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地人民来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在中西方人交往中,由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中西方人对事物的看法存在差异,导致各自价值观不同。中国人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西方人受革命运动的影响,更加看重自由、人权及个的利益。本文對中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差异、目标的差异及价值观实现的差异进行了描述及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 差异 中西方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使得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中、西方人这两个群体,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就显得理所当然。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产生
  有人认为中西方价值观主要受环境、历史进程、思维方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他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历史直接影响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很大差异。
  历史发展不同,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存在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价值观核心差异
  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因此,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
  (二)价值观目标差异
  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的幸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以获得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表现,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人权和平等。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行为。因此,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价值观实现的差异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而西方人则强调“人定胜天”,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实现过程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因此,在科学研究及改革创新方面,西方人较中国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表现
  (一)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得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带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二)人际交往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又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决定,而其的思想观念与其历史和环境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所处环境存在差异、人生经历也不类同,导致思想观念传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古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往往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对西方人而言,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成功推翻封建统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权,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
  注释:
  ①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1.
  参考文献:
  [1]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3.
  [2]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3]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0-72.
  [4]李敏.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5]马永辉,刘凤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比较[J].学术交流,2007(0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都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宗旨,因此独立学院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有别于传统院校。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大部分传统高校和独立学院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课程。传统高校在课程设计安排上常用的方法是向学生发放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上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在课外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定期检查课程设计进度。由于独立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大约70%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常继发贫血。 左炔
摘 要: 李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仙”,诗歌创作并无固定格式,空无依傍,任随性之。由于李白从小就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因此其对道学的追求从未停止,拥有独特人格力量,更具有洒脱风神,一直吸引着众人的目光,经久不衰。  关键词: 李白 道家思想 人格力量  唐朝诗坛上,李白的诗风独树一帜,为后世诗坛留下了无法评估的财富,因此研究李白诗歌对后世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当代诗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学识,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尤其是一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培养出优秀人才。为此,笔者认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教师要不断强化思想意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路线,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
研究背景与目的: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一类相对常见的、可以治疗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代谢病。大多数HPA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pydroxyla
在农科类院校的自然学科中,实验室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实验室,负责专、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重要平台,又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1];另一类是科研实验室,是研究生和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场所,是创造性成果的聚集地及创新人才的汇总基地[2],实验室水平直接关乎科研质量。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投入,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逐渐走向高端化,大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