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注浆法在桩基加固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建筑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注浆法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该法加固桩基的施工工艺、施工参数、浆液材料以及加固后的效果检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法的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注浆法 桩基加固
  1 注浆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地质勘察时布孔的局限性,或施工方法的不当,或投入使用后外部环境改变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许多桩基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还有一部分既有建筑物桩基出现质量问题而需要加固处理。如何有效的提高该类桩的承载力是摆在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阐述的复合注浆法是将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进行时序结合发挥两种注浆技术优势的一种新型注浆技术,主要介绍其在既有建筑物桩基中的运用。具体方法是先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成桩柱体,再采用静压注浆增强旋喷效果,扩散加固浆液,防止固结收缩,消除注浆盲区。将复合注浆方法应用在桩基础加固中,能充分发挥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的优点,适用地质范围广,加固效果好,保证了加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复合注浆法的特点如下:
   (1) 复合注浆法适用的地质范围广,既适用于加固那些渗透性大的砂卵石层,又可适用于渗透性较差的粘土、粉土和粉细砂层及淤泥等软弱土层,还可以用来加固杂填土较多的复杂地基。
   (2) 复合注浆法浆液扩散范围大,不仅对高压喷射流破坏土体的极限范围之内土体进行转换加固,而且对喷射破坏土体的极限范围之外的土体以充填、渗透、挤密和劈裂等方式进行注浆加固,在成桩的同时对地基土有灌浆加固作用。
  (3) 复合注浆法能准确定位及控制深度,能形成连续的圆柱状的旋喷桩体,旋喷桩体顶部无收缩,与桩结合紧密;能直接承受上部荷载,承载力较高。注浆形成的固结体强度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节,其强度范围为5~30 MPa ,与只用高压喷射注浆形成的固结体相比,复合注浆法形成的连续的圆柱状的旋喷桩体,其各方面的性质都有了提高。
  (4) 复合注浆法钻孔施工口径较小,对既有建筑物基础和地面的损害和扰动小,可调节浆液的凝固时间,施工期间建筑物附加沉降小,经济可靠,耐久性好。
  (5) 复合注浆法施工简便,施工机具适合既有建筑物狭窄和低矮的现场施工,施工时基本无噪音,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可满足办公和生活要求并保护环境。
  2 复合注浆法加固缺陷桩基的工艺技术
  2. 1 施工工艺
  复合注浆法加固缺陷桩基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 注浆钻孔施工:对桩基的桩身缺陷或桩底持力层缺陷进行加固时,先采用地质钻机在桩中进行钻孔抽芯或在桩侧进行钻孔,对桩身缺陷加固时需在桩中钻孔抽芯至缺陷位置以下1m左右,对桩底持力层缺陷加固时需根据设计桩底持力层要求从桩中或桩侧钻孔抽芯至完整持力层以下3m左右。钻孔孔径一般为110mm,钻孔垂直度保证<1%。
  (2) 建立孔口注浆装置: 注浆钻孔施工完成以后,在注浆孔口建立注浆装置。孔口注浆装置采用预埋设的方式固定在桩顶注浆孔口,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液将孔口装置与钻孔之间的间隙固定密封。孔口注浆装置既要满足静压注浆要求又要满足高压旋喷注浆管可以从其中下钻的要求。
  (3) 采用高压旋喷方式喷射清水进行冲洗扩孔:孔口注浆装置埋设1~2 天后,先采用高压旋喷方式喷射清水对缺陷位置进行冲洗,喷射清水时需按设计规定的工艺参数(喷射压力、提升速度、旋转速度)进行喷射,将注浆管分段下入孔底,每段注浆钻杆需连接紧密并采用麻丝密封,旋喷清水采用从下而上的方式。旋喷清水一般采用单管旋喷注浆方式,清水一般喷射1~3 遍,经喷射清水后,可扩大喷射直径和增加固结体的强度。
  (4) 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方式进行注浆:按要求进行清水喷射洗孔和扩孔后,再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方式进行旋喷注浆。将注浆管分段下入孔底后,从下而上进行旋喷注浆,旋喷注浆一般采用单管旋喷注浆方式。
  (5) 采用静压注浆方式进行注浆:高压旋喷注浆结束后,利用孔口注浆装置封住孔口进行静压注浆。静压注浆开始时采用较稀的浆液和较低的注浆压力,随后逐渐增加浆液浓度及加大注浆压力,直至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为止。一般静压注浆在浆液终凝前需进行2~3 次灌注。静压注浆可以采用单液也可采用双液注浆。
  (6) 封孔:静压注浆结束后,若注浆孔口冒浆,需对孔口进行封闭处理,防止浆液流出;若注浆结束后孔内浆液有流失,需补灌浆液到注浆孔内浆液饱满为止。
  2. 2 复合注浆法的浆液材料
  (1) 主剂:采用水泥浆为主剂,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注浆时水泥一般采用425 # 早强型硅酸盐水泥。对桩基础缺陷进行加固补强注浆时,为了获得较高的固结体强度,采用高标号的525 # 普通硅酸盐水泥。
  (2) 外加剂: 常用外加剂为速凝剂、早强剂等。速凝剂常采用水玻璃,水玻璃加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2 %~4 %。采用双液进行静压注浆时,水玻璃用量可为水泥用量的10 %~100 %。早强剂为氯化钙和三乙醇胺,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2 %~4 %。
