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基于学生兴趣培养有关思考小学体育教学基于学生兴趣培养有关思考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是提升小学课堂效率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这是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一直努力达到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努力去学习。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小学生天性比较喜欢户外运动,相比坐在教室中的文化课程更有学习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内在兴趣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激发体育课堂的热情并促使这种喜欢发展为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把体育运动转化成一种终身运动学习的习惯,加强小学生体能素质,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綜合应用多种方法提起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引言: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体会合作与竞争,让他们茁壮健康、快乐成长。然而当下很多小学生对所有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只是对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且兴趣保留的时间也比较短,不能深入认识体育学习的意义。小学生受年龄影响大多不够成熟,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比较浅显,所以不能深入领会教师的意图,同时也不能把握课程的重点,过于在意体育课的自由活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合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小学生的兴趣科学迁移到对于正确的体育运动体学习中,而不是过分的追求体育课堂活动的自由。

一、兴趣对小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学方式大多比较单调,内容也没有新意,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小学生很难提起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同时也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不能得到彰显。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塑造学生的身心,磨练小学生的意志,提升他们抵抗困难和压力的能力。此外,体育活动能够解放小学生的天性,使他们内心的情感得以流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小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并且他们面对着非常激烈的竞争,所以体育课堂是他们放松心情的重要场所,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这样就很难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会使小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抵触,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育学的理论提出,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受到学生兴趣的重要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又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因此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兴趣,成为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课前考虑的首要问题。以某小学的190名学生为例,进行相关调查发现,学生对体育的喜欢程度有较大不同,具体数据如表1:

二、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学阶段的体育启蒙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更是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然而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有研究表明学生体育兴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19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具体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

1、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没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同其他文化性科目一样,使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小学生去做体育锻炼,教师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讲解动作要领,一堂课中大多的时间教师都在认真地指导学生做动作,学生只是作为学习的倾听者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小学生由于独立思维发展有限,所以教师的主导性教学,使得小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生一直被教师指挥着做动作,身体和心理都很疲惫,完全感受不到学习体育的意义和乐趣,使得小学生对体育课堂越来越抵触,并且同体育教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化。小学体育课堂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开展,使得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对19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对教师上课态度的数据如表3所示:

2、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没有学习热情

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模仿式教学。体育教师在明确课堂学习内容以后,开始为学生讲解相关教学内容,然后为学生进行示范,传授动作技巧和要领,接着小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自主练习,然后教师指正学生练习过程中不规范的动作。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小学生没有积极性,也没有热情,很难掌握动作要领和精髓。同时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的创新,也非常单调,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另外,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并没能就体育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内容也比较随意,很难调动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热情。

3、受文化课程的冲击,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受到压缩

在大多数教师的眼中,文化课程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所以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文化课的课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体育课的课时在规定的基础上有所减少。受此种教学理念的指导,小学生学习的重心就放在了文化课程的学习上,课下的时间也用来完成文化课作业。此外,学校将大多数教室设置为文化课程学习的教室,却没有完善的体育场和训练场,使得一些体育活动不能开展,最终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都受到挤压,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具体策略

1、明确体育学习目标

体育教师要想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最重的就是要明确体育学习的目标,让他们明白学习体育是为了什么。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认知能力有限,他们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那么便很难配合教师教学。因此明晰学习目标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他们明白参与体育教学的原因,同时意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习体育对他们自身成长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中提倡体育教师应当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小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使小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到保护,这种体育教学理念才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另外,体育教师应当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应当包容身体素质欠佳的学生,允许他们出错误,对于他们要给予鼓励,做正面引导。这种做法也符合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明确体育学习目标是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重要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学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跟随新课改的脚步,在教学过程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全面提升孩子们的意志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策略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教育;意志力培养;策略建议引言:从小注重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老师要完成从领导者过渡到引导者身份的转变,注重在校生意志力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持续稳定地推进着,而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主阵地,如何取得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成为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同时更要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的发展,让学生在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能力,如此,才是高效的课堂。本文将结合笔者本身的教学经验,探索如何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来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师要重新调整课堂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初中教学形式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势态,并且教学收益也正在扩大。但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也为初中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应该针对当下初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进行逐个击破,这样才能够迎来教学事业的巅峰期。本文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进行分析,首先对初中语文阅读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了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障碍,最后给出了初中语文阅读良好习惯养成策略。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引言为了鼓励和帮助学生能够深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流行音乐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流行音乐人才就业能力中的作用与路径。关键词:校企合作;流行音乐人才;就业能力随着社会市场对流行音乐人才的需求量加大,高职院校要转变观念,重视流行音乐教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而且要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具备流行音乐创作、演艺能力的人才,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市
期刊
摘要:目前民办高校教育教学中双语教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民办高校缺乏优秀的双语教师,即使有双语教师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不能认识到双语教学的实际规律,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双语教学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本文将从民办高校非语言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师的发展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双语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师;职业素质在全球经济紧密联系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高等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全球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时刻跟随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期刊
高校党建工作以项目化管理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创新,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特色活动的载体,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使得高校党建的具体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和量化细化。文章针对各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现状开展调研,并就基于项目化管理促进高校的党建工作更好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一、高校党建项目化管理的理论(一)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分析党建项目化管理实质上是将项目管理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就是借鉴项目管理的理念,将党建工作具体为一个项目,着眼于党建工作的整体部署、推进实施和效果评价的全过程,以整合资源、优化程序
期刊
摘要: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教学不应该脱离生活,应该在做中教,做中学。语言教学要注重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引导和优化教学效果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鉴赏能力较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其鉴赏能力。本文笔者将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一些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鉴赏能力;培养策略前言素质教育要求中国教师在教育改革的大背
期刊
摘要:语篇是学生感知语言内涵、提高语言技能、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过度关注词句教学、语法讲解、解读表面化等问题。教师可通过挖掘语篇背后的现实意义,设置有思维含量的提问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关键词:语篇教学;文本解构;思维品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維的载体,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篇教学作为每个单元的核心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
期刊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论文从学科综合的角度,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舞蹈律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融和其姊妹艺术舞蹈律动,使学生在学习感受音乐的同时,能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舞蹈艺术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要素,丰富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全方面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舞蹈律动一、中学音乐教学融入舞蹈律动的重要意义(一)符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是“指导音乐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
期刊
摘要:教育是面向人的生活,贯穿人的一生,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生命关怀的最体现。塑造儿童就是塑造未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关爱生命和建设以生活为导向的课堂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进一步探讨生命导向教育是什么,如何构建生命课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前言:叶澜教授提倡“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思想。它表明了以生活为导向的教育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