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出新闻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抢占舆论先机、获得报道话语权,除了偶然性因素外,采编人员尚须在新闻管理上主动作为,苦下功夫。本文从新闻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实践体会,从时间管理、线索管理、人脉管理、团队管理、目标管理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突出管理对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闻 管理 媒体 采编人员
  说起新闻管理,人们一般会想到党委宣传部门对新闻单位的管理,以及新闻单位对其自身的管理。记者、编辑面对纷繁复杂的事情,每天都要承担大量的采编任务,要力争新闻出新,人生出彩,离不开对自我的管理,离不开对线索的管理,离不开对人脉资源的管理。而那些带领着一个团队的部门负责人,尤其需要具备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一点管理思维,善用一点管理工具。在各个新闻单位的培训中,有这么一个现象:往往大讲特讲新闻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却很少触及管理知识一块的内容,媒体个人的新闻管理很薄弱,殊不知,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新闻,管理出精品。
  什么叫管理?管理学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括四层含义: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①
  管理就是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制定就是制定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②有人说,管理就是调动他人来为自己做事,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这是站在老总层面上讲的,站在顶尖管理层上说的。管理的核心在高层,管理的关键在中层,管理的难点在基层。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而交叉性融合度越来越高,新闻采编人员不再是采几条稿子,编几个版子,挣几个票子这样简单,采编人员要学点管理知识,懂点管理科学,用点管理工具,然后做出管理效果。
  以笔者的实践体会,媒体人自身应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强化新闻管理:
  一、时间管理
  有的记者、编辑开会总是迟到早退,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时间这根弦,也可以说是没有纪律这根绳。部室开会他迟到,编辑部开会他也迟到,外单位通知他去采访,他也是姗姗赶到。时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对新闻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哪怕你只晚了一秒钟,人家抢先通过微博微信推送了这条新闻信息,你再怎么补救也是望尘莫及的,永远是个亚军。时间就是现场,迟到晚到,现场不再,新闻就无表情无细节,无血无肉,形如枯骨。所以,时间管理对新闻采编人员实在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在这方面,“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给人们提供了一条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的途径③:
  (1)记录自己的时间,看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什么地方,看自己到底有多少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
  (2)删掉那些根本不必做的事情和做了也无法达成结果的事情;
  (3)学会授权,不要事必躬亲;
  (4)尽量少开会;
  (5)看自己能在多长时间里集中精力,将这段时间作为自己每次工作的时间限度;
  (6)在集中精力办事时,必须设法消除一切干扰因素;
  (7)将零星时间集中成“整批时间”使用;
  (8)每天早起,做一些重要的事情,而不要将这些事情放在晚餐后。
  二、线索管理
  记者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然而记者却不好当。记者为什么苦恼,编辑为什么头痛?因为没有线索,缺乏有价值的线索。而个别的优秀记者,线索一大堆,总是有写不完的稿子。优秀编辑,点子很多,一蹦一大串,呈现在版面上的总是惊喜不断,叫好不停。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在做一件共同的事:线索管理。
  以前,记者被称为“耳目”、“探子”。耳目不灵,如何搞新闻?!记者没有线索,愁云绕眉,心中苦闷;主任没有线索,无法有效指挥记者。线索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线索从哪里来?会中、材料中、报上、网上、道听途说、闲聊捕捉……平时要留意有关重要资讯的收集整理,心中要有一本“线索台帐”,自成体系。
  如何捕捉有价值的线索?首要是紧扣全国、全省、全市或当地的大政方针、热点中心,深入挖掘题材和其价值,寻找新闻价值的第二落点。
  三、人脉管理