  2. 3 施工工艺参数
  (1) 旋喷注浆压力:采用单管高压旋喷法时浆液或清水喷射压力:20~30 MPa ;采用二重管高压旋喷法时:空气压力为0. 7 MPa ,浆液压力为20~30 MPa ;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法时:水压力为:20~30 MPa ,空气压力为0. 7 MPa ,浆液压力为2~5 MPa 。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注浆时常采用单管高压旋喷,其压力常用20~25 MPa ;在对桩基缺陷进行加固补强注浆时采用单管高压旋喷或三重管高压旋喷,注浆压力常用25~30 MPa ;
  (2) 喷射提升速度:10~20 cm•min - 1 ;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注浆时采用20 cm•min - 1 ;在对桩基缺陷进行加固补强注浆时采用10~15 cm•min - 1 ;
  (3) 喷射旋转速度:20~40 r•min - 1 ;
  (4) 静压注浆压力: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注浆时采用0. 3~2. 0 MPa ; 对桩基缺陷进行加固补强注浆时采用0. 3~5. 0 MPa ;注浆压力需根据每个工程的不同土质条件及注浆部位进行注浆压力设计。
  (5) 浆液水灰比:旋喷注浆时采用1∶1~1. 2∶1 ;静压注浆时采用0. 5∶1~1. 2∶1 。
  2. 4 加固效果的检测:应主要以承载力检测为主,因此检测方法主要采用高应变法和静载试验法,抽芯法和低应变法主要作为直观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经过加固后缺陷桩的主要缺陷是否已经充分注入水泥来判断加固效果。
  (1) 高应变法:对于三级建筑桩基以及工程桩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可以采用高应变法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高应变法还可直接反映桩身质量来判断加固效果。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加固桩数的5 % ,并不得少于5条。
  (2) 静载试验法:一级以及地质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桩数多的二级建筑桩基,应采用静载试验进行。检测桩数为总加固桩数的2% ,且不少于3 条。
  (3) 抽芯法:检测桩数为总加固桩数的5% ,且不少于5条。抽芯孔数: D < 1. 2m ,每桩钻一孔;1.2m≤D≤1.6m ,每桩钻二孔; D>1.6m ,每桩钻3孔。抽芯孔深度:每孔至少应有一孔钻至设计要求的深度,如设计未有明确要求时,宜钻入持力层3倍桩径且不小于3m。
  (4) 低应变法:通过对比缺陷桩加固前后的波形变化,定性分析加固效果。低应变法应用的关键是缺陷桩加固前应进行检测,以便进行加固前后的波形对比。低应变法的检测数量为加固桩数的100%。
  3 工程实例
  洛阳铁道龙盛嘉园10栋楼,为6层砖混结构,其基础设计为冲(钻) 孔灌注桩, 桩端持力层设计为岩石, 桩径为500 mm ,桩身砼设计强度为C30 。该工程完工后发现上部墙体出现多处裂缝,经结构检测鉴定后认为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且已经采用注浆法对桩身进行加固过。由于此建筑物地基原为河道垃圾填埋场,施工时未进行换填,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所以此次加固主要是对桩周地基土进行加固。
  经对高压旋喷注浆法、静压注浆法、复合注浆法等各种桩基加固方法进行比较,本工程决定采用高压旋喷法和静压灌浆相结合的综合注浆法加固桩周软弱土层,同时为防止注入水量过多导致湿陷,我们对浆液比例进行多次试验,并创新性地把粉煤灰掺入,从而节约了水泥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施工结束后,经检测单位对地基承载力检测表明,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加固效果明显,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4 结 论
  (1) 复合注浆法充分发挥了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这两种注浆加固方法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是一种新型的桩基加固技术。该法处理桩身蜂窝、桩底沉渣、桩底持力层存在相对软弱的夹层、桩底溶洞等桩基质量问题安全可靠、经济有效。
  (2) 该技术适用地质范围广,既可用于砂卵石层,又可适用于粘土、粉土和粉细砂层及淤泥层,同时可用于处理岩溶土洞;在桩基加固中适用于各种灌注桩、预应力管桩、预制桩等。
   复合注浆工法合理,可操作性强,施工简便,施工噪音小,注浆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国内大力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混凝土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文章结合多年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分别从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混凝土拌合、混凝土筑捣、养护、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施工 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主要用到的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对荆州三义街的保护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荆州三义街进行循序渐近式保护的方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在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商业和旅游开发。  关键词:历史街区 荆州三义街 居住性街区 居民参与 循序渐近式改造  一、历史旧街区的概念  历史旧街区是城市发展中幸存下来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物质体现。“要有真实的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物质实体);
