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生成式资源的创设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y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品课堂捕捉教材信息,可预设性生成教学资源;巧设课堂活动,可开放性生成教学资源;借助教学对话,可评价性生成教学资源;巧抓随机事件,可动态性生成教学资源。
  关键词:思品;课堂教学;生成式资源;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63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中碰撞出来的转瞬即逝的“火花”,更具有灵性和生命力,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闪光点,如果能被教师抓住并能很好地加以评介,在评价中进行利用,对师生的成长都会具有积极的价值,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命的质量,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一、用教材信息促预设性生成
  凡事预则立,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找准学生对教材文本信息的不同理解,抓住矛盾的冲突点,进行预设,促进课堂资源预设生成。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的前提。
  如笔者在《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48页提到:公安派出所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是否违法?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直接的感觉是,公安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但如果笔者直接出示该材料,学生会抓住文本中“在无搜查证”的前提,而作出违法的定论。于是,笔者进行了预设。思路是:1. 先直接提出问题,公安派出所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是否违法?隐去了刚才提到的前提。这是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预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学生有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增加了学生思维的不可预测性,有利于生成新的教学资源。2. 出示前提,从而让学生深刻了解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行使有严格的规定。果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部分学生认为,公安派出所搜查行为是他们的法定权利,没有违法。而个别同学则指出,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公安人员在搜查前,往往要出示搜查证,这是怎么回事?那如果不出示呢?从而促进新的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因此,利用预设,可抓住课堂中学生动心的瞬间、困惑的焦点、认知的偏差、意见的分歧、有创意的问题,促使课堂教学资源预设生成,让教材文本产生最大效益,并在运用时不断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用课堂活动促开放性生成
  课堂是活的课堂,它主要体现在课堂内质的丰富多彩和课堂过程的灵活多变。新课程下的课堂也是活动的课堂,会因人因事、因场景因时空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外象。因此,课堂活动中的资源生成往往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
  如笔者在执教《我们共有的家园》时,在课堂内让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品:由学生装扮成的一排排树木茁壮成长,但两个贪心的人滥砍滥伐,破坏了森林,换来了厚厚的人民币,但随之而来的沙尘暴使之到手的财富化为乌有。由于学生准备充分,表演并且生动有趣。为了形象化,学生动手采集了树条、竹枝做成帽子戴在脑袋上。笔者在评价学生表演时,谈到在这里表演者所用的钱、斧子等都是用废纸替代做成之后,紧接着要求大家思考刚才小品演出有什么不妥之处,进而指出,表演者将树条、竹枝任意折断做成帽子是否符合保护环境的宗旨呢?同学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一石激起干层浪,这时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认为如果将废纸涂上绿色做成叶子一样可以达到逼真的效果。学生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是知行统一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虽然懂得了书本上的知识,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原因,难免产生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出,让学生了解出现失误的原困,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以提高能力和觉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生成性的资源被发掘和利用,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保护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我们不仅要懂其理,更要践其行,时刻成为环保小卫士。因此,课堂活动设计要富有变化的呈现方式,增强活动的开放性,诱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开放性地产生新的问题情景——生成新资源,在克服或弱化思维定势干扰的同时,解决来自学生的新问题。同时,活动设计富于探究性的问题情景,以支持学生采用不同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在问题与探索的过程中,自然会引发开放性资源的呈现与学生多种思维的碰撞。
  三、用教学对话促评价性生成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的形式来实现。师生间的对话话题可以共同确定,但对话的进程是没法控制的。就学生个性差异而言,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的差异和个性差异,必然会导致教学过程中预设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不断产生。叶澜教授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活教材’,教师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就会变成课堂的积极因素”。因此,对话并不是预定好的,它在进行中不断地变化,是由对话的活动方式及其活动过程决定的,它没有规则性和确定性。因此,借助学生对话中的评价语言,也是生成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方式。一次笔者在课堂上介绍“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先进事迹介绍时,有一位学生突然问道:“老师,你说任长霞真非得连夜急着赶回去吗?如果第二天天亮后再回去。是否更安全些?”这位同学的提问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兴趣和附议,有的还谈到邓稼先、陈景润等都应保重身体,这样可给人民多干一些事。面对学生的课堂反问,笔者认为他们分析得不无道理,首先肯定了学生对他们早逝表现出的惋惜和遗憾,以及对他们工作和人品的钦佩之情,指出任长霞的死,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恪尽职守的公安局长对自己工作的深厚感情,那种忘我工作的精神永远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正是这些中华民族的脊梁推动着社会向前快速发展。然后从人生价值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任长霞生命虽然结束了,可她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她生命的价值却获得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最后,让学生朗诵臧克家《有的人》一诗,许多学生深受感动。