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沃伦:中国式“治理驱动型民主”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正在造就一个更加民主的政府,即使它没有多党选举。
  
  像所有来上海的游客那样,我对中国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它的人均GDP虽然还比较低但正在高速增长。它的中产阶级正在壮大,其总人数不久将赶上美国人口。它的基尼系数正在上升,现在几乎与美国持平。也就是说,中国的相对不平等要比大多数发达民主国家更为严重,但比另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巴西要轻。
  将如此大规模的人口组织起来谋发展自然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这每每令我震惊,就像大多数来上海的外国游客一样。
  巨大而完美的现代化浦东机场、通往市区的时速432公里的磁悬浮列车、途中不断闪现的摩天大楼和相对高效的公共交通,所有这些都令我惊叹不已。
  还有一点让我惊愕的就是人口:上海及其卫星城的人口就相当于我所居住的加拿大的总人口。我在一些老城区也窥见了中国比较贫穷的一面,而且我也知道,在这个城市之外,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
  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充满活力且运转相对正常,也取得了一些惊人的成就,比如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但最了不起的,仍然是中国8%至12%的年度经济增长率和“世界工厂”的地位。
  上述这些评论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另一个问题却会吸引政治学者的兴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对政治学者而言,中国是一个谜。政治学界的一个共识是,类似于中国的政府往往外强中干、能力低下。产生这一共识的原因在于这种政府的机能:它等级森严的指挥控制体制不利于激发下级的积极性,尤其不利于激励下级去完成一些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复杂任务。它不善于传播和管理信息,往往为维持自己的合法性而犯难。
  换言之,作为组织形式,它几乎缺乏所有那些能够使结构复杂、处于高速转型中且需要创新精神的社会正常运转的特质。
  于是观察者就产生了这个问题:在缺乏民主体制的那些“能力”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是如何成就并动员一个能够创下丰功伟绩的社会的?
  中国的经济规模如此巨大并且愈来愈复杂,中国政府是如何保持8%~12%的年GDP增长率的?它是如何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保持在70%的水平的?这么高的信任度在发达民主国家几乎闻所未闻。
  在公民的期望值正随着国家财富的增长而增高的同时,中国政府是如何用发展来代替福利、教育和医疗等制度的?在应对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环境挑战的同时,中国政府将如何解决能源供应的巨大难题?
  
  “由政绩来获得合法性”体制
  
  有时候我们的理论不会引导我们进行正确的提问。就中国来说,我的大体印象是,首先,我们要采取这样的理解方式——中国政治体制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推行了一种“由政绩来获得合法性”的体制设计:只要能履行诺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不会动摇。
  但这里又有一个悖论:履行诺言是个巨大的治理难题,需要一些能力,比如通过复杂的谈判协调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冲突,使国内外投资者确信他们能够从投资中获利,根据优点和能力选择领导人,确保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同时防止出现政治僵局,解决腐败问题,以及,提供一个足够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使公民可以为将来做打算和投资。
  我认为,在上述各方面,中国和很多国家的相似之处最具启发性。而与中国相似的国家并不是那些人均GDP与之相当的“发展中”国家,而在于中国和发达民主国家之间。
  无论像中国的这种体制,还是竞争性的多党民主体制,完全依靠政绩来获得合法性的政治体制必须欢迎创新,保持信息通畅,把官员的政绩作为升迁的根据,对众多不同组织和行动者的各种利益加以恰当排序。
  最后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如果一个政治体制没有合法性,那么它就必须使用各种各样的强制措施和诱导手段来服从。
  过去数十年间,发达民主国家已经发现,选举民主制自身并不足以保证政府拥有上述那些治理能力。这并不奇怪:选票就是一种工具,公民可以用它来抛弃表现不佳的坏政府,这个工具虽然重要却又很粗糙。
  于是,民选政府往往发现它们通过选举获取的合法性并不会自动转变为治理能力。
  为此,发达民主国家已经在通过一些所谓的“补充性”民主程序进行改革。这些程序被冠以各种名号,比如公开听证、公共论坛、利益相关者会议、共识会议、审议论坛等等。
  这类程序通常都重点关注具体的政策制定,例如某条高速公路的选址、对转基因生物的监管、水权的分配、国有森林利用纠纷的解决,等等。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在回应各种治理难题和法律僵局。
  中国令我吃惊的地方就在于,它面临着与上述治理难题相似的问题。实际上,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绩,它必须更加注重自己的执政表现。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或许会令很多人大跌眼镜的发现:中国正在试验的许多治理手段与一些日益在发达民主国家中盛行的治理手段如出一辙。
  中国共产党已经鼓励各种级别的政府和不同机构试验各种公民论坛,这些论坛有一部分是审议性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协商性的”,重点关注的都是制定出积极反映民意的政策。
  而且,正因为缺乏“选举合法性”,中国共产党比发达民主国家更注重依靠一项项政策获得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比民选政府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使其所有内部反应机制正常运转。它必须不停地找寻新方法去避免我们所熟知的几乎所有通病。
  
