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为孩子创造幸福“桃源” 朱凤江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校园。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以下简称“三角湖小学”)秉持“感受今日幸福,奠基明日成功” 的办学理念,努力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夯实根基。在追寻文化的道路上,我们自主开设课程,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校园成为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幸福“桃源”。
  自主设计,一以“冠(贯)”之。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桃源”式校园,学校架构了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的课程理念,形成了“健康、安雅、灵动”的课程目标,构建了开放、个性化的课程文化体系,致力于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我们在不断实践中积累、改进、调整,编制并出版了课程手册《为儿童设计的学程》,课程纲要、课程方案、课堂模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为课程文化建设之路指明方向。有了它,我们的课程文化之路不再迷茫;有了它,我们“桃源”式校园的探究将实现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两翼齐飞,并以学程为“冠”,一以贯之。
  自主开发,十步芳“草”。“桃源”式校园终究是有文化的校园。文化有了根就会有生命力,有了行动才会有活力。我们将两大课程并驾齐驱,不断创新方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课程文化勃发生机。而更具挑战性的是校本课程,它让三角湖小学弥漫着浓浓的自主、开放的味道。
  多种需求,有机整合。如何打造自主、开放的“桃源”式校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内容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需求。为此,我校根据礼、体、艺的特色预设课程内容,调查学生需求,确定开设的项目,整合成四大类:即《童·趣》《文·彰》《武·艺》共33门62种个性化课程和《品·行》五大子课程。在三角湖小学里,学生每一周都可以享受丰富的校本课程带来的幸福时光;每个月都可以参与节日课程带来的体验互动,每一学期都可以获得课程评价带来的成功和自信。
  多方聚力,自主开发。“桃源”里不乏匠心独运的“种植者”,也就是担任课程开发的教师。“一名教师一门校本课程”是我校对教师提出的目标之一。教师即课程,只有依靠教师、尊重教师、成就教师的课程改革才会焕发生命活力。为满足课程需求,我们三措并举:招募专业突出的教师;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与专业机构密切合作,以合作开放的方式,促进教师发展。为逐步减少外聘教师,培养教师做课程的主人,我们实行教师课程意愿单,自主选择或另行申报;培养、指导申报教师;鼓励教师自主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将课程实施纳入评价考核。三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课程开发之路,如今81.6%的课程由我们自己的教师开发实施,助推着教师不断专业化。
  只有整合多方资源,才能让“桃源”广纳贤才。我们聘请家长、社会人员走进校园实施“饮水浇园”工程,承担课程教学,挖掘有专长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我们建设课程资源库,自主编制校本教材,几年来共编制《舞动彩球》《趣味衍纸》等校本教材10余套。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积累,我们自主开发课程、自主积累资源,十步芳“草”,日渐丰富。
  多样课程,多维实施。只种植桃树的园林并不能称为真正的“桃源”。在经济与文化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只有开发新产品、采取多种方式去“种植”,才能创建真正适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桃源”。依此,学校采取多种途径,开发了多种课程。
  调适:学校找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结合点,确定调适科目;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调适方式,即采取单元专题调适、课堂环节调适的方式。每学期安排一项单元调适相关的校本内容,课堂环节则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校本内容教学。例如学校的《武术》课程,我们将“武术探究”“武术与名人”“武术套路”等内容调适到体育课里,学生在完成体育课内容的同时,拓宽了自己对武术的认识,习得校本操。
  创生:让校本课程走进地方课程,进入课表。如让《经典诵读》走进地方课程,每周一节课,利用教材和软件引导孩子诵经典、品国学;形成了“诵读、研读、展读、品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的功能室、乒乓球台、篮球场地等,学校确定周二下午为一、二年级,周四下午为三至六年级的兴趣课堂时间,全面、全员实施校本课程。兴趣课堂中的课程,课课有目标、周周有课时、节节有内容、次次有评价、人人有参与,潜移默化中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幸福感得到彰显。
  整合:学校充分利用每天大课间与每周课外活动实施《童·趣》课程,采取年级申报特色项目、师生创编游戏项目、学生互学运动项目,积极构建年级“玩文化”。在“玩文化”浓郁的阳光空间里,教师和孩子们玩抖空竹、“风火轮”……师生其乐融融。学校形成了递进的纵横交错的两大序列节日课程。在实施中,我们以丰富的节日课程为有效载体——读书节里,孩子们展示着国学课堂里排练的“三字经”诵读;“换客日”里,“烹饪体验馆”“遥控模型体验馆”吸引着众多换客迷“以券换体验”;艺术节里,合唱、打击乐、武术等节目更是精彩纷呈……