“任长霞是否应急着赶回去”是一个极具评价价值的问题,笔者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评价,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动之以情,使学生不仅明白了任长霞以身殉职的意义,还激发了学生对她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学们不仅懂得要尊重、悦纳、珍爱生命,而且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延伸生命的价值。在生生、师生、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交流碰撞中,借助学生对话中的评价性语言,可评价性的生成教学资源,使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四、用随机事件促动态性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调控教学,提高直觉灵感思维能力,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随机事件”。特别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因素。教师要有“妙手”,能及时抓取,并会“妙笔”,能巧妙美化,使一个不经意的、不如意的随机事件,成为可用的、有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碰到一只麻雀飞进教室,学生注意力全被这只麻雀所吸引,麻雀飞走后学生还议论纷纷,于是教师借机讲起“麻雀的冤案”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却是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然后,笔者讲起自己小时侯麻雀数量极多,但现在却数量骤减,然后设问:1. 本地麻雀数量骤减的原因是什么?2. 我们能够为此做些什么?利用象山物质化的生态环境,自然化、情境化的让学生与身边环境直接互动,让原本准备的背景材料躺在备课本中,自主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同学们对此热烈响应,兴趣十足,分析得有理有据。
  偶发事件的出现,使生成性的资源带有偶然性,面对偶发事件对学生所造成的冲击,教师采取消极回避、视而不见的态度,或对学生的议论采取压制或训斥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师生情感关系,还可能会挫伤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甚至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敏感性,是教师教育教学情境中特别是突发事件情况下,快速反应、随机应变,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综合能力。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智慧和灵活驾驭教学的能力,才能及时捕捉课堂突发事件中有价值的动态资源并及时进行重组。
  参考文献:
  [1] 王永春.初中思品课堂中如何有效应用电子白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实验中学 434300)
其他文献
高职生毕业三年后收入倍增  “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该年度报告首次尝试向学生及其家庭提供高职培养质量“记分卡”,让毕业生给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打分”。该年度报告显示,高职生毕业3年后收入实现成倍增长。  通过跟踪调查,在反映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上,2012届高职毕业生高于2011届的基线水平。
白云,蓝天;海水,沙滩;红衣,绿裙。  好一幕天人合一的人世佳画。只是,仔细一看,沙滩上有一抹不一样的颜色——一只黄色的加菲猫,小男孩随手捡起,谁知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根电线带出一个电话听筒。不过,沙滩上的人并不觉得好奇。因为类似的遇见,年复一年地在这里上演了三十多年。  这是位于法国菲尼斯泰尔省北部的罗非斯海滩上,三十多年来,一直有加菲猫造型的电话或是碎片与游人躲猫猫,它们不知来自何处,也不知
1.  在整理旧物时,我看见了一把久违的紫砂壶。这还是我上幼儿园时,爷爷用过的。可后来不知什么缘故,爷爷再也没拿出来用过。  这壶少有光泽,死气沉沉的。  我在别处也见过一把紫砂壶,光滑锃亮,通体透着贵气,即使不放茶叶,光冲白开水,也能闻出茶香。  我问:“这壶想必一定很名贵吧?”  他笑着说:“便宜,只是养得好。”  他说,紫砂壶缺少光泽,那是不经常使用的缘故。另外,紫砂壶不能放在柜子里,而要放
摘要:在如火如荼的一体化课程改革中,定位好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课改实施的落脚点,也是课改后续所有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本文以技工院校列车客运专业为例,对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何用科学严谨的企业行业调研方法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展开了分析,并从本地区的人才需求方向、通用职业能力需求及人才培养方向和层次定位出发,总结了列车客运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一体化课程
飞机如果放在其他星球上还会正常飞行吗?  我们不妨以塞斯纳172天鹰这款飞机为例,这也许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飞机。将塞斯纳装满锂电池,然后放到太阳系最大的几颗星球上,究竟会怎样呢?  重力和大气是飞机飞行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其他星球上,这两项条件与地球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先排除大气稀薄,或几乎没有大气层的星球,如月亮。火星的大气也許能够提供足够的升力,但塞斯纳必须以接近1马赫的速度才能产生足够用来起飞的
深秋时分,扑着粉装的柿子占据了水果市场的半壁江山。看着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柿子,我常常想起小时候为了一个柿子苦苦等待的日子。  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乡村普遍物资匮乏,按理说,打小生活在田间地头的我不应该委屈了自己的嘴,然而,那时候,田里收获点瓜果梨桃,哪里轮得到小孩子们“糟践”?大人们喜欢把自家水果进了自己孩子嘴里称之为“糟践”,因为,若是拿到集市上去卖,多少能换些钱来贴补家用。 
初春的一天,晚上八点,我们的屋子像遭受了台风一样,乱七八糟——家具上贴满了纸条,剪刀、塑料胶条、橡皮泥、派对用品被扔得到处都是。  我简直累瘫了。胯骨手术之后的七个星期以来,我一直拄着拐杖,清理房间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  电话突然响了起来——这已经是一小时内的第六次了,我们都知道是谁打来的。  我妈妈在68岁那年中风,大脑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后来的老年痴呆症更是雪上加霜。过去的十年中,她饱受精神疾病
人生成不成功,其实就像一个人有没有走出丛林。  丛林之外,是蓝蓝的白云天,鹰有鹰的空间,麻雀有麻雀的空间,两相无妨,天高任鸟飞;而丛林之中,空间有限,食物有限,弱肉强食,必须竞争才能生存得更好。    人总是诞生在丛林之中。从呱呱落地那一刻,面对的就是人生的“丛林法则”,要在丛林里生存,需要许许多多的技巧和本领,还需要许许多多的智慧和谋略。  两只鹿在丛林里飞奔,后面追着一只老虎。一只鹿说:“我现
在日内瓦湖畔,一位挪威记者问我:“您怎么看玛莎·路易斯公主?”我通常拒绝回答与我的作品毫不相干的记者提问,不过这一次却另有隐情。玛莎公主三十岁生日那天所穿的礼服上,绣着她生命中重要的几个人物的名字,而我竟在其中。当我们家夫人知道后,信誓旦旦地说,她也要在五十岁生日时这样做,同时还要加上一句“灵感来自挪威公主”。  于是,我欣然地答道:“我觉得玛莎公主敏感、精致、聪慧。在奥斯陆我曾有机会见过她,她把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着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