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50 975例孕妇无创产前筛查分析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S)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CAA)及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60余家医疗机构采集血液样本后送至本院完成NIPS的50 975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其分娩年龄为13~54岁,高龄孕妇(分娩时年龄≥35岁)为17 216例(33.77%),血样标本采集时,孕龄为10~36孕周。根据血清学筛查结果、孕妇年龄、妊娠史/家族史,将其分为高风险组[n=22 852,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孕妇(+)、不良孕产史/家族史者纳入(+),至少满足其中一项者],中风险组[n=4 584,血清学筛查结果中风险/临界风险(+)、胎儿超声检查软指标异常(+),至少满足二者之一者]和低风险组(n=23 539,无上述风险因素者)。对于NIPS提示高风险者,采用介入性产前诊断,进行胎儿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本研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桂妇保院医伦审[2020]9-2号)。

结果

①50 975例接受NIPS孕妇中,702例NIPS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高风险率为1.38%。其中21-、18-、13-三体高风险率分别为0.34%(175/50 975)、0.13%(67/50 975)和0.12%(63/50 975),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SCA)高风险率为0.40%(205/50 975),罕见染色体数目异常(RCA)高风险率为0.19%(96/50 975),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高风险率为0.19%(96/50 975)。②在702例NIPS高风险者中,对555例(79.06%)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93例(16.76%)拒绝进行产前诊断,42例(7.57%)因为流产或已引产而未进行产前诊断,NIPS结果为高风险孕妇的失访率为1.71%(12/702)。555例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胎儿中,271例阴性胎儿的NIPS和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基本一致,284例假阳性中,16例胎儿的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为染色体异常,但与NIPS高风险结果不一致。③21-三体、18-三体、13-三体、SCA、RCA和CNV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09%(137/161)、57.14%(28/49)、16.67%(9/54)、42.31%(66/156)、5.56%(4/72)和42.86%(27/63)。④16例经介入性产前诊断未检测到NIPS所提示的高风险结果,却检测到其他异常结果。其中,4例21-三体高风险胎儿中,3例检测到CNV,1例为21号染色体复杂的结构变异;1例18-三体高风险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提示为21-三体;2例13-三体高风险胎儿中,1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嵌合体,另1例为CNV;3例SCA高风险和2例RCA高风险胎儿中,均检测到其他染色体的CNV;4例CNV高风险胎儿中,1例检测到47,XYY,3例为其他染色体的CNV异常。

结论

NIPS对于21-、18-、13-三体等常见CAA的筛查具有较高临床实际应用价值。NIPS对于性染色体单体、RCA及CNV的筛查阳性预测值偏低,但是结合产前超声等相关检查,可为遗传咨询和进一步介入性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为本中心)青年儿科医师培养机制研究现状。方法选择2020年本中心430位在职青年儿科医师(年龄≤45岁)为调查对象。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青年儿科医师培养机制调查问卷》,主要包括①纳入调查对象基本情况;②本中心为纳入调查对象提供科研条件情况;③本中心对纳入调查对象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同职称
以某高速公路项目C匝道3#桥第1孔的贝雷梁支架应用为背景,根据Midas数值模拟得到的位移图,设置支架变形监测点,并在相应位置安装9轴姿态角度传感器。通过对比传感器实时反馈的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传感器监测贝雷梁支架稳定性的可行性。根据规范设定角位移预警阈值,建立预警系统,实现贝雷梁支架失稳前预警。结果表明:传感器测得的角位移换算后得到的竖向变形接近数值模拟结果,利用传感器测量角位移监测贝雷梁稳定性,可实现失稳前预警。
为提升突发事件下应急物流的快速应对能力,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基于区域应急物流网络,提出突发事件下实现区域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的直达路径配置策略、核心区域集散节点配置策略和混合调整配置策略3种调整策略。基于3种调整策略,以总运输时间最短为目标,构建突发事件下区域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合模型决策变量的特点,运用改进免疫克隆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实例对模型及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及算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为区域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与企业总部历来存在深刻关联,在当前城市空间资源日趋有限的背景下,二者需要开展良性互动方能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和世界500强企业数据分析,梳理了中国、美国和欧洲企业总部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因素,列举了企业总部在北京、伦敦、纽约和深圳的聚集特性及其与高层建筑分布的耦合性。研究表明在城市的集约发展下企业总部向超高层建筑聚集成为趋势。随后,文章通过对获得CTBUH全球最佳高层奖的优秀高层企业总部建筑的研究,总结了高层企业总部建筑与城市积极互动的三大趋势,即在近地层面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