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互动存在问题有:频繁提问、讨论不足、演示过多、视频失度、纠错方向不明。有效互动应做到:一定是因为学生而动、一定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师生平等、一定要激发学生思维、一定是分享共享。
  关键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互动;形式;问题;条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28-03
   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動等往往被列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什么要把这些作为观测点?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有互动。这种观点隐含着一个看法: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的,但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因而需要学生参与。概括地说,互动是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服务的。有了这样的认识,互动就成为教师的“教学所需”,而非学生的“学习所需”。这样的互动就与学习主体——学生有了不小的隔膜,值得质疑与探究。
  一、课堂教学“互动”环节的
  主要形式及存在问题
   (一)频繁提问
   目前,提问已经成为职业学校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听课时,我们总是看到教师在频繁提问。通过提问,看起来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参与了,但是,这样的提问不能简单称之为互动。笔者在《对教师提问的“提问”》一文中对这种单向的提问进行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笔者认为,当一个学生被提问时其他学生不能成了“没事人”。
   (二)分组讨论
   为了彰显课堂上的互动,许多教师喜欢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笔者在观察了不少“分组讨论”后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分组了,但未讨论;二是学生有参与讨论的,也有未参与讨论的,教师并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三是讨论的问题本身没有难度,换言之,没有什么可供讨论的;四是讨论结束后,每个组只有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成了旁观者;五是组与组之间没有交流,更没有争论。这样的“分组讨论”显然只是走走形式,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三)上台演示
   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看法、讲述故事、演示课件等互动方式也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招数。但据笔者观察,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上台的学生独来独往,缺少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争鸣”;二是运用过度,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三是教师事先有安排,个别学生有预演,与多数学生毫无关系。
   笔者曾发现,一堂政治课上,教师让每一个学生讲一个爱国的故事,一堂课大约安排五六个学生。这个班学生有50人,需要用八九节课的时间才能将这个项目完成。显然,教师在这八九节课上可以优哉游哉地休息了。这样的“上台演示”属于“变了味”的互动,应该予以制止。
   (四)播放视频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上适时、适度、适当地播放一些视频、音频,当然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有些教师没有做到适时、适度、适当。第一是不适时,即视频音频播放不是时候。学生没弄清楚教师的意图,视频音频就开始播放了。第二是不适度,有的教师配合教学的需要,播放一些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两节课时间都用来看电影了。三是不适当,即播放的视频音频纯属迎合学生的趣味,与教学内容关联度不大。
   (五)相互纠错
   在一节普通话的训练课上,教师为了巩固学生正确的发音,挑选了一些片段,让学生朗读,然后给其他同学布置任务:找出错误。大约半节课的时间就是以这种方式度过的。这种做法改变了那种单向的提问方式,把学生发动起来了,的确有新意、有创意。但是,这样的相互纠错纯粹是技术性的训练,不符合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失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即使学生都获得了高等级也没有什么意义。
  二、做到有效互动的应对之策
   教的本质是为了学,教的一切方法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的方法,教的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的能力是否有提高、提高多少。这些教学真谛虽是老生常谈,但需常谈常新,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丢掉这些真谛。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绝不是一个形式,而要反映教学本质。一堂课下来,只要学生真正在讨论、在读书、在思考,就是互动,就是一堂好课;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交融、精神上的沟通,也是“互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互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运用得当,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互动应当做到:
   (一)一定是因为学生而动
   上面所说的五种互动形式本身没有问题,关键要弄清楚互动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还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果只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无论什么样的互动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如果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互动就是非常次要的问题了。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次提问、一个表情等,都可以称之为有效的互动。
   (二)一定是面向每一个学生
   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些道理尽人皆知。不少教师在安排、设计互动环节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互动环节,要么成了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要么成为教师制约学生的一种手段,或者成为全班学生说话聊天的“有利时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眼神,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尤其是那些平时较为孤僻的、内心敏感性格内向的以及学习有些障碍的学生。要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慢慢阳光起来、勇敢起来、自信起来。
   (三)一定要师生平等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毋庸置疑。互动的前提就是师生平等。课堂上这样的平等并不多见。多数情况是,教师仍然以知识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处在被动、从属的地位。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原本也没有打算听取学生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教师所预设的答案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实际上,在课堂上学生是有很多即兴的、彰显个性的发言或表现的,但如果教师没有带着一颗理解、尊重的心对待学生的这些表现,那么,可能产生的思想火花和教育生成就会稍纵即逝。课堂教学也就变成了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跟着教师的课件走的结果。这看起来是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实际上是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度过了45分钟。教学任务有可能是完成了,但学习任务没有完成。
其他文献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在能保证种子发芽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
本文阐述了一种以STC15F104E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的室内定位装置的设计,系统由STC15F104E单片机最小系统、稳压电源模块、存储器模块、LED小灯驱动电路以及光接收器模块和上位
旋挖钻杆是旋挖钻机的关键零部件,在旋挖钻机的钻进过程中钻杆的受力状况比较复杂,因此钻杆扭曲变形、折断、掉钻头等事故发生是在所难免的,尤以钻斗的掉落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体舒适坐姿,建立人体多刚体系统运动学模型,详细阐述了驾驶室座椅设计的理论依据,运用CATIA软件建立座椅模型,结合JACK软件对座椅设计尺寸进行评价分析。
五年制高职商务类专业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最为务实的专业之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更加注重谈判与沟通的操作应用能力。《商务谈判与沟通》课程是专业大类的必修课,独具特性。
本文采用了反应磁控溅射法在烧结Nd Fe B表面连续地沉积了氮铝铬薄膜。使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薄膜的形貌。摩擦磨损性能在室温下采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Rtec(MFT 5000)来表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机化的发展问题,本文立足于浙江省平湖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为以后当地农机化的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必须研究新的企业生产模式.网络联盟企业的提出就是一种对传统企业如何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研究和尝试.在阐述了组建网络联盟企业中合作伙伴选择过程
针对泡沫铝发泡过程的热力学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了用TiH2作为发泡剂制备泡沫铝材过程中熔融铝中发泡剂的分解、氢气泡的产生、长大、稳定、消失等热力学过程,为发泡过
探讨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能范围,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对待不同投资主体应采取的态度.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应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