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林所:科技支撑林业“两山”理论新实践

来源 :浙江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xy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紧紧围绕浙江省林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主要需求,持续支撑林业重点工程,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和应用,实现林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紧密结合,有力支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浙江现代林业发展新实践。
  前瞻创新提供了林业发展的驱动力
  创新驱动支撑林业重大工程,实现林业创新发展。亚林所充分发挥国家级院所在整合资源方面的优势,从世界林业科技前沿趋势出发,结合浙江林业发展需要,为林业发展提供驱动力。
  在林木种业上。丰富种质资源,选育优新良种。收集保存了包括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浙江楠、闽楠等主要珍贵用材树种,油茶、甜柿、锥栗、薄壳山核桃等主要经济林树种,以及水紫树、北美枫香等主要生态树种种质资源4500多份;选育出具有林果产量高、用材品质好、耐盐碱水湿、生态彩叶可观赏等特性的林木良种20多个,这些工作为浙江林木珍贵化、生态化、效益化需求提供了最为丰富的品种和苗木选择基础。开展基础研究,推动技术进步。研究发现了雷竹、毛竹等成花重要功能基因,构建了以毛竹种胚为外植体的组培快繁及遗传转化体系,成功开发出可应用于资源评价的毛竹分子标记;系统建立和完善了山茶花色素分析的实验系统,构建了600余个茶花品种25种花色苷组分及含量数据库,提出了花色苷辅助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茶花新品种测试指南,成为首份由中国牵头制定的观赏类植物新品种国际测试指南文本。强化协同创新,发挥集群作用。联合协同省内主要林木育种单位,在省科技厅支持下,参与和牵头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林木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立足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需要,按主要树种、发展中树种、前瞻性潜力树种的分类,选择具有浙江特色、核心竞争力明显、替代性强的树种,以速生、高产、优质、高抗为目标开展育种攻关。支撑基地建设,打造区域种业创新高地。亚林所技术支撑了全省8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4个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和3个省级林木良种基地。其中,浙江金华东方红林场是全国最大的木本油料基因库,金華山茶园是世界上物种最全的山茶种质园,被国际山茶学会授予“国际杰出茶花园”的称号,这些重要基地为浙江林业种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生态建设上。开展生态监测研究,为全省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依靠国家林业局支持,在钱塘江上、中、下游的开化、建德、富阳布局建设森林生态站观测站点,全流域监测森林与水、土、气、生等因子的变化和联系,为母亲河钱塘江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也为重点生态工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和西溪湿地建设湿地站,开展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研发出新生湿地保育技术和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相关数据积累和应用还有力地支撑了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和建设。推进污染治理等技术应用,为生态治理提供林业智慧。针对重点水源区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现状,组织力量研发应用了水源区面源污染、畜禽粪便、工厂有机污染和矿山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林业控制技术,相关成果为诸暨市陈蔡水库、上虞市隐潭溪等省内多个与小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质改善有关的工程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产业发展上。研究攻克了主要经济林树种繁殖关键技术。选出甜柿“亚林6号”优良亲和性砧木,率先突破了国内甜柿引种60多年来的扩繁技术难关;重点解决了油茶轻型基质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难题,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较裸根苗提高15%—20%;形成甜柿园艺化栽培技术体系,亩产提高20%—30%;山核桃种间嫁接技术的突破让山核桃栽培区域由陡坡山地走向低丘平原;无人机授粉技术在山核桃、香榧上得到规模化应用,为山地节本增效开拓了新途径。集中攻关提升了用材林培育水平。创制了马尾松三代育种新种质,种子园种子产量增加20%以上,选育审定、认定优良家系31个,材积增益20%以上,木材密度增益4%;优选出早期速生优质珍贵树种优良种源和家系97个,树高生长增益10%以上。研究提出促进珍贵用材林早期速生和优质干材形成的培育技术体系。
  技术集成丰富了林业产业需求的供给侧
  针对林业科研中存在断点、各自为战且难以整合的现状,亚林所一方面围绕全产业链布局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技术的配套集成和组装应用。
  集成共性关键技术,全链条支撑经济林产业发展。集成组装了良种以品种配置、多规格容器育苗、种间嫁接、无人机授粉应用为核心的薄壳山核桃高产技术体系,攻克了产量提升、苗木规模繁育技术瓶颈,形成了果用、材用以及果材兼用苗木培育模式;发挥各方优势,整合科技资源,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链条支撑浙江油茶产业发展。技术支持了温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地35个县(市、区)油茶产业发展,盛果期年增产1.75万吨,产值达14亿元。此外,还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油茶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了包含遗传资源编目,良种选育,采穗圃营建技术,低产林改造技术,油茶籽、油茶采后处理技术在内的规程,为油茶产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保障。
