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增多的肾脏疾病:膜性肾病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sm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的机制研究发现,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病,主要的靶抗原是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在肾小球足细胞膜上,与自身抗体结合,形成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刺激基底膜增厚和足细胞足突融合,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出现蛋白尿。近年来,我国膜性肾病的患病率显著升高。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浓度PM2.5环境中会增加患膜性肾病的风险。在遗传易感性方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1501是罹患膜性肾病的风险基因型,该基因编码的HLA分子更易于递呈PLA2R的抗原表位。在遗传、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发生针对PLA2R的自身免疫紊乱,导致膜性肾病的发生。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开发新的特异性治疗提供线索。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4日经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NCP患者11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首发症状、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表
肠道神经系统对维持胃肠道功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针对肠神经元的自身抗体可导致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异常,可能是一些肠道动力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本文主要针对抗Hu抗体、抗钾离子通道抗体、钙离子通道抗体和抗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与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科收治的110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症状、治疗反应)、实验室检查[包括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B27、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布鲁菌凝集试验]、血培养(包括细菌、真菌
患者女,4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和蛋白尿。因间歇性头晕、疲倦7年,症状加重并伴骨痛4个月余入院。患者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贫血,并疑诊多发性骨髓瘤(MM)。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为获得性范科尼综合征(FS)伴有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M),经肾活检、电子显微镜检查和反复入院检查证实为轻型近端肾小管病(LCPT)。LCPT常引起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其特征是近端小管中结晶,多为kappa单克隆轻链的
患者女性,47岁。因恶心、呕吐半年,发现肾功能异常(血肌酐255 μmol/L)3 d就诊,入院检查发现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合并贫血,排除自身免疫病、药物、毒物、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等继发因素,肾脏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提示急性间质性肾炎,予泼尼松50 mg/d;碳酸氢钠4 g,3次/d;促红细胞生成素3 000 U,2次/周;氯化钾缓释片500 mg,3次/d;碳酸钙500 mg,3次/d;骨化三醇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