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改革下浅谈高一物理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gig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初高中物理,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学生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基础之上的,是在抽象的基础上概括的物理模型。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要注意创设直观形象的物理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工作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摸清学生的知识底数
  
  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初中教材,了解初中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切不可操之过急,要科学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工作。
  
  二、加强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1、在教学中,要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形成与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概念和规律的由来,传授概念要让学生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概念教学要让学生熟知概念的定义和确切的含义,描述的物理意义,表示符号、单位等;讲授规律要让学生掌握规律的内容及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通过概念、规律之间的比较对比,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和适用范围。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3、揭示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教材的编写由于受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限制,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所以讲解中要及时总结,将零碎的不系统的知识形成“知识链”,构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既能准确掌握又不容易遗忘。如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等。
  
  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采取抓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来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规律抽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方法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尽可能多做一些实验。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想方设法开足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也可以自制一些实验器材,尽可能做到每节课都有实验,尽量避免不做或少做黑板实验,教材要求的每个实验尽量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逐步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和验证所学的知识。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可以利用电教手段进行展示,如飞机投弹问题,人造卫星运行问题等,这样会使学生一目了然,豁然开朗,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尽可能多举一些生活实例,设法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讲解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的情景,唤起学生原有的相似经验,为主体经验的进一步构建打下基础,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让概念和规律准确、深刻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情况的发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式的处理,然后让学生自行总结,进而抽象出物理概念,相信这样建立起来的物理概念必然是不易遗忘,印象深刻的。
  3、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头脑聪明思维灵活,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这除了他们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外,还在于其学习兴趣没有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同时自己进行初步处理,对于复杂问题可以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题目引导学生解决,然后教师再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归纳,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指引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习题教学中注意把握试题的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注意梯度的设置,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4、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如伽利略的关于力和运动的理想实验),控制变量法(如牛顿第二定律),比值定义法(如速度)等。学生通过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的体会,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或实验切入,引导学生思考,以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新知识,产生新问题,探究新方法。并注意新旧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学生的能力在他们亲身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063301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高中)
其他文献
近几年,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发现许多教师与学生在写字方面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许多师生写不了正楷字,如果让其一笔一画飞写,就不能将其笔画组合到一块,即使组合到了一块,也很难让人接受它的“美感”;其次,错别字、不规范字较多;第三,龙飞凤舞,难以识别,章法更是无从谈起;第四,会写毛笔字的人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有下:一是在教学与学习中对写字不够重视。在小学因忙于应试没有排写字课,初中仍忙于应试就更不排写字课了
期刊
随着活动课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有关理论的探讨也形成了热点,活动课的目标,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本人认为活动课目标的设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具有定向作用    尽管活动课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并且在许多国家已成为课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它对于我国广大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相当生疏。可以设想,承担活动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数同时兼有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
期刊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例如有一个空盒,有一堆糖,有人就会有意识地对两者进行比较,这堆糖装在盒子里能不能装下,能不能装满,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
期刊
在新课改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它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师生互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
期刊
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有两个方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
期刊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问的勇气、问的能力,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完成新时代赋予数学课堂教学的使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新授之后,教师问学生:对刚刚讲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通常都回答没什么问题,这里的“问”纯粹是走过场,没任何
期刊
【摘要】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本文通过作者亲身的教学体验,阐述了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引入”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效果,它不仅能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的主旨。   【关键词】引入 数学 兴趣 方法 魅力    教师的“引”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
期刊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初中物理教学,我想从下面三个方面读谈谈自己的微薄之见:    一、深钻教材,把握重点    教材分析是备课和上好课的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实质,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无论在哪一年级任教,首先,必须对教材的几个部分(力学、热学、电
期刊
【内容提要】:自卑,它源于人对自己的否定性看法和评价而产生的焦虑,让学生没有了希望,失去了动力,充满了不如意。对此,要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就要深入了解、分析他们自卑心理的症结所在,然后,针对症状,从关爱、互助、肯定、理解的角度出发,指导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关键词】自卑 焦虑 自信心    一、个案:  新接班第一次写日记,我要求日记不少于200字,但是,小陈交上来的日记虽然只写了三句话,却使我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者。教师担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向青少年传授人类世世代代创造并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使少年儿童不断地社会化,在社会实践生活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坚持对学生的意志、性格、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进行引导与培养,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