都惦记着下一节体育课,所以,都有些心浮气躁,人还在教室,心却早已飞到了球场上。尤其是小金,不停地
期刊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重要的不是他们做成了什么,而是他们能从中学到什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我班设置了4种实践岗位,即班级岗、校园岗、家庭岗、社区岗。在班级,人人都是“小主人”;在学校,处处都有“小助手”;在家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社区,有困难时上前帮。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在实践中体验不同的角色。  班级岗位我参与  我在班级设置了一批班级助理员协助班干部的日常工作,如
期刊
“爸爸,我有信心提高成绩了!”这是一名学困生在袁中琼接班第一天后,回家和爸爸说的第一句话。  在袁中琼新接手的班上,孩子们总能迅速融入班级,爱上学习。  湖北省第五届“新锐班主任”、公安县实验小学教师袁中琼特别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袁中琼教低年段时,每天给孩子们讲一个红军故事或童话故事;教中年段时,每天给学生讲家乡故事或成语故事;教高年段时,则给学生讲历史故事、中外经典故事或学生身边的故事。  “在
期刊
为激发班级成长活力,学校推出了“卓越班集体在升起”评价体系,每周一评价,即德育处、教务处、体育组、科任组每周对班级的安全、纪律、卫生、健康与体育、学科进行评价,此5项合格的班级被评为“奋进班集体”;每月一汇总,累计获得4次“奋进班集体”,同时又在活动、内务方面达标的班级升级为“光荣班集体”;每学期一总结,即学期末获得“光荣班集体”次数最多的班级升级为“卓越班集体”。该评价体系将横向比较变为纵向提升
期刊
班里有个女生,性格非常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好,但她时常会主动找我说说心里话。  在和她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并不太好,主要是因为妈妈经常责备自己。“涂爸,我刚上初中时,因为成绩不好,一回家我妈就唠叨:‘我和你爸累死累活地挣钱,吃穿都不少你的,你就不能争点气,考一个好成绩给我看吗?’类似的话总是挂在她嘴边,让我很烦。我就想说,谁让你累死累活的?我不上学了行不行?但我不敢说,因为她身体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