  瞄准困难立地造林需求,集成污染地、盐碱地、海岛、防护林等造林技术。困难立地是当前绿化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针对浙江省沿海平原生态林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绿化材料缺乏问题,选育提出了耐盐、耐涝、耐污染植物材料筛选,优良品系10多个以及配套的快繁技术和造林技术。构建了防灾减灾、结构稳定的防护林模式10余个,打造了纵深防御型沿海防护林技术体系,在慈溪、温岭、三门等地营建沿海防护林3万多亩,为浙江沿海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了配套技术样板。
  针对竹产业转型升级,研发应用竹林复合经营技术。针对产业效益下降,竹农积极性降低的现状,研发集成了竹林丰产经营和生态经营技术,使竹林经营成本降低了30%,经济效益提高了40%。筛选出四季竹、黄甜竹、美丽箬竹等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竹种。毛竹与多花黄精、毛竹与竹荪复合经营技术已在全省推广超过2万亩。还针对覆盖竹林土壤退化问题,在雷竹主产区推广退化雷竹林地力恢复和污染物控制技术,年新增经济效益在8000万元以上。
  成果转化开辟了山区林农致富的新途径
  浙江山区是林业的主战场,没有山区的小康,就是不全面的小康。为此,亚林所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带动山区林农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服务“一亩山万元钱”创新模式。在建德、安吉和浦江建立薄壳山核桃新品种试验示范林2万多亩,示范林每亩至少增收2000元,薄壳山核桃苗木和果品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很大,成为了山区林农发展产业的选择;甜柿优质新品种具有可鲜食、产量高、甜度水分口感上乘等特点,在富阳、海宁等地指导建立甜柿引种栽培示范基地5700多亩,盛果期亩产值达2万元;竹药、竹菌等林下经济模式也为竹林经营提供了多种选择,在保证竹材产量的基础上,利用竹林自然环境生产出的产品品质好、产量高,竹农亩产增收4000多元。
  探索区域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与丽水市联合创办了亚林所丽水技术转移中心,探索以区域为单元,以技术对接、合作项目、共建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两年来与丽水地区20家林业企业、林场、合作社开展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30项,项目合同资金2900万元,其中30%以上用于丽水地区,实现10余项技术难题的对接和合作攻关,以整合资源服务市域发展的成果转化模式为服务浙江探索了新的路子。
  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精准帮扶。结合各地实际,亚林所科技特派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共指导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0余个,提出科技产业发展建议10多项,特派员在庆元县隆宫乡引进的“毛竹林+多花黄精”模式成倍提升了示范户竹林经营效益,成功调动了当地农户经营竹林的积极性,成为竹加工产业转型后当地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他文献
电工技术是一项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都非常高的专业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条件下电气设备应用更加广泛,电气设备种类更加丰富,电气设备更新换代更加迅速,使得对电工技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编者按:   7月20日,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交流了“十二五”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部署了下一阶段的林业科技创新工作。本期特别策划以林业科技创新为主题,分别介绍衢州常山、丽水松阳、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林业发展,展示浙江的林业科技创新工作成果和经验。  常山栽植油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油茶的规模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
期刊
专利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排他性的私有财产权,而技术标准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或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
期刊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生态县、卫生县城、绿茶集散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以及全省九大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17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1%,森林面积达16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8%。近年来,松阳始终坚持把林业转型与促农增收紧密结合,2016年全县实现涉林产业总产值40.18亿
期刊
预约是与本约相对应的,指当事人之间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合同,将来订立的合同即为预约。预约作为本约订立的准备性活动之一,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理论上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因预约而
北京博大开拓热力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能源保障单位,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及安全生产可视化创建,助力开发区供热安全平稳运行。北京博大开拓热力
期刊
慕课的兴起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基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慕课教学实践的优缺点的分析,对该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做了探索.
数码电子雷管等二系列新品种,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非洲等国家获得了实际应用.2001年7月加拿大Noranda公司在Branswick地下矿山采用澳瑞凯公司的I-KonTM电子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