  新闻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采编也好,经营也罢,都要与许许多多的人打交道,通过他们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有句话说得好:“好人脉,成功就像坐电梯;没人脉,成功就像爬楼梯。”《三国演义》开篇即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核心讲的就是人脉。没有人脉,高端新闻难以突破,你一直陷在打打杀杀、车祸火灾报道之中。新闻广告发行三条蛇,条条都咬人,没有人脉,新闻职业挫败感就愈强。
  细说开来,记者要有一张人脉网。人脉管理就是要编织一张随时可捕大鱼的新闻网。媒体人要结交四种朋友:官朋友、富朋友、穷朋友、白领朋友。如果你的手机储存了500个电话,你才算刚刚踏进新闻门槛;如果存了1000个电话,我相信,你在当地玩转新闻是轻而易举的事。
  四、团队管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不懂得带兵打仗的士兵注定成不了将军。怎么样让别人跟着你走?怎么样带领一个团队?作为部主任,不懂一点团队管理之道,团队迟早会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彼得·德鲁克说,“不凭经验办事,而是靠科学的决策,靠团体的智慧来解决面临的或未来的各种难题。”每一个岗位都有与之相符的角色和责任,作为一团之长,不能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做,什么事都亲历亲为。   团队管理的核心是帮员工成长,这也是为部室小团队和编辑部大团队发现和培养人才,培养和找到能接替自己的人才,也是为自己向前进提供更大的空间。主任要帮部室成员解决难题,编辑要帮记者润色稿件,记者要帮部室分担重任。主任开展工作的“牛鼻子”就是策划出点子,只有勤策划、勤创意、工作才会有亮点,团队就有活力。
  在团队管理中,要做到无情任务有情管理。做好团队成员的情绪疏导工作,多与成员们单独谈话,沟通谈心。同时,要营造公平公正部室文化,分配任务、关心成员,要让团队成员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近年来为什么媒体的人才流动加剧?一是与大气候有关,传统媒体遭受新媒体冲击,前景不明,而新媒体也没做大,前途未卜;二是个人有了新的追求;三是与他在单位得不到重视有关,这与新闻单位的管理文化有很大关系,管理出了问题,文化出了问题,与薪水高低并不直接关联。
  管理者要学会激励人。一流的管理者都是思想的导师,是激励的大师,让人人有事做,让人人都尽可能有出彩的机会。总编也好,主任也罢,公开场合偏心偏爱某一个人或二三个人,就会让团队其他成员有想法,甚至有非议,这是团队管理的致命伤。
  五、目标管理
  没有目标的团队就是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没有目标的个人,就是一只捡西瓜的猴子。管理的目地是为了达成目标,为了出成果出成就,不是惟管理而管理。彼得·德鲁克说过,“重视工作的效果,不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要达成个人管理目标,笔者认为有三个着力点要突破:
  一要学会管理自我。所有的管理,其实是人的管理。正人先正己,要管好他人,先要管理好自己。所以,管理首先是对自我的管理,是一个自我优化的过程。
  二要学会管理沟通。工作的本质是沟通,沟通的本质是认同,认同的本质是倾听。但凡出问题的,多是沟通先出了问题。今天资讯这么发达,有的人昂贵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就是不舍得在沟通方面下点本钱,把自己锁在封闭的角落,沟通障碍,工作难以获得理解与支持。重大事项、重大策划先请大伙出主意想谋策,决策和策划充分吸纳大家的建议。
  三要学会管理梦想。梦想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梦境,它与人如影随行,我们既要埋头做事,又要抬头看天。完成任务只是应尽之责,应有之义。一个记者、一个编辑能不能出彩,光靠完成任务是不够的,需有超常的呈现。
  从事新闻工作久了,都会有职业倦怠感,升职发展也会遇到天花板。所以,不能泯灭自己的新闻梦,要在工作之外多多琢磨,多多思考,提供有思想有深度有高度的见解和观点。做一点有意义的研究探索,或者培养自己新的情趣,充实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①吴价宝 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②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③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三峡日报传媒集团)
  实习编辑:叶怡静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对危机公关事件的处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生存。在微博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与广泛,这就要求企业面对危机事件时要建立迅速的反应机制,主动承担责任,并用积极的态度与外界沟通,如此才能在危机事件中掌握主动权,减少企业的损失。  【关键词】微博;危机公关;“冰箱门”事件  一、西门子“冰箱门”事件  2011年9月27日,牛博网创始人及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罗永浩在其微博上称自家使用了三年的西门子冰箱