期刊
前言  直面流畅挺拔的Art Deco现代建筑,俯瞰东西向狭长、南北向短促的哑铃形地块,倾听着开发商的品质决心,琢磨着“高林仕家”的案名寓意,景观设计承载着开扬场地、妩媚环境、显露生机、营造品质的特征性需求,其空间感受、品质认同、环境体验、文化归属成为本案的重要课题,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和文化寓意融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居住人群在场所内的生活习惯与行动规律,是本案景观规划满足功能需求的思想基础。
期刊
【摘要】房屋的建筑主体结构的抗耐性、建筑高度等需要由钢筋混凝土来决定,在有限的成本下,就需要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达到同等成本下质量的最优。本文对房屋钢筋施工技术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观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施工,质量,剪力墙    1 引言  砖混结构是指修建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
期刊
摘要:基于“混搭”风格的室内设计理念,该文结合实例分析室内子空间的设计特点,并综合分析“混搭”风格室内设计中的空间功能、色彩融合、艺术造型、装饰品选择与搭配等问题,实现“混搭”设计优化室内空间,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的目的,为从业室内设计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室内设计 混搭 特点 分析    1 引言  当前社会处于从工业社会逐渐向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过渡的时期,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要求除了满足日常使
期刊
摘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参考文献,对SATWE软件前处理程序的部分参数从概念和实用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力争使结构设计人员达到认识上的统一。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高层 SATWE软件 前处理程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系列软件是目前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设计软件,其中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应用SATWE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的。SATWE软件前处理程序中“分析与设计参数定义”对于后面
期刊
论文关键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调研,探讨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今后尚需完善的工作,从而为其它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劳动者—人力资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更关心的可能是它的资金和市场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常常为其
期刊
1.引言   日本经济在七十年代末迅速膨胀,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将西方强调理性管理的理论与自己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努力进行管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实现了日本的经济腾飞。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进行研究,指出企业文化是日本企业迅猛发展的首要原因。于是美国人对自身企业文化进行重新架构,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借鉴后,形成了自己注重创新、重视个性
期刊
摘 要: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为此,不断地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同时,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室内建筑为例,分析室内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节能技术;能源效率;规划设计;建筑材料    建筑节能即以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实现最大化的建筑物的功效,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通过建筑节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同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