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为城江河为池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山为城, 江河为池。消失的地平线下,那是蓝色星球上的一片高原净土。这里山岳高耸,江河深切,山青水绿。独特的地质地貌,铸就了香格里拉这座隐者般的古城。她静卧在岁月的长河中,有着大自然最古老的记忆和最纯真的脸庞,千万年来,日升日落,守护着这旷世的奇景,耕耘着世人心中的美丽香格里拉。
  一只只黑颈鹤优雅地掠过屋舍田园,在纳帕海翩翩起舞;金色的阳光普照山川、湖泊之上;湛蓝的天空,云卷云舒;雪山、草原之中,是无数高原精灵的恬静家园;看不尽百草芬芳,鲜花怒放,恰似梦中的诗和远方。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云南省八个民族自治州之一,香格里拉市,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 全州共有26个民族,其中,藏族、傈僳族、汉族、纳西族、白族、回族、彝族、苗族、普米族等9个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心区,此地三山(怒山、云岭、中甸大雪山)夹两江(澜沧江、金沙江)并列纵贯。今天的迪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安居乐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西藏人文地理》杂志本期香格里拉特刊,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与《西藏人文地理》杂志联合出版,意在聚焦具有历史特殊性与自然独特性的香格里拉。我们走进云南,走进世界的香格里拉,走进巨大山原“三江”纵谷的自然、历史与心灵的故乡,从香格里拉的發展变迁、多元人文视角再现香格里拉自古以来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再现迪庆藏族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壮丽图景。
其他文献
5月30日,一支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轻奢自驾车队顺利抵达拉萨。北京女孩马璐贝不顾10天来的旅途疲惫,来到八廓街想买一只木碗。她要用自己的木碗,在拉萨街头的甜茶馆喝甜茶。  今年拉萨的雨季来得早,云团在远山的山巅一路翻滚至市区。进入萨嘎达瓦月,八廓街上转经的人较往日愈发多了,马璐贝跟同伴随着人流来到八廓商城,被康巴商人卓嘎的铺子吸引。  五月,内地已经是炎夏时节,拉萨依然微寒,街头的樱树能寻到未落
麦地卡湿地是拉萨河的源头,高山冰雪融水、雨水是麦地卡湿地主要的水源补给,这里是藏北地区最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麦地卡湿地每年有20万只以上的候鸟,其中定期栖息着2万只水禽。(刘蜀雯 / 摄)麦地卡湿地  在西藏嘉黎县麦地卡乡的麦地卡盆地中,国际重要湿地——麦地卡湿地就镶嵌其中。麦地卡湿地2004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200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目前为国家级湿地
今天的人们谈及《艽野尘梦》,更津津乐道于女主人公、神奇藏女西原,与原书作者、一代“湘西王”陈渠珍百年前的爱情故事。的确,以通俗一点的眼光来看,一个年仅十八九岁的藏族少女,与一个汉人青年相濡以沫、情贞意坚的爱情故事;其枪林弹雨中数次挽救陈渠珍性命,无人区里生死存亡、命悬一线的生死关头,俩人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的传奇经历;绝处逢生、渡过难关后,西原却又不幸恶病侵身、溘然而逝的爱情绝唱,的确都无不催人泪下
黄效文: 生于中国香港,探险家、摄影家、作家、自然文化保者,1999年,获美国“洛厄尔·汤玛士旅游新闻金奖”,  2002年,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五位“亚洲英雄”之一,  并誉為“中国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险家”,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聘用的首位华人探险家,  著名非营利机构中国(香港)探险学会之创办人及会长,  代表作品:《自然在心》《文化在心》  《高原仙鹤》《从满洲到西藏》……  “大丈夫当朝碧
桑耶原野的两翼向着天际伸展  依偎着绵延不绝的雅鲁藏布江  像一只硕大的鹏鸟滑翔着空气  静悄悄,只有色彩,无有声息  在这色彩斑斓的大地上,拥有古老吉祥的桑耶寺,拥有神秘圣洁的青朴隐修地,还有雅江岸边无限浓荫的绿,青稞地里舞动丰收的金黄,更有飘扬在海不日神山之巅的五彩经幡。轻轻的,风的手指在它们身上抚过,在这丰收的季节,色彩的霓虹唱响原野缤纷的乐曲!  夏末初秋,西藏的雨季还没有结束,桑耶的原野
2013年8月16日,恰白·次旦平措因病医治无效,在拉萨逝世。  恰白·次旦平措先生被公认为西藏新史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89年完成《西藏简明通史·松石宝串》,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藏学研究珠峰奖”等。  9月10日,在西藏社科院科研处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年逾七旬的原社科院副院长、藏学家何宗英先生,何先生自称是恰白·次旦平措先生的学生:“我跟他一块学了三十年,他的为人他的学术都堪称是楷
4月8日国际濒危动物保护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向媒体披露我国十大濒危物种保护成功案例,青海省濒危野生物种藏羚羊入选。  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物种,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藏羚羊入选我国十大濒危物种保护成功案例,源于青海省不断加强对藏羚羊以及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国际执法协作,共同打击偷猎走私,藏羚羊的栖息环境越来越安全。2016年9月,世界自然
唐蕃古道,不仅是一条拥有千年历史沉淀,绝美多变的自然风景和饱满的人文民俗风情的宝藏自驾线路,更是一次愉悦且难忘的味觉之旅。  “重走唐蕃古道”自驾之行,从西宁到拉萨,7天6夜,三千多里程,路途超四五千米的地方,行程紧凑且强度极大,更何况此时我身在南半球的墨尔本,从墨尔本到西宁,需要至少两次转机,飞行16小时以上。  是多大的誘惑值得我跨越南北半球,也要加入这次行程?  西宁到拉萨,这一路上的美食都
茨中西洋葡萄  嫁到茨中村之前,慈仁曲宗从来没喝过葡萄酒,也从来没想过葡萄种在地里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  2013年,她第一次跟随当时还是男朋友的丈夫吴平来到他的家乡,在他家那座纳西族老屋的后院见到了满园自己不认识的植物。它们有着低矮的主干,藤蔓状的枝叶却昂然向上,攀缘着绕满了水泥架上的铁丝。  正是10月,藤蔓间坠着一串串黑紫色的果实,每一颗都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散发着浓郁的玫瑰香气。  “这是
“东萨仓”以缝纫在娜秀比如而闻名。父亲是“东萨仓”缝纫的最后一位继承人。“东萨”是家族的姓氏,娜秀比如的缝纫技能,一直是以家族式继承传承了下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服装风格。娜秀比如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  “东萨仓”以缝纫娜秀比如而聞名。父亲索朗平措是“东萨仓”缝纫的最后一位继承人。“东萨”是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