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发展河北跨国公司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eng929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跨国公司是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资源配置国际化的结果。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实践者,又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虽然跨国公司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但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
   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背景和成因,我们不难发现,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发展跨国公司阶段,这就是国际投资理论所谓的“跨国直接投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均GDP介于2000~4750美元之间,对外投资大幅上升,其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利用外商投资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这种情势在我省已经开始显现:2010年,我省人均GDP达到4358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中方)达到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63%,增速超过同期我省利用外商投资10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0年我省专利申请量达到1.23万件,同比增长8.3%;专利授权量达到1.01万件,同比增长47.1%。这也标志着我省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依据河北上述省情,鉴于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大势,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历史机遇,将“发展河北跨国公司”上升为未来一个时期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项战略性“省策”,以凝聚全省共识,推进河北跨国公司的诞生与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跨国公司
   1.深度融入全球化的需要。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最富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主体。全球有60%的贸易、90%的投资、70%的技术贸易、91%的知识产权,都是由跨国公司主导、实现或拥有的。可以说,在全球化时代,全球运作和整合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增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话语权,必须要有自己的跨国公司。通过发展跨国公司,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在企业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同时,提升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影响力。没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国家不能算是一个经济强国,没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地区也不能算是一个经济强区。
   2.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发展跨国公司,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地缘优势;有利于企业打造世界级品牌(往往是无国籍品牌);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吸纳海外高素质人才,由此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通过在东道国履行社会责任,来赢得竞争软实力,包括对母国和母省的美誉度、认可度,而这又有利于母国和母省吸引国际资本与人才。
   3.输出要素的需要。发展跨国公司首先是为了寻找理想的资本输出场所,但绝不限于资本输出。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输出过剩产能,通过境外生产布局输出国内和省内成熟技术与设备并帮助东道国培育新的生产能力,通过多国营销网络的构建输出商品和服务,通过对东道国的软影响力渗透输出文化价值观。
   4.稳定资源来源渠道的需要。发展跨国公司、实体介入东道国资源开发,是稳定资源来源渠道、增强资源来源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根本途径。就我省而言,其间的“资源”首先包括铁矿石,其次是油料产品,第三是林业资源。从目前情况看,我省介入境外资源开发的资本占比已达35%以上。这说明我省建设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的条件已经具备。
   5.避免贸易摩擦的需要。随着国际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摩擦日渐常态化和复杂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仅我省遭遇的来自国外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累计就有186起,涉案金额约12.19亿美元,涉案企业累计1231家次。因此,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不仅是我国亦是我省面临的一个长期任务。但避免贸易摩擦,根本之举是转变贸易发展方式,而发展跨国公司正是转变贸易发展方式重要的和有意义的途径。通过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或者跨国生产国际销售,来改变传统的国内生产对外出口的贸易模式,从而有效避免国外对我提起贸易摩擦。
  怎样发展跨国公司
   纵观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要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国际知名度的跨国公司,需要历经半个多世纪。若要打造一个世界级领袖型的跨国公司,甚至需要上百年的磨砺、积累和沉淀。因此,我们发展跨国公司也要循序渐进而不要操之过急(我们的基础较弱,目前即使进入世界500强的一些大企业,其跨国指数也还不到10%)。同时,要遵循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调节的原则。
   1.制订河北跨国公司发展规划。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就是在未来5~10年内,先行培育发展1~2家基础好、成长性强的母体公司(比如,1家国有,1家民营),使其成长为严格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跨国指数达到30%以上),为后来者示范。着眼长远,就是谋划发展10多家母体公司,使其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步成长为真正的跨国公司,有的甚至经过更长时间的磨砺才能成长为世界级跨国公司。
   2.扶持母体公司壮大跨国扩张能力。在现有“走出去”政策基础上,创新财税政策,增强作为跨国公司培育的母体企业的资本积累能力和资金实力;创新信用担保政策,提高母体企业的融资能力;创新社会保险政策,将跨国公司海外发展所面临的独特风险纳入承保范围,诸如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法律风险、跨国跨文化整合风险等;创新人才政策,培养并引进符合跨国公司发展要求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3.发挥非政府组织(NGO)作用。商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鉴于扶持跨国公司发展的诸多专项政策涉及WTO规则的敏感性,包括非歧视性、透明度、反补贴等,相关政策最好由商协会这些非政府组织出面实施。
   4.强力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在建立健全国有投资决策失误问责制度以及投资符合政策导向的前提条件下,给予国有母体企业以海外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决策自主权。对于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更要简化审批程序,减少行政干预,给予企业用汇、投资决策、人员出国等诸多方面的自由与便利。
   5.母体企业确立全球战略。跨国公司的发展终究是企业行为,企业全球战略行为。因此,省内有条件、有能力在“走出去”进程中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行业“龙头”企业,如河北钢铁、冀中能源、北人集团等,应确立自身的全球扩张战略,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成长为制造服务型、资本开发型或商贸流通型跨国公司乃至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和我国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向着跨国公司的目标迈进,是任何一个有战略眼光并志存高远的大规模开放型企业的历史使命,也是其占领全球价值链制高点的路径选择。
   作者:河北省商务厅副巡视员
   (责编/于亚博)
其他文献
劫持民用航空器是恐怖袭击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危害十分严重。武警部队是反劫机作战任务的主力军,卫勤保障是其后勤保障中极
激情,比较普遍的解释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激情,有无工作激情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来说,工作激情与工作能力、经验等是同样重要的。  始终保持工作激情,是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需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人是要
目的 探讨脉搏波速度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异常的冠状动脉疾病110例,按病变累及支数划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以
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明朝万历六年,24岁时中进士,官至仪制主事、右通政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先后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为官。他学识渊博,气节高尚,是明朝著名的儒学大师,蕺山学派的创始人,对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宗周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明朝末期,当时统治危机四伏,朝政日趋腐败,贪官污吏横行,但刘宗周为官却清正廉洁,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
所谓“学者型领导”,一般是指在综合性或专业性学术上有一定造诣、有较深厚而系统的专门学问的人。作为学者型领导,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长处,促进管理工作与事业发展走向成功,不同的领导者在不同的环境和领域中可能会有各具特色的经验方法。笔者认为,下述几个方面,可作为对多数学者型领导适用的成功方略。  一、具有远见卓识,形成主导地位  一个组织或管理体系中,领导者若知识多、经验足、善思考,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能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中央与地方都在积极倡导和探索的一个重要命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社会管理创新也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在这样一个热议话题的背后,在这样一个重要命题下,需要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相应的冷思考,认真对待几对重要关系。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   在我国,社会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被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一样重
一、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的特征   2011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说,“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应。”同时指出,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表明,针对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所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施的社会政策,具有历史阶段性。
在互联网时代,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是各国民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在我国,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2.1%。随着网民规模的扩大、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表达意见,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参与国家意志的形成,互联网作为民意资源库的作用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政府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网络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政府和公众通过网络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