【摘要】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呈现作为女性刻板印象研究在媒体上的延伸和扩展,最近几年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研究中却逐渐流于模式化。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不同受众定位的两家媒体——《人民日报》和《华商报》进行比较,对两家媒体上所呈现出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形象进行对比评析,通过比较2009年《人民日报》与《华商报》有关“女大学生”的新闻呈现,以实例对这些样本的表征进行扫描说明新闻媒体如何对“女大学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作为信息提供商的财经媒体也随之快速发展。但随着网络财经媒体的崛起,以及财经纸媒同质化竞争,财经纸媒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本文通过抽取三家财经类纸媒,分析目前国内财经纸质媒体的市场定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分析国外优秀财经纸媒市场定位,为中国财经媒体的市场定位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内财经纸媒 国外财经纸媒 市场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财经纸媒迅速成为国内传媒
千万不要当吕布的老爸  天生克父命,亲爹死得早,两个干爹都被他自己杀了。    要嫁人千万不要嫁给刘备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就是刘备人生的格言,即使甘心成为“衣服”也不见得有好下场,糜夫人跳了井,孙尚香跳了江,我早就说过刘备“五行缺水”!  另外更别嫁给刘安,不然来朋友没菜就把老婆宰了。  娶媳妇是好事,越漂亮越好,可千万别娶乔国老的女儿  别以为娶美女就有福,娶大乔的孙策26岁就玩完
【摘 要】2012年7月1日,《合肥日报》进行了创刊以来的首次全新改版。这次改版在外观上表现为清晰版面定位、优化版面设置;实质上是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氛围中不断地改革创新,改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本文通过比较改版中的“变” 与“不变”进而探讨如何借改版之机提升党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合肥日报》 改版 党报影响力  《合肥日报》创刊于2009年11月8日,是中国省会
【摘 要】危机公关对于非盈利组织应对危机事件、维护组织声誉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等10家报纸对“红十字会危机”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了非盈利组织危机传播中传统媒体的角色。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 危机传播 红十字会 传统媒体  2011年6月21日,微博昵称为“郭美美baby”、认证“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的女孩因炫富而引发网友热议并人肉搜索她的真实
【摘 要】中宣部等五部委《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发布后,全国地市党报积极行动,以实际行动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紧密结合。池州日报社在“走转改”活动中,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走得深,转得快,改得实,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确保活动见成效。  【关键词】地市党报 走转改 群众路线 《池州日报》  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
【摘 要】当时尚成为现代城市精神的一种表达与存在时,一张报纸的时尚生活类版面也成了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市场星报·安徽生活地理》为例,从四个方面解读都市报的时尚生活版内容在采编过程中的“宜”与“忌”。  【关键词】都市报 时尚生活时尚版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更加优质的生活成了现代都市人的追求。时尚,便成为现代都市精神的表达与存在。于是,都市报纷纷开办时尚生活类版面。安徽出版集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3年3月4日—2008年3月4日的南方都市报时评进行抽样分析,发现作者们在论述时将议题置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参与”等话语框架下,与“公民”有关的关键词成为其诉求的对象,将事件的落脚点聚焦于“公民”,并从媒介话语的角度建构了社会公众的公民身份。以此为基础,本文讨论了传播媒介对公民社会构建之可能性。  【关键词】《南方都市报》 时评 公民身份 公民社会    都
【摘 要】《变形计》是湖南卫视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城市少年和农村少年两个群体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之中产生了一系列跨文化传播问题。对节目本身而言,媒体在面对城乡少年角色互换产生的跨文化问题应当行使怎样的社会责任?而对整个社会而言,通过研究《变形计》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入学带来的城乡少年之间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以反思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变形计》 跨文化传播 文化休克  从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