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优势 培育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辉南县委、县政府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特色产业来培育,加大对交通、电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猛,龙湾景区进入了国家AAAA级景区行列,辉发山已被列入近期开发重点,椅山湖和青顶子水库进入了省级水利风景区,辉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辉南龙湾枫叶节已成为通化地区乃至吉林省重要的休闲旅游节庆活动,以“七湾一湖两顶”而闻名的龙湾景区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精品生态休闲旅游景区。2007年,辉南县进入了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的行列,并获“中国最具魅力十大旅游强县”称号;2008年,龙湾深度体验之旅被评为“吉林省十大精品旅游线路”。2011年,全县接待各地游客136万人次,旅游产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龙湾接待36万人,景区直接收入1380万元。
   1.发挥优势,找准方向,确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兴县战略
   辉南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优势、有潜力。近年来,辉南县县委、县政府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突出挖掘了“四大优势”。
   1.1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群——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 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由大龙湾、二龙湾、三角龙湾、东龙湾、南龙湾、小龙湾、旱龙湾、吊水湖瀑布、四方顶、金龙顶共七湾一瀑二顶十大景区组成,已于2003年6月6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湖光山色相映,景色四季分明;春天山花盛开,漫山遍野;夏天山石水景,相映成趣;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天银妆素裹,玉树琼花。奇峰林立、绚丽多姿的景色每年吸引近20万国内外游客到辉南观光旅游。
   1.2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辉发古城 辉发古城是满族四大部落之一 ——辉发部落的发祥地。辉发古城坐落在辉发山上(辉发山又名扈尔奇山),位于辉发城镇光辉村南面,辉发河东岸。海拔256米,相对高度32.3米,面积0.2平方公里,系一顶平、西南两面为峭壁的孤山。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栖居,辽代回跋部、明代辉发部均在此建都。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吞并了辉发部落,康熙、乾隆二帝曾到这里凭吊怀古。辉发古城以辉发山为核心,建有内、中、外三道城垣及了望台等。内城周长706米,中城周长1313米,外城周长2647米。墙基宽10~20米,墙顶宽3米,由黄土夹砂石夯筑而成。古城内先后采集到包括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建筑构件、武器和装饰品。辉发古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3辉南椅山湖水利风景区 椅山湖水利风景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集休闲旅游、防洪、发电、养鱼垂钓为一体的中型水库,总库容4200万立方米。东与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隔山相望,西与柳河罗通山遥相呼应,具有独特的旅游区域网络优势。椅山湖交通条件便利,距县城朝阳镇40公里,距白山市61公里,营白公路在湖区边沿穿插而过。多年来,水利部门一直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当作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制定了《椅山湖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经多年努力,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现已建成露天游泳场和垂钓场,休闲区新增设游艇、快艇、手划船、脚踏船等游乐设施。目前椅山湖共有5家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渡假场所,能同时接纳400人就餐、200人住宿,以鲜鱼宴、农家宴、山珍宴等风味独特的特色宴席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1.4日益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 辉南县处于沈阳、长春、通化、抚顺、吉林、四平、白山等大中城市的中心点,背靠长白山区的资源宝库,面对松辽平原的富饶粮仓,集山区特点和平原优势于一身,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辉南历来是进出长白山的西门户,是商家创业投资的天然宝地。区域路网发达,交通优势突出,境内有沈吉铁路、宇辉铁路、团杉铁路、营白公路、朝桦公路、营抚公路横贯内全县。长松高速公路、沈吉高速公路在区旁互通并留有出入口。通过细致调查分析,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来抓。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不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发展和完善生态观光游、文化古迹旅游、休闲度假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使旅游产业成为竞争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变旅游资源大县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济强县。
   2.科学定位,科学规划,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市人群返璞归真的出游愿望非常强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时尚旅游的新趋势。辉南县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恰恰就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椅山湖、青顶子水库、以“七湾一湖两顶”而闻名的龙湾景区等,都非常契合现代人渴望绿色、健康、休闲的心理。在科学认识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辉南县确定了辉南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龙头整合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规划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蓝本。编制和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早在2002年,辉南县就聘请北京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编制了辉南县旅游总体规划,并由县人大通过,明确了到2015年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辉南县的支柱产业,年收入要达到3亿元,这个目标预计将提前2年实现。2008年,按照省政府要求的,景区建设要有“一流的规划与设计,一流的项目,一流的投资商”这一要求,在市、县旅游部门的努力下,省旅游局投入120万元,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设计院科学编制了《龙湾旅游区总体规划》,2009年获得专家评审通过,已交付使用。龙湾总体规划的编制,离不开省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省市旅游局要求规划设计院将总体规划与详规有机结合,创造性的在总体规划内选择四个节点编制详规,为龙湾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资源保护等,都提供了指导性方案和科学依据。
   3.搞好配套,拉长链条,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化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点是综合性强、辐射面广、产业链长,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辉南县在搞好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按照“以游客为本”的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努力打造一条龙服务体系,让游客行的方便、游的有趣、住的舒适、吃的可口、购的实惠、玩的开心。
   几年来,辉南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累计投入8千余万元,完成了龙湾景区的公路、步道、桥梁、停车场、接待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主要实施了大龙湾龙潭宫改建扩建工程,突出了大龙湾的宗教特色;实施了大龙湾休闲步道建设,使之与吊水壶步道连接在一起;安装了景区电子门禁售票系统,完善了售票、检票的管理,还加强了交通标识、停车场、环保厕所、景点景观带等改造工程,2010年投入400余万元,完成了旱龙湾至三角龙湾停车场旅游步道工程;完成2座环保厕所改造工程;投资740万元的龙湾漂流项目已正式运营。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辉南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关联产业,提升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济拉动作用,2005年以来,一大批休闲山庄、家庭旅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饭店已达200多家。围绕景区新建的宾馆、旅饭店达到30多家,全县一次性接待能力达到5000人,其中县城及其他乡镇达到3000人,景区达到2000人。旅行社已从两年前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5家。民俗村也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大亮点,朝阳镇新胜村是朝鲜族聚居村,位于朝阳镇南部,地处营白公路沿线,是朝鲜族聚居村,具有民俗餐饮基础,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建设民俗小区,形成集民俗文化、旅游、农家特色餐饮为一体的民俗特色小区。