  调适、创生、打造、整合,多方位实施、多渠道展示,逐步实现了“健康、安雅、灵动”的学校培养目标,实现了“桃源”式校园的创建。
  自主参与,百“花”齐放。“我的课程我做主”,充分调动孩子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在丰富的课程中感受成长。
  多样课程,自主选择。学校创设的多样课程,犹如“桃源”里多种多样的树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与之一起成长。学校将33门课进行分层设置:设校级特色课程(10门)和年级自主课程(23门),分别采取推荐与选班的方式,采取走班制,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课堂。
  多样课程,自主评价。学校通过课程开发、课程展示和学生评价三个维度来评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及时整改,每年评出“十大校本课程”,也就是最“枝繁叶茂”的树木,逐步推出了学校精品课程。这样的课程评价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体验到课程建设带来的冲击与幸福,让教师感受到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和自己专业成长的需求。
  多样课程,成就“课程达人”。我们以学校吉祥物“水精灵”为评价媒介,设计黄、红、蓝三色水精灵,实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晋级形式: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颁发黄色水精灵;班主任根据学生所得黄色水精灵个数兑换相应的红色水精灵,还可根据学生在各级各类展示、竞赛中的表现颁发红色水精灵;年级组长根据学生所得红色水精灵的个数兑换相应的蓝色水精灵;学校课程部也可以根据学生在重大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颁发蓝色水精灵。就这样,学生每一次参与、每一次表现、每一次进步都以晋级形式加以记录,学校每学期评出课程达人。在自主的课程中,在“桃源”式的三角湖校园里,我们的孩子如同“繁花”百花齐放。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责任编辑 林云志)
其他文献
2020年初,因为新冠病毒的出现,武汉成为疫情的风暴中心,这座九省通衢、人口千万的城市被按下“暂停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rn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各地医
期刊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能否满足学生自然、多元、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浙江、上海的试点探索,正在努力实现每位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课程设计、展现各自才华的目标。这对于普通高中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武汉作为省会城市,教育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方面也作出积极探索,取得一些宝贵经验。在新的
武汉市武钢三中以“培养基础扎实、个性优良、特长突出、素质全面,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品质的二十一世纪新人”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和体艺科技人文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一主两翼”的办学特色,推动学校优质多样化发展。  探索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通过多年努力,学校已初步形成由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个板块,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2010年颁布的《纲要》指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武汉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武汉外校”)作为全国首批创建的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有责任为国家培养走向世界的人才。  从建校初期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办学思想,到“外语外事人才的摇篮”的社会美誉,再到“外语特色、文理并重、国际合作、在线发展”的办学方针和“国际
教授们的报告既专业又博学,既深邃又实用,既理性又精彩。编辑部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以及他们钻研业务的“一根筋”精神,也令人深深折服。  ——天门市教育局 王述标  早在当中学校长期间,《湖北教育》杂志就曾给予我和学校很多帮助。三天紧张而有序的培训,使我从另一个角度反观自己的不足,对我而言是一种警醒和鞭策,我将重新加入教育宣传工作队伍。  ——蕲春县教育局 张北平  培训是短暂的,但对一个教育工
期刊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老年大学是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老年大学,多年来学校从区域实际出发,把握老年人特点,抓好办学细节,因地制宜开展办学,办学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rn求真
期刊