  未来,这些决策方式或许会成为常规而非例外
  
  这些相似的手段却体现了一条通向民主的替代性路径——这就是我在别处所提到过的“治理驱动型民主”。
  现在,中国政府为了确保体制得以运行——使体制对冲突更加敏感、更加以规则为导向、更加尊重公民的司法救济请求权、更少专断、更注重公民安全,进行了很多的治理改革,把那些在政策制定和决策中受到影响的人纳入了决策考量之中。
  所有这些改变,都可以被看成是朝向“治理驱动型民主”迈进过程中的也许微小却非常有意义的进步。
  如果能够产生这些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些转型正在造就一种更加民主的政府,即使它没有多党选举。在未来某个时刻,这些决策方式或许会成为常规而非例外。
  当然,这种发展路径要冒很大风险。但我认为,它是未来可能产生的情形——在一个外部观察者看来,这种情形似乎最为符合中国的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城市的供水,特别是居民的生活用水,不应当是纯商业化的。  因为,供水、供电、供气这是城市的市政,这实际上是当地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它有一定的社会化特征,但是绝对不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和以营利为主导的。    基本用水需求应按成本价或保持微利    作为公共产品,居民用水的定价首先应该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它主要应该考虑的是老百姓的承受力,水价不能够对人们的正常用水需求产生一种不必要的约束和压力。
在很多中国人心里,1992年奥运会是巴塞罗那的唯一记忆符号。巴塞罗那曾是西班牙最大的工业中心及港口交通枢纽,奥运会举办时,又展现给人们一个地中海式休闲旅游城市的形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塞罗那城市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复兴运动中,如何保护历史文脉,老城与新城如何和谐相处,在这些领域,巴塞罗那的做法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验区,巴塞罗那案例成为中国官员们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将对今年经济的得与失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制定明年的经济规划。  2008年的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强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适时推出“一揽子计划”,包括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推动经济走出低谷、保持增长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据目前的情况看,全年“保八”目标实现已无悬念。现在的问题
中国的人文学科面临的意识形态约束太厉害,很多所谓的研究,基本是相声里面说的“捧哏”而不是“逗哏”,很多情况下只是不断地替政治做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不大可能出现大师    葛兆光因为组建“文史研究院”以来的工作,在今年获得复旦大学的“校长奖”。  在领奖后的发言中,葛兆光首先感谢复旦大学给了他一个“认真做事的环境”。他正在做的事,是“如何解释‘中国’、理解‘传统’、书写‘历史”’,而这件事“关系到民
“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的‘模式’没有太站得住的法律依据,或许这轮司法改革能解除我们的忧虑”  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法院三层的 “调解速裁室”里,不少人拿着格式正规的调解书,按上红色手印,交到调解员手里。这些调解员,大多年过花甲。  莆田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余文唐告诉《望东方周刊》,“调解速裁室”这个新鲜词儿,是莆田法院的“首创”。  “这块牌子挂了4年多,我们把一些退休法官聘为调解员,坐堂法院
投资5000万,“开车违法不受罚,娱乐场所消费不受查”    有5年时间,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卢进勇奔走于全国大小城市,讲授招商引资之道。  他的学员是省市县各级政府主管招商引资“天字号”工程的一把手,以及头戴招商引资指标“紧箍咒”的公务员们。“可以感受到地方政府强烈的发展欲望。”卢进勇形容那种热望“近乎疯狂”。  但最近两年,卢进勇为人师的热情淡了很多——每每路过城市郊区,看到耕地和
几年来,台湾在吸引台商回流方面不遗余力,而今年则借大陆加薪潮之势,以鸿海意欲返台建厂为契机,加大了召唤台商回台投资的力度    电电公会今年还将推动台湾电子业“南进策略”,率台资电子厂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其他生产成本更廉价的地区。  临近端午节,重庆台企协会会长黄锦勋开始筹备回台事宜。每年这个时候,海基会都会组织联谊会,邀请大陆台商参加。  “近两三年来,吸引台商回流一直是这个联谊会的重要
他的反思主要在两个方向,一是他一生作为知识分子走过的曲折道路,并愿意向晚辈展开。第二个方向的反思是如何不受权位影响,挣脱官位罗网,尽可能重回学者本体。  2000年3月底,年近九旬的费孝通重访吴江县开弦弓村(《江村经济》所在地)。4月1日、2日、13日,费孝通在吴江宾馆及上海衡山宾馆与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长谈三天,梳理其整个人生历程和学术历程。  对谈中费孝通提及许多重要的思考,比如,(中国社会的发
弹指一挥间,我已年过古稀。然而不断出现在我梦境里的,却是我们一家人居住过的那座满目翠绿、花香馥郁的四合院……  “谢谢你把我当作名人,我不是什么名人,萧乾是。”文洁若说。  1999年萧乾去世后,文洁若一直孤身住在位于北京复兴门外的一套四室一厅的房子里。她和萧乾的两个子女都在美国。    “我还要工作,一个人住安静,习惯了。”今年79岁高龄的文洁若声音响亮,语言清晰。  采访开始前,她正在卧室的一
独立货币制度不仅让中国经济摆脱了西方的控制,也不用依附于东方阵营。    1947年10月的冀中平原,寒风凛冽。十万解放军云集石家庄,将这座当时还称为“石门”的城市团团围住。总司令朱德将亲自指挥作战。驻扎在西柏坡的党中央希望,将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改变整个华北的战局。  一辆摇摇晃晃的敞篷大卡车载来了十几名只带短枪的军人。紧张筹备战事的朱德闻讯,亲自接见了领队一当时已在红色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