   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到300余人,全县总就业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改善城镇面貌、塑造辉南形象、促进对外招商引资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加大宣传,积极推介,大力提升辉南县知名度
   4.1以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推进旅游宣传 自从2005来开始举办首届中国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后,连续举办杜鹃花卉旅游节;多次到长春、吉林、沈阳、抚顺等地举办广场文艺演出,扩大了龙湾景区的影响,使辉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宣传走到了百姓之中,进一步扩大了宣传面。
   4.2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 在省、市重要报纸、刊物上多次刊发旅游资源及文字介绍资料,还充分利用县电视台设备,录制风光片,积极向省、市输送,并以龙湾景区为主推打入到畅游吉林栏目;同时还邀请省、市新闻单位来该县考查、采访、拍摄新闻片等,借机对旅游资源作以报道;为了提高知名度,在吉林、辽宁卫视两个省级电视台做广告宣传。2010年,龙湾景区与通化市一起在央视荧屏进行广告宣传,极大地扩大了通化和龙湾景区的影响力。
   4.3参与会展进行大力宣传 辉南县每届都参加北方十省旅游交易会,在交易会上布置大型展台,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为了突出大城市的辐射影响,还在长春公交车进行车体广告宣传,在高速公路、省级公路设立广告牌,出版发行龙湾风光光碟30万张,出版发行龙湾杜鹃花卉邮票5万套。进一步扩大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省农委乡企局 供稿)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全省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视频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吉林市冬春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任务,12月1日,吉林市农委组织召开了冬春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会议。市农委朱文彬副主任、科教处朱瑜处长、安竞初、市农科院王世范副院长、市农广校关丽娟校长、市农业环保站李卫国站长、王立副站长、市园艺中心隋志恒主任、市植保站孙丰年站长、市种子管理站孟繁波副站长、市农技推广中心佘炳林副主任、市农机研究所综合科陈长
期刊
白山市农委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积极开展“三帮扶”活动,使帮扶的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生产、生活都得到较大改善,薄弱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行一步增强,取得明显成效。   白山市农委在“三帮扶”活动中,结合实际,形式多样地进行进帮扶。在帮扶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时,一方面机关党员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帮扶方式,与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结成30个帮扶对子,倾听群众呼
期刊
2011年舒兰市阳光工程项目工作已接近尾声,9个基地共培训3800人,涉及到种植、农机、畜牧等6大类别11个专业。根据省、市阳光办的安排部署,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舒兰市阳光办和财政局组成检查验收小组对9个培训基地进行检查验收。   通过检查验收,今年阳光工程项目各基地工作开展得富有成效,主要体现在“实”、“准”、“特”三个字。“实”是培训基地在学员登记注册、理论培训、实践指导等环节工作抓
期刊
11月28日,通化市畜牧总站在东昌区金厂镇龙头村举办了2011年第一期阳光工程“畜禽繁殖员”培训班开班仪式,这次开班仪式的举行标志着通化市2011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市畜牧业管理局李云玉局长、张文兰副局长、市阳光办王辉科长、市财政局姜立杰、东昌区畜牧业管理局王启先副局长、龙头村李宪明书记参加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通化市畜牧总站站长高红军主持,市阳光办王辉科长和市畜牧
期刊
11月29日~30日,省农委法规处在长春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全省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全省各市(州)、县(市、区)从事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514人参加了培训。省法制办副主任赵旭东,行政应诉处处长、法学博士王继和相关专家就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救济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文书制作等专题进行深入讲解。省农委法规处处长郑建东就农业执法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解答。   这次培训进一步丰
期刊
吉林市龙潭区在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及省土肥站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从2008年7月份开始启动,到2010年11月份结束,2011年通过国家验收,较好地完成了农业部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其成果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结合多年来龙潭区开展平衡施肥工作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平衡施肥技术的模型参数,指导当前高效农业的发展。减少不合理的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投
期刊
吉林省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隶属于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主要负责全省乡镇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预警中心吉林分中心(玉米)产品及加工品的预警工作、配合乡企局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及农产品加工的各项工作。   近日,本刊记者就我省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简称乡企质检站)的相关工作采访了乡企质检站站长林质彬。   林站长围绕乡企质检站3项主要职责进行了详细介绍
期刊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人类正面临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从商品经济到知识经济,从现代农业到信息农业的转变,并逐步经历着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渗透到了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已和农业生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1.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当今,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从主要以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
期刊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保护耕地资源既是基本国策,又是重大民生问题。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1.耕地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1.1耕地面积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土地资源用于开发建设明显增多,非法
期刊
霍家店村位于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地处二人转艺术之乡梨树县城北郊,辽金古城偏脸城脚下,昭苏太河南岸。全村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2公顷,辖10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1123户,3876口人。霍家店村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村集体负债累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人居环境又脏又乱的落后村。近年来,霍家店村不断创新思路,优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促进休闲农业、以休闲农业带动乡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