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班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建设成为一个有凝聚力、影响力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能否永葆青春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支部建在班上”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
  关键词:党组织 战斗力 支部建在班上 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建设一个有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能否永葆青春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不断改革,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应顺应形势,积极探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思路,而“支部建在班上”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
  
  一、“支部建在班上”的理论基础
  
  “支部建在班上”是毛泽东“支部建在连上”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的阐述说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保持战斗力的根本所在。这个道理至今具有深刻意义。“支部建在班上”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走向现实的过程,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体系的建设过程。“支部建在班上”是高校党建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适应“学生入党需要和夯实高校党建基础的要求”,在参照和借鉴“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的新的高校学生党建基层组织形式,是在继承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是新时期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组织全覆盖、工作全覆盖”要求的积极探索。
  
  二、“支部建在班上”的现实意义
  
  1.“支部建在班上”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建在班上”,给学生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进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与提升的空间。班级党支部书记和支委会成员由党性强、学习好、作风正、威信高、具有奉献精神的的学生党员担任,充分发挥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学生党员带头作用的发挥,既体现了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号召力,也必将大大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和班级集体的建设,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巩固和发展。一个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2.“支部建在班上”有利于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建在班上”,有利于支部各项活动的开展,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使得党组织生活和各项教育活动的效率得以提高,效果得到保障。随着工作的开展,支部的组织力量可以凝聚全班同学,使学生支部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通过党的组织把全班同学团结在一起,使班级成为一个既有统一意志又有统一行动的有机整体,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得以更好的发挥。
  
  3.“支部建在班上” 有利于学生党员的发展
  “支部建在班上”,有利于党支部全方位地考察班上入党积极分子。支部委员和发展对象在一个班级,无论在思想、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广泛交流和联系,便于沟通和了解入党对象实际的状况,易于全面、系统、客观地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这就为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发展党员的程序也更公开和透明,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受到的培养和锻炼。
  
  三、“支部建在班上”必须落到实处
  
  1.做好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保证。选拔党性观念强、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好,热爱党务工作,群众基础好,榜样性强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对于学生担任支部书记的还应该在学习上是好的。同时,要配备好支委,班级党支部要成立支部委员会,另外,学校党校或党总支要加强对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他们及早熟悉支部的业务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支部工作能力。
  2.完善班级党支部管理工作。学校党委要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学生党员队伍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期的工作重心,明确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如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政治学习制度、党员教育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尤其是要完善和坚持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等,并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用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这样,不但有利于党的生活的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提高党员的素质,而且有利于保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发挥。
  3.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及党员的教育管理。班级党建工作重点应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做到早播种、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培育一支高质量、并有一定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真正做到推优入党。同时,在发展党员问题上既坚持质量,又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的速度和加大发展的数量,不断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另外,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克服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针对学生党员理论知识欠缺,党员意识、组织纪律观念薄弱,总体素质相对不高的情况,应充分发挥党校的优势和党组织本身的教育功能,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渠道,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灌输党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整体素质。
  4.建设班级党支部的长效机制。“支部建在班上”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最基层组织,是带动广大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团结进步的核心力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斗堡垒。因此,必须建设班级党支部的长效机制,才能使班级党支部成为战斗堡垒,在班级集体中充满活力、增强凝聚力,从而提高战斗力。班级支部要根据党员和非党员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切合实际地搞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四、结束语
  
  “支部建在班上”是时代的产物,改革的需要,是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和加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探索创新的时代精神,它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追求工作实效,使党的基层组织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陈优生.论党支部建在班上.高教探索,2003(3).
  [2]乔瑞芳.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政治思想工作,2005(2).
  [3]陳永添.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建立班级党支部初探.中国科学教育,2006(13).
其他文献
摘要: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追求,也是党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殷切期望。要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端正入党动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 入党动机 思考    人的行为一般都具有目的性。每个青年大学生向党组织
一要从党章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认识党章被尊为“党内宪法”,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一,它是党的建设根本问题的总体现。党章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
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由来已久,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人们对意识形态的影响颇有扩大化、绝对化和泛化的趋势,意识形态的确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中,出现了一组杰出的女作家,如夏洛特·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爱略特。其中,乔治·爱略特因其道德的严肃探讨及正视人生经验的
早期胃癌的定义为癌灶仅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论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研究证实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对评估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社会风俗及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可见文化因素渗透在各个领域。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