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中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价值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胃癌的组织学特征及其PD-L1表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胃癌手术切除和进行4种主要错配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2 47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171例表现为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以PCR检测结果为标准,对MSI-H胃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D-L1染色。

结果

MSI-H胃癌与老年、女性、胃窦、肠型、肿瘤大于5 cm、缺乏淋巴结转移及PD-L1表达阳性有关(均P<0.05)。PD-L1表达水平联合阳性评分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P=0.026,HR=8.385,95%CI=1.293~54.367)。虽然未观察到PD-L1表达模式与预后的关系,但PD-L1表达模式“弥漫”与脉管癌栓侵犯(P=0.007)、浸润深度(P=0.040)有关,并且MSI-H+PD-L1阳性胃癌中所有发生复发或死亡的患者,PD-L1表达模式均为“弥漫”。此外,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PD-L1表达水平和表达模式有高度的一致性(P=0.450)。

结论

MSI-H胃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PD-L1表达水平联合阳性评分为MSI-H胃癌患者一个重要的预后预测指标。PD-L1表达模式“弥漫”或为一个预后预测指标。晚期胃癌患者可以通过转移灶活检来获取其PD-L1表达的水平和模式。

其他文献
1例出生后发现左眼瞳孔区部分变白2个月患儿就诊眼科。左眼10:00方位虹膜表面白色纤维机化条索自瞳孔缘向鼻侧延伸至虹膜根部,局部稍隆起,瞳孔呈针尖状。散大瞳孔后瞳孔略微开大,呈斜椭圆形,长轴位于10:00至4:00方位轴向,约0.3 mm×1.0 mm,诊断为左眼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予以左眼散大瞳孔联合右眼遮盖治疗,未予以手术治疗,治疗期间患眼视力逐渐提高,定期随访观察。(中华眼科杂志,2020
期刊
期刊
随着眼外伤救治技术进步和经验不断积累,我国濒危眼外伤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既往需要摘除的眼外伤无光感眼,约30%可以获得解剖修复并恢复光感以上视力。探查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解剖结构修复理念的提出、形成和不断推广,已使相当数量的眼外伤无光感眼得到挽救。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在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救治过程中仍需对Ⅰ期合理处理和Ⅱ期适时眼内解剖修复进行规范化。为了进一步明确并规范复杂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救治原
期刊
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的肠型腺癌(SNS-ITAC)是一种发生于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腺样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常累及筛窦、鼻腔及上颌窦。本文报道2例原发性SNS-ITAC,镜下观察2例患者肿瘤组织学形态均呈乳头状生长,部分呈小管-腺管样生长,肿瘤细胞核呈长杆状,假复层或复层排列,胞质嗜酸性,可见少量杯状细胞,细胞轻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具有肠型腺癌相似的分化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DX-2、C
期刊
肿瘤组织病理诊断的内涵随着肿瘤诊治的需求而变化。步入肿瘤个体化治疗时代,做好以临床诊治需求为导向的肿瘤病理规范化诊断、加强临床病理沟通, 是值得病理同行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和追求的方向。该文对基于形态学的肿瘤组织病理诊断相关内涵,主要包括基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的组织学分型、伴随诊断(免疫组织化学)以及新辅助治疗病理反应评估的发展现状,以及机遇、挑战进行简要阐述,供同行探讨。
期刊
报道1例罕见的幼儿肾外(睾丸)肾母细胞瘤病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主要由未分化的胚芽组织、间胚叶性间质和上皮样成分3种基本成分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胚芽成分弥漫表达WT-1;上皮成分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间质横纹肌分化区域表达波形蛋白。
期刊
患儿男,10个月18天,因抬头困难、肢体活动减少,时有双眼内斜、震颤1个月入院,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松果体区占位,行手术切除,出院后随访3个月,无肿瘤进展的影像学证据或临床证据。病理镜下观察示肿瘤由密集分布的小圆细胞、大量神经胶质细胞和灶性分布的神经上皮小管结构构成,部分胞质内富有色素颗粒沉着,局部可见软骨样基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灶性核深染的小圆细胞:神经源性标志物突触素、CD56阳性,嗜铬粒素A少
期刊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3种克隆抗体染色一致性、相关性,为逐步规范IHC法各种抗体检测PD-L1表达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制作成组织芯片。3种克隆抗体(Dako公司22C3,Roche公司Ventana SP142 和SP26
期刊
小圆细胞肉瘤是指光镜下形态近似的原始或较原始的小圆细胞组成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一组恶性肿瘤。发生于骨与软组织的小圆细胞肿瘤分类比较繁杂,造成诊断困难。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类肿瘤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新近的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将这一类肿瘤分为:尤文肉瘤、EWSR1基因与非ETS家族成员融合的圆形细胞肉瘤、伴CIC重排的肉瘤、伴BCOR基因改变的肉瘤以及未分化/
期刊
患者女,3d。“生后1 d因牙龈肿物”入院,行肿块切除术。镜下观察:病变表面被覆薄层鳞状上皮,肿瘤细胞主要由巢、片状分布的大的多边形及圆形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嗜酸颗粒状,细胞核小圆形,未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间见丰富的毛细血管,部分管腔扩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波形蛋白弥漫阳性表达,S-100蛋白阴性。病理诊断为先天性颗粒细胞牙龈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